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推薦」史達林哪封信讓邱吉爾暴跳如雷?

黃日涵副教授 發佈 2020-02-28T08:15:40+00:00

他首次提出聯盟問題還是在9 月 30 日與比弗布魯克會談時, 但比弗布魯克沒有將此信息轉達給邱吉爾。史達林致邱吉爾的私人信函1941 年 11 月 8 日發我於 11 月 7 日收到您的來函。

史達林哪封信讓邱吉爾暴跳如雷?

來源:世界知識出版社

微信平台編輯:周悅

意識形態和文化差異,導致史達林1941年11月8日的一封信讓邱吉爾暴跳如雷。但最終並未使蘇、美、英聯盟破裂。為什麼?

由於向英國媒體泄露了政府拒絕蘇聯要求的消息,倫敦向德國的盟友宣戰問題一直在拖延,使蘇聯對邱吉爾的解釋誠意產生了懷疑。授權不明的英國將軍進行訪問很像1939 年進行的毫無結果的三方談判,並被史達林略帶挖苦地否決了。

顯然,他認為繼續以那樣的方式與狡猾的英國人對話毫無意義,他決定將談話轉入另一個更有原則和約束性質的層面——建立蘇英聯盟,並明確戰爭目的。

他首次提出聯盟問題還是在 9 月 30 日與比弗布魯克會談時, 但比弗布魯克沒有將此信息轉達給邱吉爾。結果,艾登在與邁斯基會談時只順口提了一句,說倫敦正在考慮類似的問題。

如今,史達林決定利用邱吉爾上封信函中提到的必須「使問題得以明確」為由頭,直接與首相交鋒。對首相就阿爾漢格爾斯克接收英國貨物效率不高而居高臨下地指責蘇聯,史達林也反唇相譏,指責英國人提供的貨物配套不全。在這份文件的機打版本上有莫洛托夫寫的「史達林同志同意」的簽注,顯然草案是莫洛托夫根據史達林的授意起草的。

史達林致邱吉爾的私人信函

1941 年 11 月 8 日發

我於 11 月 7 日收到您的來函。

1. 我同意您的意見,尚有問題需要明確,從而彌補蘇聯和英國現有相互 關係的不足。關係不明確緣於兩種情況:一是兩國之間沒有關於戰爭目的,以及戰後世界事務問題的組織計劃協議;二是蘇聯和大不列顛之間沒有關於在歐洲反對希特勒的軍事互助條約。如果對這兩個主要問題不達成協議,英蘇之間的相互關係就不可能明晰,另外,坦誠地說,互信也沒有得到保障。當然,現有的向蘇聯提供軍事保障的協議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但這還不能解決問題,它遠未窮盡兩國之間的相互關係實質。

如果您信函中提到的韋維爾將軍和佩吉特將軍能夠來莫斯科就上述基本問題簽署協議,那麼,當然,我願意與他們會晤,並討論這些問題。如果上述兩位將軍的任務僅限於互通情報和討論次要問題,那麼我認為沒有必要讓將軍們放下自己手中的事務,我自己也不可能撥冗進行這樣的會談。

2. 關於大不列顛方面向芬蘭、匈牙利和羅馬尼亞宣戰一事,我認為,目前的局面已經無法容忍。蘇聯政府以秘密外交的方式向大不列顛政府提出了這個問題。但你們卻把整個問題透露給了媒體,無論在友好媒體上,還是在敵對媒體上,關於蘇聯政府向大不列顛政府發函,並和美國政府討論這一問 題,已經鬧得沸沸揚揚,這對蘇聯來說頗感意外。在這一切之後,大不列顛政府又宣布對我們的建議持否定態度。為什麼這麼做?難道是為了展示蘇聯和大不列顛之間的裂痕嗎?

3. 您無需懷疑,我們採取的一切措施都是為了使從英國運往阿爾漢格爾 斯克的武器能夠及時送抵指定地點。對伊朗方面運來的物資也是如此。但是, 不得不指出的是,儘管這只是一樁小事,但坦克、火炮和飛機運來時都包裝 缺損,火炮的個別組件還分裝在了不同的船隻上,而飛機的包裝則更糟,收到時已破爛不堪。

11 月 11 日,邁斯基將這封信函交給了邱吉爾。讀罷信後,首相悶不作聲地從椅子上猛站起來,踱來踱去。「他臉色蒼白,喘著粗氣。看來,他被激怒了。」邁斯基在日記里寫道。

最令首相窘迫的是,史達林冷嘲熱諷地拒絕接見英國的軍事長官。「哼!」邱吉爾狂吼了一聲,「我向他派了兩位主官,看到了吧,他卻抽不出時間,如果他們沒有被授全權簽訂這些條約……」

