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心理治療技術:正念技巧

心理教練wqz 發佈 2020-04-12T07:21:59+00:00

弗洛伊德認為,心理障礙是由「情結」引起的,而情結通常是無意識的,精神分析的作用是把無意識的「情結」意識化,使病人產生領悟。

弗洛伊德認為,心理障礙是由「情結」引起的,而情結通常是無意識的,精神分析的作用是把無意識的「情結」意識化,使病人產生領悟(insight,意思就是向內看,「內觀」)。


領悟非常重要。很多病人「知道」,但沒領悟,結果病好不了。「知道」通常是別人告訴他的,或者是他用大腦想出來的,而領悟是自己體驗到的,來自內心,或者身體。


除了精神分析,現代心理諮詢也非常強調領悟,認為領悟是感性和理性的統一。小孩子看問題是感性的,有感覺,有體驗,但沒有上升到理性,沒有概念化,不知道事物的「意義」。成年人通過書本,學到了很多知識,但是,如果沒有親身體驗,這些知識無法真正進入他的內心。它們只是存在於大腦里。「道理是懂的,但做不到。」許多來訪者都會這麼說,這就是因為感性和理性沒有接通,處於分裂狀態。大腦知道「應該」怎麼做,但身體還是我行我素。這樣的理性根本發揮不了作用,反而會對身體產生干擾。而領悟就是感性和理性的接通,使感性和理性得以統一。換句話說,單純的感性是無意識的,單純的理性是分裂的,只有感性和理性的統一才是意識化。


人和動物的區別在於,動物只有感性沒有理性,人有感性也有理性,但兩者常常是分裂的。為了消除分裂,有的人選擇回歸動物,用酒精和毒品麻醉大腦,有的人選擇領悟,就是把感性和理性統一起來。古代的聖人和智者都選擇第二條路,佛陀走的也是這條路,並稱之為「般若」、「菩提」、「正念」(mindfulness),「內觀」(vipassana)。「佛陀」(Buddha)的意思就是覺悟者。


理性就是意識。意識是心理的高級功能,起源於心理,反過來以心理為對象,所以意識也叫自我意識,它由兩個部分構成,一是意識的主體,即觀察者,也叫「自我」(ego),二是意識的客體或對象,即被觀察者,也叫「自體」(self)。意識就是自我對自體的觀察,也叫自我觀察,或自我覺察。


意識不但可以觀察自己,還可以通過自己觀察他人和周邊的環境。所以,覺察包括三個方面:自我覺察,人際覺察,對環境的覺察。



1

自我覺察


自我覺察雖然是意識的功能,但很多人並沒有真正掌握,所以常常會忘記覺察,陷入無意識或自動化狀態。為了找回自我覺察的能力,需要一些練習。而在找回自我覺察的能力之前,可以把他人當成觀察者。在心理諮詢過程中,諮詢師充當了觀察者(ego)的角色。來訪者把諮詢師內化,而學會自我覺察。


正念是佛教修行的一種方法,現被西方心理學吸收,變成心理治療的一種技術。所謂正念,就是不帶批判地覺察當下的自身(self)狀態。


覺察本來就是不帶批判的,不然就成了「監督」。所謂當下,可以是一個「時點」,也可以是一個「時段」,可長可短,但必須以「時點」為中心。只要是以「此時」為中心,不管時段多長,幾天、幾個月、幾年都是當下;只要不是以「此時」為中心,不管時距多短,前幾秒鐘、幾分鐘或後幾秒鐘、幾分鐘都不是當下,而是過去和將來。


自身也是有伸縮性的,以身體為中心,延伸到心理和意識、人際關係和環境。只要是以身體為中心的,意識和環境都是「自身」;只要不是以身體為中心的,與身體不一致或分裂的,意識和環境就不是「自身」,而成了「他者」。


