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關羽是鎮守荊州的唯一人選?沒辦法,其他人劉備都信不過!

大咖說史 發佈 2020-04-26T03:07:22+00:00

在三國正史的記載中,當時劉備手下有七位大將,除了關羽以外的六位,要麼信不過,要麼威望不夠,都有哪六位呢?

在三國史中,關羽大意失荊州是一個很重要的事件。荊州這塊地,對於當時的劉備來說,是一塊戰略要地。一旦荊州失守,將會給劉備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很多人都覺得,最後的結果是劉備用人不善導致的。但事實上,劉備從一介草民走到一方霸主的地位,在識人用人方面必定有過人之處。當年他不顧眾人反對,「重用」剛出山的諸葛亮,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那麼他選擇關羽,肯定也是權衡之下的唯一選擇。

在三國正史的記載中,當時劉備手下有七位大將,除了關羽以外的六位,要麼信不過,要麼威望不夠,都有哪六位呢?

​圖片:劉備與大將們劇照

首先,劉備第一個信不過的就是大軍師諸葛亮

在正史的記載中,諸葛亮一開始的身份也是武將。當時他加入劉備的陣營還沒多久,劉備不敢全心全意的相信他。還有一點原因是,諸葛亮的岳父和朋友們落到了曹操的手裡,曹操還曾公開送東西拉攏過他,兩人的關係不明不白惹人懷疑。

另外,諸葛亮還有一位兄長在孫權處,還經常與他有書信往來。劉備和諸葛亮之間並非君臣的絕對統治關係,所以劉備敬諸葛亮是個人才,但他不知道這個人才改日會不會為他人所用,所以不敢把取天下的全部籌碼壓在他身上。

圖片:諸葛亮漫畫

另外一個劉備信不過的大將是黃忠

在正史中,黃忠和關羽的關係一般,不似小說中的那般生死情誼。並且黃忠還曾「委質」於曹操,就是送禮物想拉攏關係的意思。劉備就曾以俘虜的家人作為「質子」,來要挾他們臣服於自己。對於這種從曹操陣營過來的人,劉備自然小心設防,不會把荊州輕易丟給他。

圖片:黃忠劇照

第三位:張飛

前面說的這兩員大將,都有著轉投曹操陣營的動機。那麼這第三位——張飛,幾乎沒有任何叛變的可能性,為何劉備還是信不過呢?

其實劉備不是信不過他的人品,而是覺得他的性格不適合守城。首先,張飛的脾氣就很暴躁,指望他能和孫權搞好關係是不可能的。

另外他一旦喝醉了酒,怕是誰也攔不住他。畢竟當時的軍營里,連諸葛亮的官爵都差張飛一大截。徐州已經丟了,荊州這塊要地可不能再拿來冒險了。

圖片:脾氣暴躁的張飛劇照

除了這三個人,劉備陣營里還有趙雲、魏延和龐統三個可用之才。他們足夠忠誠,性格也沒有明顯的缺點,不能用的原因主要是威望不夠。

先說說趙雲吧,在小說里,趙雲忠誠勇猛的形象是留守的不二選擇。但是在正史的記載中,趙雲並非有名的武將,在漢中之戰以前,他甚至從來沒有單獨帶過兵。

劉備可以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給他,可以對他的忠誠表示絕對的信任。但是卻不敢把荊州託付給他,因為劉備也不知道他有沒有那個能力,將士們對他到底服不服氣。

況且,趙雲平日裡最重要的職責,就是貼身保護劉備並且看住劉備的老婆,這下劉備都入蜀了,私人保鏢當然要跟上。

圖片:趙雲漫畫

和趙雲相比,魏延和龐統的身份就更加難以服眾了。他們倆有個共同之處,就是起點低,成名晚。

魏延是在跟隨劉備入川以後才當上的牙門將軍,而龐統本身加入劉備集團就很晚。連諸葛亮那個級別的人都沒有資格留守荊州,他們當然更沒有可能性了。

圖片:魏延、劉備、龐統劇照

既然這六個人都被排除了,那劉備的選擇也就只剩下關羽了。關羽當年肯放棄曹操給出的諸多誘惑,一心跟著劉備打天下,足以證明他的忠誠度。

而且劉備一直很賞識關羽,從前就經常讓他獨自帶領一支軍隊,關羽早已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哪怕關羽最終丟了荊州,但他水淹七軍的表現,讓所有人都為之嘆服。由此我們也不難看出,關羽的確是劉備深思熟慮後的選擇。

圖片:關羽水淹七軍劇照

至於荊州失守,其實不單單是關羽一個人的原因。雖然關羽沒能處理好軍營內的鬥爭要負一部分責任。但是當時他面臨著曹操和孫權兩大勢力的前後夾擊,荊州城裡又物資匱乏,恐怕換誰來也打不贏這場仗。

另外,劉備的自作聰明,也是壓死關羽的一座大山。劉備臨走前,把糜夫人的兄弟留在了荊州,名為幫襯,實則是對關羽不放心安插了個眼線。

圖片:關羽劇照

後來正是劉備留下來的這個人率先投降,惹得軍心渙散一蹶不振。荊州丟失後,劉備徹底失去了問鼎中原的資格。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