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特異的3D列印智能概念輪胎,可適應天氣、路況和駕駛風格

3d科學谷 發佈 2020-03-05T16:37:32+00:00

這是個顛覆性理念,但凡事皆有可能。人工智慧還根據存儲的駕駛員資料,創建可適應駕駛風格,天氣和路況的化合物。

沒有一成不變的市場,即使對於我們十分熟悉的輪胎。在這方面,米其林和通用汽車這兩家在增材製造方面進行了大量投資的公司在2019年就宣布要將3D列印的完全可回收的汽車輪胎在5年內商業化。

這是個顛覆性理念,但凡事皆有可能。

根據3D科學谷的市場觀察,不僅是米其林在行動,米其林的同行固特異也採取了積極的應對措施。

來源:固特異

個性化更智能

固特異希望輪胎能在滿足消費者特定的出行需求方面做出更大的貢獻,正是出於這一雄心壯志,固特異開始創造一種為未來個性化和便捷的電動汽車而準備的概念輪胎。

在3D列印時代,輪胎製造商不可避免地會採用這項技術,固特異已經將3D列印的輪胎翻轉了過來,其概念輪胎是從內部列印胎面。

固特異的reCharge輪胎是一種永遠不會放氣,不需要更換的輪胎。概念輪採用可再生化合物,並採用蜘蛛絲般結構的增強纖維。該材料非常耐用,並且可以完全生物降解。

這是一種很特殊的列印方式,其工作方式是,化合物溶液通過小管子被擠壓到輪胎表面,通過人工智慧控制流量,使物料僅到達需要的位置。一旦暴露在空氣中,該化合物就會固化成橡膠狀材料。人工智慧還根據存儲的駕駛員資料,創建可適應駕駛風格,天氣和路況的化合物。

不過根據3D科學谷的市場觀察,固特異目前已經具備所需的遙測和算法,但該化合物的生產比較昂貴。與米其林還存在一定的差別,米其林從VISION無充氣輪胎理念的推出到Uptis輪胎,米其林將無充氣輪胎商業化的決心是顯而易見的。

或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似乎覺得無充氣輪胎離我們很遙遠。然而,隨著米其林與固特異將這無充氣輪胎3D列印從技術布局到商業化進程上升為企業發展戰略高度,或許在不遠的將來,無充氣輪胎將像如今的由阿迪達斯掀起的3D列印鞋中底一樣,在市場上呈現蔚然成風之勢,將3D列印再一次推進到主流製造技術之列。

3D科學谷Review

每年全球約有2億個輪胎由於穿孔,道路危險造成損壞或者是不均勻磨損帶來的過早報廢。3D科學谷發布的《3D列印與新能源汽車白皮書》也顯示,在中國,替換胎是輪胎需求的主要市場。

國內,根據3D科學谷的市場研究,徐州阿波羅新材料科技在進行輪胎3D列印生產線的開發工作,這種生產線包括印表機器人、列印控制器、列印噴頭、串聯式密煉機和熱擠出機。

根據3D科學谷的市場判斷,正如運動鞋領域,阿迪達斯所引領的3D列印鞋中底迅速傳播到了幾乎整個運動鞋領域,或許,下一步,我們將看到更多的其他輪胎品牌與汽車廠商攜手加入到無充氣輪胎的3D列印領域。

而無論有沒有跟隨者,3D科學谷看到3D列印在顛覆輪胎的世界了,不僅僅通過3D列印無充氣輪胎,還通過3D列印輪胎模具。

國內輪胎企業在3D列印-增材製造技術的應用主要著眼於鋼片製造,如山東豪邁應用金屬3D列印技術生產的鋼片具有複雜、立體的紋路,從而使子午線橡膠輪胎具有冬季雨雪路面持續移動、夏季乾燥路面有效制動及磨損胎面新溝槽持續牽引等優勢 。

目前 ,3D列印鋼片發展的趨勢除了形狀複雜程度增加,產品也越來越薄,且對強度的要求越來越高, 因此對於設備的性能要求也越來越嚴苛。3D科學谷曾經在《鋼片還是複雜花紋一體化模具? 3D列印在輪胎模具製造中的兩種應用》一文中詳細介紹GF 如何通過優化的光路、風場設計,以及大於行業平均的成型面積(275x275x380mm),實現複雜鋼片的低成本、高質量生產。

而在3D科學谷看來,不管是3D列印無充氣輪胎,還是3D列印在金屬輪胎模具領域的應用,3D列印都在輪胎這一產品性能要求高,製造附加值高的領域掀起一場顛覆的風暴。

網站投稿請發送至2509957133@qq.com

歡迎轉載,長期轉載授權請留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