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期,大臣們犯錯被判流刑發配寧古塔,有些寧死也不願意去

觀景說史 發佈 2020-02-25T19:33:09+00:00

其地重冰積雪,非復世界,中國人亦無至其地者。吳兆騫在給其母的信中說:「寧古寒苦天下所無,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風如雷鳴電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陰雨接連,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盡凍。雪才到地即成堅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

文|觀景說史

我們在影視劇中經常會看到這樣一幕,一些犯錯誤的大臣或者官員被皇帝發配流放邊疆寧古塔,永世不得入關這樣的情節。那麼寧古塔又是哪裡?為什麼清朝犯人一聽說流放寧古塔就嚇得要死?

寧古塔將軍駐地遺址

歷史上名人對寧古塔的描述

王家禎《研堂見聞雜錄》稱「寧古塔,在遼東極北,去京七、八千里。其地重冰積雪,非復世界,中國人亦無至其地者。」

吳兆騫在給其母的信中說:「寧古寒苦天下所無,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風如雷鳴電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陰雨接連,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盡凍。雪才到地即成堅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

方拱干曾說:「人說黃泉路,若到了寧古塔,便有十個黃泉也不怕了!」

寧古塔是中國清代統治東北邊疆地區的重鎮,曾經是清朝的發祥地,位於現在的松花江一帶。從順治在位期間,寧古塔成了清廷流放人員的接收地,這裡可是個極寒之地,每年八月份開始下鵝毛大雪,數日之後,一望無際儘是白茫茫一片。

環境條件惡劣

為什麼清朝犯人一聽說流放寧古塔就嚇得要死?

在滿清的刑法中,不但有所謂的「十大酷刑」,還有流刑這種刑罰,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流放之刑。這些被流放的犯人或者大臣往往都是犯了重罪大罪,但又罪不至死,或者是皇帝念其有功勞沒有直接處以死刑之人。歷朝歷代皇帝最常做的就是將犯人流放千里的塞外極寒之地。如果某一天老天爺開眼,獲得皇帝特赦,只要犯人還沒死,就可以重獲得自由之身了。

這樣聽起來是不是覺得古代的皇帝也蠻有人情味,有一種皇恩浩蕩的感覺呢?其實真正的情況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美好。古代犯人如果被判處流放之刑,那流放過程簡直就如同煉獄。流放地區都是偏遠地帶,氣候環境比較惡劣,為了防止犯人逃跑,在押送的過程中都會套上沉重腳鐐鎖銬,由兩個官差押送,一路千里跋涉,步行著向流放接收地進發。

古代押送犯人示意圖

有很多犯人由於不堪遠途勞累重負,沒到達目的地已是一命嗚呼。幸運沒死的犯人,由於沿途沒吃好睡好,路途也遙遠,少說也要幾個月時間才到達目的地,這時候往往不死也會脫一層皮了。

當到達目的地後,犯人可不是來休假的,是需要在披甲人的監管下進行勞動改造的,無非是干一些開荒拓土的體力活,從早干到晚,吃不飽穿不暖,居住環境也差,伴隨而來的往往是疾病。這些人在饑寒交迫之下往往很快就一命嗚呼。等候皇上開恩基本只是念想,也就是說,被流放的犯人一般也就等於被判了死刑,很少有人撐得過來而逆襲成功的。

影視劇中的台詞:「流放寧古塔!」

所以,寧古塔作為清朝一個接收流犯的主要集中營,因地處北方苦寒之地,加上猛獸經常出沒,犯人一聽說被流放寧古塔就被嚇得要死。甚至還有些犯人會提前自殺,免得活活受罪,被折磨至死。死都不願意去寧古塔,可見這裡的條件是多麼的艱苦了。

寧古塔

結束語:

清朝從從入關後的順治年間開始,當時的犯人基本上都是發配到寧古塔,一直持續到清朝末年。當時的清廷掌權者是有私心的,因為寧古塔是清朝的發祥地,入主中原後,那裡逐漸荒廢。清朝的掌權者想通過以流放的形式,讓流放之人(大多數是有頭有臉之人)與當地人一起振興寧古塔。

寧古塔的氣候惡劣

古代的刑罰方式很多,流放、發配這種刑罰看似比較輕微,比什麼車裂、剝皮、腰斬、凌遲等酷刑似乎要溫柔多了,其實流放也是古代的酷刑之一,聽著看似很有人情味,實則是當權者為了變相地彰顯皇恩浩蕩,到頭來卻是殺人不見血的酷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