當下就是此時,自身就是此地。此地可以是一個點,也可以是十來個平方米,或者方圓數十公里。這主要取決於意識的範圍和強度。


許多文獻把正念與冥想混為一談,其實兩者是不一樣的。冥想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個點上,譬如一個物體,或者一個觀念,從而導致意識範圍縮小,進入恍惚狀態,其作用與催眠相似。或者說,冥想就是自我催眠。而正念恰恰是不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點,而是均勻分配在一個範圍內,對這個範圍內的各個部位和事物保持持續的警惕性和敏感性,以「一切皆有可能」的心態面對環境,以便把所發生的一切「盡收眼底」。


下面是自我覺察的幾個方面和練習的方法。


1、身體掃描


身體的感覺永遠是此時此地的。過去已經過去,已經感覺不到;未來還沒來,也感覺不到。身體所感覺得到的一切都是當下(此時)的。同時,身體就是「此地」,身體不可能離開此地,跑到別的地方去,因為此地是以身體為參照的。所以,覺察身體,對身體保持覺察,就是此時此地,也是自我覺察的最佳練習方法。


身體掃描的具體做法是,按一定順序,從頭到腳,或者從腳到頭,緩慢地,仔細地感受身體的各個部位,有沒有不舒服,有沒有痛、癢、酸、脹、麻,或者其它感覺,譬如緊張和放鬆,以及心跳和胃腸蠕動的速度。


與放鬆訓練中的自主訓練不同,身體掃描只是掃描,不對身體做什麼,而自主訓練是用意念改變身體狀態。但有研究表明,身體掃描也有放鬆作用,因而被當作放鬆訓練的一種方法。


現代人忙於應對外面的世界,忽略了對身體的覺察,對身體的敏感性下降,許多身體信號接收不到,不能及時發現病變,因而錯過治療時機,釀成惡果。通過身體掃描,可以提高對身體變化的敏感性,及時發現病變。


開始的時候,身體掃描練習可以每天做兩次,一次半小時。熟練以後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保持持續的覺察。開始的時候需要一個部位一個部位地掃描,熟練以後就可以整體「監控」,「盡收眼底」。


2、對感覺的覺察


感覺器官是身體的一部分,應當成為身體掃描的一個內容。對感覺器官和感覺進行覺察,就是有意識地去感知。有意識的感知和無意識的感知是完全不一樣的。當你喝水的時候,你的舌頭肯定知道水的味道,但是,你的大腦可能不知道,因為大腦在想別的事情,這就是無意識的感知。當你對舌頭或味覺進行覺察時,大腦和舌頭都能知道水的味道。這樣一來,大腦和舌頭、理性和感性就統一起來了。因此,有人把喝水變成禪修,專心致志、有覺察地喝水,結果喝出了完全不一樣的感覺。


當你在聽音樂的時候,你可能是無意識的,心不在焉。這個時候,只是耳朵在聽,大腦沒在聽,很難感受音樂的精髓。如果對耳朵、聽覺和音樂保持覺察,感受就會增益許多。


視覺也是如此。經過眼前的東西都逃不過眼睛,但在很多情況下沒有被意識到。如果對眼睛、視覺和所視之物保持覺察,人對環境的感受性會大大提高。


3、對運動的覺察


運動器官也是身體的一部分,也需要覺察。有一種禪修的方法叫「動中禪」,就是覺察身體的運動和動作,從而獲得開悟。一般人剛開始學一個動作或行為的時候都是有意識的,甚至是全神貫注的,等到動作學會了,就變成無意識和自動化了,譬如騎自行車或游泳。學習的時候是當下的,學會了就分裂了,一邊游泳一邊想別的事,一心多用。結果,游泳的滋味就沒有了。


禪宗有「吃飯時吃飯,睡覺時睡覺」的說法,意思就是一次只做一件事,專心致志地做。其實動物也是吃飯時吃飯,睡覺時睡覺的,與禪有什麼區別呢?其實,關鍵不是專心不專心,而是有沒有覺察。專心致志如果是過分捲入的表現,那就是與自我覺察相違背的,如果是有意識地覺察的表現,才是正念和覺悟。

