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窺探唐代的糧食價格及其影響因素

史事拾趣 發佈 2020-05-01T11:16:41+00:00

疫情肆虐,對經濟生活產生了嚴重的衝擊,導致生活用品價格上漲,尤其是糧食價格,使人們本來緊張的神經愈發的不安。

疫情肆虐,對經濟生活產生了嚴重的衝擊,導致生活用品價格上漲,尤其是糧食價格,使人們本來緊張的神經愈發的不安。糧食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也是人們一日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其價格關係到國計民生,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

在「民以食為天」的封建時代,糧食價格的波動直接影響著民眾的生活,甚至關係到王朝的盛衰乃至存亡。作為我國封建社會繁盛時期,傳統經濟發展的黃金時代的唐代,在遭遇天災、戰爭的時候,其糧食價格是如何變動的?影響糧價的因素有哪些?

糧價總體情況

公元618年,李淵在關中登基建立唐朝,隋末飛漲的糧價和無處不在的糧荒並沒有因為政權的更迭而消失,反而愈演愈烈。武德元年,關中地區就出現了嚴重的糧荒,谷價踴貴,朝廷不得不行「禁屠酤令」,禁止屠殺牲畜以及釀酒,以大幅壓縮糧食消費。

至貞觀初年,情況並沒有得到緩解,加上旱蝗與水災又接踵而至,致使整個貞觀初年社會糧食嚴重匾乏、糧食價格不斷高漲,民眾生活極度困難。唐代由開國到貞觀初年,唐兵圍困洛陽,守兵掘塹築壘而守,城中缺乏糧食,一匹絹可以買三升粟,一匹布可買一升鹽。這固然是糧食來源斷絕時的特殊現象,可是到了貞觀初年,一匹絹也只能買到一斗米。

唐太宗勵精圖治,社會經濟逐步好轉,糧價也得到了控制,非但沒有繼續上漲,還在持續下跌,並長期保持著低價水平。《資治通鑑》記載,貞觀四年,天下大豐收,在外面流浪的流民全部回到家鄉,一斗米只賣三到四錢。一年到頭判死刑的只有29人。東到大海,南到五嶺的民眾都不關大門,行走的人們都帶糧食,都從沿途得到糧食和供給。

天下大稔,流散者咸歸鄉里,米鬥不過三、四錢,終歲斷死刑才二十九人。東至於海,南及五嶺,皆外戶不閉,行旅不齎糧,取給於道路焉。--《資治通鑑》


太宗在位期間,經濟繁榮,社會穩定,百姓安居樂業,國家逐漸安定富強起來。到了貞觀八九年的時候,糧食連年豐收,一斗米賣四五錢,牛馬的數量大增。社會安定,百姓家的大門經常幾個月不關。到了貞觀十五年的時候,一斗米只能賣二錢了。

這種低糧價持續了一段時間,到了高宗時期,圍繞皇權繼承問題,唐王朝內部發生了一系列的政治風波,甚至在有的時候還演變成激烈的軍事衝突。社會秩序動盪不定、私鑄惡錢大肆泛濫、異常氣候頻繁出現、糧食生產大幅減少,社會糧荒再度加劇,糧食與許多其他商品一樣,再次進入高漲階段。尤其是神龍元年至景龍元年,連續三年發生糧食價格高漲現象,不斷上漲的糧食價格甚至引起了統治者的高度重視和憂慮。景龍三年(709),關中地區發生饑荒,米價又上漲到每斗一百文。

「是歲關中飢,米斗百錢。運山東、江淮谷輸京師,牛死十八九」


到了玄宗時期,李隆基締造了開元盛世,物產豐富,人們豐衣足食。糧食價格再度回落,且一直保持著低價位。米價最賤時甚至跌到每斗僅三、四文錢。

天寶十四年,唐朝爆發了安史之亂,國力自此由盛轉衰。受安史之亂影響,糧食供給緊缺、流通受阻,價格不斷上漲。乾元元年(758年)九月,唐肅宗派遣郭子儀等九位節度率領步兵騎兵二十萬進攻安慶緒盤踞的相州,十月開始圍城,到第二年二月,被圍的相州城裡的人缺少糧食,紛紛相殺而食,一斗米的價錢賣到了七萬多,一隻老鼠都值好幾千錢,人們把塌牆下的麥穀殼和馬糞洗一洗就像餵馬一樣地吃掉。除了戰爭以外,天災也是導致糧價上漲的因素。廣德元年至大曆六年,連年的水旱蟲災害,造成米價經常性處於每斗千文的高價位。