稍微冷靜後,他補充道:「我現在不想回復史達林的任何話……情急之下我可能會對他說出一些過分的話……我跟我們的人民商量一下,平靜下來以後再給他寫信。」「看來,我們在盟國關係方面首次出現了危機!」邁斯基在日記中擔憂地總結道。

當天,邱吉爾與被其稱為「人民」的內閣進行了磋商,向內閣通報了史達林信函的內容。「我們最終清楚地了解到了史達林元帥致首相信函的尖刻語氣,」艾登後來回憶道,「但第一次發生這樣的事給內閣留下了非常沉重的印象。」

內閣開始了辯論。比弗布魯克承認史達林對英國貨物投訴的正當性,並建議採取措施改變現狀,以便理順形勢(遂決定稍後對這一問題進行專門調查,而且邱吉爾命令「嚴厲處罰」瀆職者)。

艾登預測,在史達林的建議和嚴厲的語氣背後,一是掩藏著史達林對英美將蘇聯排擠出參與戰後問題決策的擔憂;二是掩藏著對英國在德國僕從國問題上所持立場的動機的懷疑:「他們(指俄國人——作者注)認為,我們不願意向這些國家宣戰,說明我們對他們懷有好感,我們熱衷於在媒體上公開這個問題。」

大臣建議向芬蘭宣戰,以 「結束我們同俄國關係的現狀」。邱吉爾反對他所說的這種「無法回頭的」解決辦法,不希望徹底與芬蘭政府斷絕關係。內閣既支持首相的這一意見,也支持拖延給史達林答覆。

艾登在通知克利普斯這一決定時寫道,內閣「對克里姆林宮的信函感到『震驚和不安』,」「儘管盡一切努力改善史達林的情緒非常重要」。

克利普斯回答說,做到這一點的唯一辦法是,「明確答覆」史達林關於聯盟條約和戰後調解的兩個建議。

為此,大使建議艾登本人帶領軍事司令部的代表一道前往莫斯科。翌日,即 11 月 12 日,艾登將邁斯基邀請到自己的住處,向他表達了自己的不滿,並試圖打探掩藏在史達林最後一封信函中過於強硬語氣背後的含義,因為這最後一封信函與之前的信函,按他的話說,有明顯的「反差」。

邁斯基努力給艾登一些安慰,理由是因英國人就主要問題不給出明確答覆而激怒了「最高統帥」,因為在國家面臨戰爭最危急的日子裡,他作為總司令的「壓力很大」。儘管信函措辭強硬,他說道,但史達林的建議本身是完全符合規律的,值得認真審議。

具有敏銳洞察力的艾登感到,大使本人對信中程式化的句子也感到「非常不高興」,並極力緩和其產生的效果。

與此同時,英國內閣內部就史達林的新建議展開了熱烈討論,克利普斯有關需要傾聽對方意見的激情迸發的電報更是火上澆油。

「……國王陛下政府直至現在對史達林所提問題的重要性仍估計不足,這些問題被史達林視為檢驗我們之間是否真誠合作的試金石……」大使寫道,「舉棋不定的時間越久,史達林就越相信我們不準備答應俄國的合作條件,而使其相信我們只想讓俄國儘可能長期地抗擊德國人。」

克利普斯還指出,他本人沒有對「史達林因通過 BBC 在芬蘭泄露機密情報的憤怒」感到震驚,莫斯科認為 BBC 是政府官方機構。

同邁斯基一樣,克利普斯呼籲不要介意史達林的「開誠布公和直截了當」,史達林不了解「西方的做派和外交周旋」。

按照哈維的說法, 克利普斯的論據「一環緊扣一環」,給外交部的高層留下了印象,外交部已經開始談論簽署《伏爾加憲章》的可行性,即英蘇關於戰爭目的的文件,以作為《大西洋憲章》的補充。

但是,邱吉爾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對戰後格局問題的討論。作為妥協,內閣通過了艾登發給克利普斯的電文,電文中表達了倫敦願意進行戰後合作的願望,但是強調在戰爭初期就將其具體化未免為時過早。

所有這些幕後的盤算沒有逃過邁斯基敏銳的目光。他從個人的角度試圖改變史達林的態度,並使史達林與邱吉爾之間的通信往來回到原有的軌道上。得益於與艾登和比弗布魯克的私下接觸,他了解到內閣態度發生了令人欣慰的鬆動。兩位英國人暗示他,為了保持這種鬆動,必須適當安慰受到傷害的邱吉爾。

聽取了英國人的勸告,邁斯基於11月15日向莫斯科發回報告,「……假如史達林同志能夠做出某種解釋,不一定他本人親自解 釋,哪怕是通過我,但要證明,在信函中他沒有指責邱吉爾的本意,只是產生了誤解,等等,那麼,這次事件就會畫上句號,而且兩位掌門人之間的良好關係就可以得到恢復」。為保險起見,大使另外說明:「我當然沒有受 任何委託,我的意思是,在史達林同志的信函中,我看不到傷害邱吉爾的言語。」

