中國最新高中歷史書中的地圖:看看教材如何介紹主要王朝的疆域

北斗維斟 發佈 2020-01-23T08:43:53+00:00

中國發現的舊石器時代遺址多達2000多該地圖主要展示其中比較重要,具有代表性的遺址,如巫山人、元謀人遺址、北京人遺址等。

部編版的高中歷史教材是中國最新的歷史教材。和過去的教材不同,該教材採用了通史的編撰模式,取代了過去專題史的模式。教材的內容也更加豐富,改變了過去邏輯混亂、內容空洞的現象。小編在教材中截取其中古代史部分地圖,以供大家欣賞。教材中的地圖也是採用的是譚其驤版本的歷史地圖,有很多不客觀的地方。因此,這些地圖只能作為參考。

一,先秦時期地圖

書中第一幅地圖是舊石器時代的人類遺址分布地圖。中國發現的舊石器時代遺址多達2000多該地圖主要展示其中比較重要,具有代表性的遺址,如巫山人、元謀人遺址、北京人遺址等。

第二幅地圖是西周分封地圖。從該圖能夠看出西周主要諸侯國和民族的分布位置。該圖的缺陷是無法區分同姓諸侯和異姓諸侯。

春秋戰國時代地圖,能夠反映主要諸侯國都城的位置,但是不能反映諸侯國的大小。



二,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


秦朝的地圖比一般的秦朝地圖較為精美,能夠反映很多郡的具體位置。不過,由於該圖是譚其驤地圖為基礎製作的,因此會出現一些問題。主要的問題有兩個,一是象郡應該位於越南地區,二是秦朝版圖不應該畫入雲貴。詳細的情況,小編有專門的文章論述,這裡不在多說。

教材中評價秦朝「秦的統一,建立起「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向戶 ,北據河為塞,並陰山至遼東」幅員遼闊的國家,奠定了此後歷代疆域的基本版圖。統一中央集」權國家的形成,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也是客觀需要。空前統一的國家政權,促進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與交融,推動了多民族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的發展。



教材中沒有漢代地圖,只有絲綢之路的地圖。教材中對漢武帝的開疆擴土介紹到:「漢武帝在穩固邊疆的基礎上積極開拓疆域。漢初,匈奴勢力強大,多次襲擊漢朝邊境。漢武帝任用衛青、霍去病為將,經過3次較大戰爭,奪取了陰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區域。漢在河西走廊設立酒泉、武威、張掖、敦煌4郡。為配合對匈奴的戰爭,漢武帝募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闢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進了西域與中原政治經濟文化聯繫。中國的絲織品沿著這條道路傳向中亞、西亞、歐洲和北非。這就是著名的絲綢之路。漢對東南沿海和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控制也比以前更加穩定。經過漢武帝的經營,大一統國家得以鞏固加強」。

教材中沒有漢代地圖。三國地圖也是用的譚版地圖,北方遊牧族的邊界是一個弧線,十分不客觀。不過三國的輪廓比較清晰。

教材中沒有西晉地圖,但是有西晉時期的民族內遷地圖。材料中介紹到:「從西晉末年起,北方人民為躲避戰亂和民族壓迫大批流亡南下,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也充實了勞動力資源。東晉南朝時期,南方土地大量開墾,農作物品種增加,產量提高。手工業方面,紡織、礦冶、陶瓷、造船、造紙等行業都有明顯進步。商業以長江沿岸最為活躍,番禺則是主要的外貿港口。在江南開發的過程中,許多山區的少數民族也逐步與漢族相交融。」。

對十六國,教材介紹到:東晉統治南方的時候,北方先後出現了一批割據政權。最主要的有15個,加上西南地區的成漢,合稱「十六國」。其中大部分由內遷少數民族建立。它們都採用了中原模式的國號、年號,學習漢族的典章制度。在長期混戰中,原有族群布局被打亂,各族彼此頻繁接觸,差異慢慢縮小,但民族隔閡仍然廣泛存在。4世紀下半葉,氐族建立的前秦統一北方,隨後大舉進攻東晉,前鋒被擊敗於淝水。由於內部各族尚未交融,統治基礎脆弱,強大的前秦政權一敗之後迅速崩潰,曾經稍顯緩和的民族矛盾又加劇了。