德宗即位後,經過安史之亂後幾十年的發展,除了少數年份的自然災害外,糧食價格一直較為穩定。這期間由於受到嚴重自然災害的影響,糧價出現短暫的上漲。興元元年(784)以後,受極端天氣影響,關中、河南、河北和山東等地先後發生糧荒,米價高達每斗五百文。此後因為糧食多年出現豐收,受此影響部分地區一度上漲的糧食價格逐漸回落,米價跌至每斗一百五十文,關中地區甚至出現了七十文的低價。在唐代後期,相比於唐前中期,嚴重的異常氣候災害頻發,災害給農業生產經營帶來的影響愈發深遠, 加之戰亂圍城等情況,米價異常高漲。持續的「旱蝗」等極端氣候因素又加劇了米價的上漲。

唐代糧食價格經歷了高漲、回落、再高漲、再回落的過程,可以看出,每到社會發展穩定,出現盛世的時候,糧食價格就保持在低位;而遇到天災、戰爭的時候,因為糧食短缺,糧價就會暴漲,嚴重影響民眾的生活。


糧價波動的影響因素

  • 社會政治局勢與自然災害

社會政治局勢的惡化會引起糧價的波動。如隋末唐初戰爭引起的土地荒蕪,人口死亡,社會生產遭到重創,引起物資供應匱乏,供求矛盾激化,自然引起糧價上漲。戰爭不僅會阻斷區域糧食商品的運輸、調配,最終打破區域內糧食供需平衡,造成糧食供給緊張,還會破壞農業生產環境,減損農業勞動力。戰爭期間,統治者忙於戰事而無心集中精力發展農業;青壯之人又常常被徵調入伍,無法從事農業生產,而且嚴重的戰爭還常常造成農業生態的巨大破壞和農民財力的重大損失,最終導致農民日益貧弱以及農業生產萎縮。

唐代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有學者根據史籍統計得出有唐一代共發生了各類災害共731次,年均2.5次。農業經濟在自然災害面前不堪一擊,自然災害發生後會對農業生產造成破壞,造成糧食的歉收亦或是絕收。據《新唐書》記載,唐代先後共發生水災148次,嚴重的旱災79次,蝗災33次,無論是以水災、旱災為代表的氣候災害,還是以蝗災為代表的生物災害,均會破壞糧食生產進而影響糧食價格。

  • 貨幣因素的影響

唐朝實行的是「錢帛兼行」的貨幣制度,私鑄問題貫穿於有唐一代。在唐代,政府常常把鑄造和發行貨幣視作增加國家財富的手段,尤其是在戰亂年代或者財政困難的情況下,依賴鑄造和發行通貨來彌補財政的不足。這就會導致通貨膨脹,一定時期內政府鑄造和發行貨幣數量急劇增加,大大超過市場流通需要的現象,其結果是最終導致市場商品價格的普遍上漲。比如建中元年至貞元二十一年間,政府鑄造和發行貨幣急劇增加,大大超過市場流通需要,而受此影響該期糧食價格出現大幅上漲。與之對應的也會出現貨幣緊縮,貨幣供給量出現大幅減少,市場交易貨幣量嚴重不足,出現「錢荒」,包括糧食在內的市場商品價格則會不斷回落。

  • 糧食商品化的影響

隨著唐代商品經濟的發展,手工業者和商業者逐漸從農業生產中分離出來,成為專門從事手工業生產和商業販運的人員。商品經濟的發展也推動了糧食的商品化進程,唐代的商品性農業的發展和農產品的商品化均有進一步的發展,在流通販運方面和市場銷售方面,糧食已經成為普通的大宗商品,糧食的商品化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程度和規模。兩稅法實行之後,人們需要現錢來繳納國家的賦稅,這就需要賣出自己的剩餘糧食來換取現錢。糧食需求市場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而逐漸擴大,推動了糧食的商品化,促使糧價逐漸升高,這也是唐後期糧價通常水平要高於唐前期的一個重要原因。


糧食價格事關國計民生,其價格的波動直接影響社會經濟發展及穩定,因此穩定糧食價格是政府執政穩定的基礎。縱觀唐代,只有在政局穩定、出現盛世的時候,糧食價格就穩定在低位,就算遇上自然災害,糧價出現短時波動,也會因為盛世政府的有力舉措而平抑糧價;反之,在政局不穩,連年戰爭的時期,糧食價格就會急劇高漲,直接影響民眾的日常生活,更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政權的覆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