11月16日,在與邁斯基的例行會晤上,艾登建議大使代表莫洛托夫做出和解姿態,從而讓大臣「重新搭建起橋樑。大使說,將盡力做到這一點」。邁斯基履行了自己的諾言。

11月19 日,他給莫斯科發去電報:「史達林同志的信函震動了英國政府。」他引用「完全可靠的消息來源」報告說,內閣真的準備向蘇聯前線派 3—4 個英國師,之後還會「陸續增派」,並著手就戰爭目的 和戰後世界事務的組織問題進行談判,談判將委託艾登主持。史達林在「可靠消息來源」和 3—4 個師這些令人鼓舞的句子下面畫了橫線。大使在加急電報的結尾處委婉地建議:「目前,英國政府決定等待我方的某種『和解姿態』, 哪怕是我以史達林同志或莫洛托夫同志的名義傳達,據說,邱吉爾誤解或曲解了史達林同志的來信,是個『誤會』,等等。在這種『姿態』之後再採取正式的外交行動。」

邁斯基的情報是準確的。11月19日前,克利普斯從艾登處獲悉,如果從克里姆林宮那裡得到相應的解釋,首相將準備前往莫斯科討論史達林提出的問題。艾登滿意地抓住了這一想法,將其視為可以在邱吉爾一手遮天的蘇聯事務上突出自己的作用。「此次訪問的目的是,」他向克利普斯通報說,「儘自己的最大努力讓史達林相信,我們的合作無論是現在還是戰後,都是平等和真誠的。」換而言之,英國方面示好的外交行動已經準備就緒,問題真的只剩下史達林的「解釋」了。

莫斯科於11月20日清晨收到了邁斯基的加急電報,但早在前一天晚上史達林就做出了大使建議他的那個最重要的姿態。一切跡象表明,他自己也決定降低調門,以防止把事情搞砸。

邱吉爾也是這樣理解他的,邱吉爾在自己的回憶錄中指出:「史達林顯然感覺到,自己在上一封信中走得太遠了,因此我沒有回覆他。」11 月 19 日 20 點 15 分,邁斯基收到一份指令,與大使發出而尚未收到的建議完全一致:

我給邱吉爾的信函完全是事務性的,沒有侮辱英國政府任何成員個人的意願,更不可能侮辱邱吉爾首相。我被前線的事務嚴重拖累,沒有時間處理私事。我感到奇怪的是,我信函中提到的關於軍事協定和戰後世界事務的組織等重要的事務性問題,卻被理解成個人問題。如果說有人對業已形成的局面感到委屈的話,那就是我的祖國,因為我們政府通過秘密外交渠道提出的芬蘭問題被透露給了媒體並公開發表,英國將關於向芬蘭宣戰的建議推諉給了蘇聯。這把我的祖國置於沮喪和屈辱的境地,這難道還不好理解嗎?儘管如此,我還是沒有忌恨,我只是想達成一個目的,簽訂歐洲反希特勒互助協議和戰後世界事務安排條約。這就是我給艾登和比弗布魯克訴求的答覆。

在史達林檔案中沒有發現這份文件的手寫底稿,但其中明顯能夠感受到史達林本人的風格。被傷害的民族自尊心加之準備為了共同的事業而忘卻祖國受到的屈辱,對於「不習慣於外交周旋的」、「由鋼鐵製成的人」來說,這則消息是一束「橄欖枝」,正如哈維所形容的那樣。邱吉爾也是這樣理解他的,11月20 日,艾登向邱吉爾及時報告了當天從邁斯基那裡收到 的「史達林的道歉信」。英國軍隊在利比亞長期進攻取得的初步勝利讓首相感覺輕鬆下來。

*摘自《偉大衛國戰爭期間史達林與羅斯福和邱吉爾往來書信——文獻研究》。

偉大衛國戰爭期間史達林與羅斯福和邱吉爾往來書信——文獻研究

作者:〔俄羅斯〕弗拉基米爾•奧列戈維奇•佩恰特諾夫

〔俄羅斯〕伊斯坎德爾•愛德華多維奇•馬加傑耶夫

譯者:於淑傑 隋濤 趙春雷 等

出版發行:世界知識出版社

平裝本ISBN:978-7-5012-5592-4

定價:198.00 元

精裝本ISBN:978-7-5012-5593-1

定價:268.00元

數字經濟智庫

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

為了更好的服務數字中國建設,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加強數字經濟建設過程中的理論交流、實踐交流。來自中國數字經濟以及「一帶一路」建設領域的專家學者們成立了數字經濟智庫,為數字中國的建設添磚加瓦。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擔任名譽院長,知名青年學者黃日涵、儲殷等領銜。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是數字經濟智庫旗下的專門平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