對於南北朝的民族融合,教材講到:4世紀末,鮮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強大起來,於439年統一北方。5世紀後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位,大力推動民族交融。他將都城從平城 遷到洛陽,遷到洛陽的鮮卑貴族一律將籍貫改為洛陽,死後不得歸葬平城;以漢族服飾取代鮮卑服飾,朝中禁鮮卑語,改說漢語;改鮮卑姓為漢姓,其中皇族拓跋氏改姓元;仿照魏晉以來漢族社會的士族階層,將新改姓的部分鮮卑貴族定為一等高門,並鼓勵他們與漢族高門士族通婚。這些改革措施順應了北方民族交往、交融的歷史趨勢,大大緩解了民族矛盾,促進了北魏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為以後北方統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現打下了基礎。


三,唐宋元明清地圖

唐朝的版圖選擇的是譚其驤版的唐高宗時期地圖。該地圖能夠反映唐朝全盛時期的強盛。當然,在西北也有誇大的部分。地圖上同時期主要民族的分布情況,如吐蕃、靺鞨、室韋、突厥等。教材中沒有唐朝後期的地圖,無法展示回紇、南召等民族的分布狀況。

對唐朝疆域,教材說道:「唐朝前期,疆域東到大海,西達鹹海,東北至外興安嶺、庫頁島一帶,南及南海,空前遼闊。南海諸島及相關領域納入中國的版圖。唐朝周邊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對祖國邊疆地區的開發作出了積極貢獻。」


教材中有五代十國地圖,主要在於反映唐朝藩鎮割據的結果。唐朝採取「守外虛內」的政策,廣泛設置節度使,導致藩鎮割據,最終國家分裂。後來的宋朝則反其道而行之,採取「守內虛外」的政策,沒收地方大權,加強中央集權,但是也導致邊患嚴重。

對於北宋的局勢,教材介紹了和遼國、西夏的和平和戰爭。又講到的宋朝的軍隊問題「雖在邊疆戰事中頻吃敗仗,北宋卻供養了一支空前龐大的軍隊。這支軍隊是通過招募組建的,多而不精,管理混亂,訓練廢弛,素質低下。軍隊不斷擴編,導致軍費直線上升,占到國家財政開支的一半以上。另外,北宋政府機構設置重疊,官僚子弟入仕過濫,致使官僚隊伍也不斷膨脹。養兵和養官成為朝廷的沉重負擔,財政狀況日益惡化。」



在教材中,遼國、金國和元朝是一起講的,主要介紹少數民族在開疆擴土、制度創新、民族融合方面的貢獻,元朝為集大成者。教材對元朝的疆域介紹道:「在地方管理上,元朝實行行省制度。當時中央的宰相機構是中書省,委派官員代表中書省處理地方事務,逐漸固定常設,稱為行中書省,簡稱行省。除今天的河北、山西、山東地區由中書省直轄外,全國共設10個行省。行省轄區廣闊,權力集中,統治效率較高。它的創立是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對於吐蕃地區,則由全國最高佛教機構宣政院進行政教合一的管理。」

元朝時期,經濟重心在南方,但是首都在北京。為了供應方便供給糧食,將過去的運河「拉直」了。同時,海上運輸也興起了。

對於明朝的疆域情況,教材並沒有總結性的語言,而是分別用幾段話介紹明朝和蒙古、女真族、吐蕃的關係。如介紹和蒙古的關係:「元朝滅亡後,草原上的蒙古人逐漸形成韃靼、瓦剌兩大集團。為防禦他們南下,明朝重新修築了長城。明中期,瓦剌和韃靼不斷威脅明朝北部邊防,兩次突破長城深入內地,包圍北京。瓦剌還曾經在一次戰役中俘虜了明英宗。1571年,韃靼首領俺答汗與明朝訂立和議,接受明朝冊封。雙方恢復並擴大貿易關係,直到明末基本上維持了和平局面」。

對於鄭和下西洋之事,教材評價到:鄭和下西洋是世界歷史上空前規模的遠洋航行,在資金、裝備、技術等方面大大領先於半個多世紀之後的歐洲遠洋航海家的航行。但是,其目的主要是「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給明朝帶來較大的財政負擔,因此後來未能持續。


對清朝的疆域,教材評價到:「康乾盛世時期,清朝版圖在前代王朝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開拓和鞏固,奠定了中國的疆域。」並且用幾段話介紹清朝南征北戰的內容。最後進行了總結「清朝中期,疆域西跨蔥嶺,西北達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亞,東北至外興安嶺和庫頁島,東臨太平洋,東南到台灣及其附屬島嶼釣魚島、赤尾嶼等,南包括南海諸島,西南抵喜馬拉雅山脈。現代中國的版圖至此奠定。在清朝疆域裡,內地分立18省,各設巡撫為長官,每兩省(個別地區為一省或三省)又設總督一名,相當於大軍區長官。在東北、北部和西部邊疆,分設若干將軍轄區和辦事大臣轄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