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劉慈欣獲雨果獎…中國文學終於迎來了收穫期

熱劇大小咖 發佈 2020-04-21T05:26:18+00:00

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劉慈欣獲雨果獎…中國文學終於迎來了收穫期#4·23世界讀書日#中國是文化大國,亦是文學大國。中國文學的影響力能否突破語言與文化的藩籬,在世界文學圈占有一席之地?伴隨著中國經濟硬實力的提升,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如今作為軟實力的代表,中國文學也迎來了收穫期。

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劉慈欣獲雨果獎…中國文學終於迎來了收穫期

#4·23世界讀書日#

中國是文化大國,亦是文學大國。中國文學的影響力能否突破語言與文化的藩籬,在世界文學圈占有一席之地?伴隨著中國經濟硬實力的提升,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如今作為軟實力的代表,中國文學也迎來了收穫期。


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

2012年,中國文壇被一則重磅新聞激起了一片浪花,瑞典文學院決定,將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中國作家莫言。這是中國籍作家首次獲得這一獎項。諾貝爾獎的含金量和影響力自不必諱言,尤其在中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諾貝爾獎成為和申奧、入世一樣令人們翹首以盼的目標。在國家經濟實力不斷增長、綜合國力大幅提升的同時,人們渴望在文化和科技「軟實力」上得到來自諾貝爾獎這樣國際權威獎項的認可。

從1990年代開始,「中國何時能出現第一個諾貝爾獎獲得者」就成為媒體和輿論不斷拋出的問題,而在諾貝爾獎諸多獎項中,人們最不看好的就是文學獎,畢竟,對於文學的評價有著語言、文化背景、意識形態上的障礙,中國文學想要跨越這些障礙而被諾貝爾獎所青睞,看起來似乎還頗為遙遠。令人們意外的是,中國籍人士首摘諾獎就是文學獎,而且還是一位平素以來相當低調的作家。

在許多人看來,莫言的文學受拉美魔幻現實主義小說影響很深。莫言自己也承認,馬爾克斯的作品改變了自己的文學觀。但陳曉明認為,中國傳統藝術中也有非常強的魔幻色彩,莫言一方面吸取拉美西方現代藝術,一方面也依然繼承了中國傳統元素,在此基礎上構建起了他的高密東北鄉。「沒有任何一個民族像中國一樣,能敞開胸懷大量學習西方文化,包括文藝、經濟、法律、自然科學等的方方面面。然而,經過一百多年的開放性學習,中國開始變得很困惑,到底如何才能形成屬於自己的文化價值和文學上的獨特現代風格?而從莫言角度來看,他就很有中國特點。」


中國科幻文學異軍突起

如果說莫言「文學的勝利」建立在對傳統文學題材的深耕之上,那麼劉慈欣的出現則無疑拓展了中國當代文學的寬度。2015年,劉慈欣憑藉《三體》獲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這是亞洲人首次獲得這一科幻文學界的最高獎,也是中國科幻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科幻文學的發展與一個國家的科學技術水準密切相連,科幻文學不是中國文學的傳統類別,長久以來處於邊緣狀態。劉慈欣的人生與他的作品一樣傳奇。作為一名水利系工科生,他的本職工作是山西娘子關電廠的計算機工程師。工作之餘,他在這個平凡的、邊緣的小鎮里暢想宇宙的浩渺與人類文明的未來,寫下了一部部想像力驚人的科幻力作。這也是改革開放以後中國文壇的一種現象折射,即越來越多的作家非文學科班出身,反而是以業餘的身份聲名鵲起。如劉慈欣、韓松、二月河、當年明月等。他們往往能夠突破傳統文學的桎梏,以獨特的思維角度和表現形式呈現出文學新的氣象。



劉慈欣的《三體》三部曲被普遍認為是中國科幻文學的里程碑之作,將中國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在第73屆雨果獎的五輪投票中,《三體》始終排在首位。而在《三體》獲獎之前,中國科幻作品被翻譯到美國的可謂屈指可數,美國讀者對於中國科幻文學一無所知。《冰與火之歌》的作者喬治·馬丁對《三體》讚不絕口:「在雨果獎半個世紀的歷史中,很少有非英文原創作品獲得提名,中國的作品則是從未有過,《三體》在這方面是個突破。」


中國的科幻文學起步較晚,難免會被人與西方業已成熟的科幻文學作對比。但劉慈欣認為,中國科幻雖然難免會借鑑西方科幻藝術,但骨子裡還是有很深的中華文化和特色。劉慈欣的中短篇小說更是蘊含了大量中國文化與中國社會的折射。比如《鄉村教師》中,他藉助外星人探測地球文明的視角,歌頌了一位堅守在中國鄉村耗盡生命教書育人的老師。而《朝聞道》里科學家們為了獲得宇宙終極答案不惜犧牲性命的行為,正是《論語》里中國傳統知識分子「朝聞道,夕死可矣」精神的重新演繹。

美國《紐約客》雜誌將劉慈欣比喻為「中國的阿瑟·克拉克爵士」,並評價「劉慈欣的獨特之處,並不僅僅在於文化特色。他的故事是一則則關乎人類進步的神話——想像具體,但構局抽象,近似寓言」。

三體在國內外都有很多粉絲,這其中不乏一些大咖

為了看三體,歐巴馬以國家政府名義向劉慈欣催稿,這可見歐巴馬對三體的喜愛程度,歐巴馬甚至公開表達自己的狂熱,他說:「三體太有想像力了,背景十分宏大 。看完三體之後,我覺得當個美國總統和浩瀚的宇宙相比實在太渺小了, 畢竟每天處理的都是和國會爭論的瑣事,不用擔心外星人入侵。」


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說:「我非常喜歡《三體》! 推薦!如果你也對中國的歷史、虛幻現實、科幻小說感興趣,你也會喜歡這本書的。」



馬化騰,在一次採訪中被問及看什麼書,他想都沒想,就直接回答:《三體》,以及劉慈欣最近的幾個短篇。


雷軍甚至發到了朋友圈: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分享讀《三體》的體會,其中的哲學道理對制定公司三到五年戰略非常有幫助!


《三體》共3本,分別是:《三體I》——地球往事、《三體II》—— 黑暗森林、《三體III》—— 死神永生,一部比一部好看。我第一次看《三體》當時的感覺是從未有過的震撼,這來自兩方面,一個是閱讀的震撼,另一個是思考的震撼。


在這裡,我想給那些還沒有看過《三體》的朋友推薦下這本書,這本書真的值得看一看,這書看後感覺眼界都開闊了很多,而且對價值觀,對人生觀都有啟迪。423讀書節期間,這三本書原價168元的書籍,現只要88元,一頓飯的錢,讓你收穫的卻是重新認識世界的感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