4、對情緒的覺察


情緒也是當下的。覺察情緒就是正念。


許多人不會覺察情緒,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情緒狀態,因而把情緒引起的身體變化當成疾病,這種情況叫「情緒失讀」,是心身疾病的發病機制之一。


有的人雖然不知道自己的情緒狀態,但情緒反應已經寫在臉上,結果所有的人都知道他有情緒,他卻完全否認。例如,有的人突然就把別人痛罵一頓,事後卻否認自己罵人了,只是聲音高了一點,沒有生氣,也沒有責怪別人的意思。慢慢地,身邊的人就忽略了他的情緒,對他的情緒反應變得不敏感了。他罵人了,卻告訴自己他沒罵人,只是聲音高了一點。這也是情緒失讀。


情商主要由兩個部分構成,一是對自己的情緒的識別,二是對他人的情緒的識別。情緒失讀是低情商的表現,覺察情緒可以提高情商。


覺察情緒的方法很簡單,就是時不時地問自己,現在是什麼心情。很多人由於詞彙量太少,而無法描述自己的情緒。這是技術問題,可以通過增加詞彙來解決。讀者可以上網查找情緒詞彙表。


精神分析和人本主義都非常重視情緒,會花大量時間幫助來訪者感受情緒和表達情緒。「你此時此刻是什麼心情?」「你有什麼感受?」


5、對思想的覺察


詹姆斯把思想比作河流,川流不息,時刻都在變化中。


思想是大腦的產物,已經超越身體,超越當下,所以可以天馬行空,脫離現實。因而,思想常常遭到批判,被當成身心分裂、心理障礙的罪魁禍首。許多人主張消滅思想,「放空」思想。如果思想真的被消滅了,人類怎麼進步?社會怎麼發展?應該說,好的思想要保留,壞的思想要去掉;與身體一致的思想要保留,脫離現實、導致身心分裂的思想要去掉。或者說,不是要保留還是要去掉,而是如何把思想與身體統一起來。對思想進行覺察,就可以走向統一。


詹姆斯的思想流(也稱「意思流」)可以是無意識的,當你對它進行覺察時,它就變成了弗洛伊德的自由聯想。自由聯想是把腦中出現的一切觀念說出來,如果沒有覺察,那是說不出來的。讓病人說出來,就是促使病人觀察自己的思想。病人如果學會了這樣做,也就能覺察自己的思想。


禪修有一種方法叫「看念頭」,就是觀察思想的變化。當一個想法出來的時候,就「看」著它。這有點像看人吵架,如果你不把自己卷進去,只是坐壁上觀,會很有意思,可以心明如鏡。一旦卷進去,就會迷失自己。坐壁上觀就是覺察,卷進去就是失察。強迫思維就是失察的結果。強迫思維一來,病人就被卷進去,或順從強迫思維,或與強迫思維抗爭。而在別人看來,強迫思維非常可笑。為什麼別人覺得可笑,而病人不可自制?因為別人冷眼旁觀,在覺察,病人身在其中,失察。如果病人學會了自我覺察,也會發現自己荒唐可笑。


有了覺察就可以避免捲入,說明覺察與定力有關。


2

人際覺察


就是對他人和人際互動的覺察。


1、對人際互動的覺察


在人際互動中,自我觀察變成了參與性觀察,也就是一邊參與一邊觀察。


很多人參與的時候忘了觀察,也就是被捲入,觀察的時候忘了參與,成了局外人。覺察是不帶批判的,應該不干擾被覺察的對象和內容。如果觀察的時候忘了參與,就是對參與的干擾,這不是真正的覺察。


與自我覺察一樣,對人際互動的覺察也是需要練習的,常用的方法是「事後回憶」,就是「事先」全身心地投入到人際互動之中,事後回憶剛才發生了什麼事,自己在這個過程中做了什麼,是怎樣與別人互動的。剛開始做這個練習時,很多人根本無法事後回憶,想不想剛才發生了什麼,自己是怎樣與別人互動的。經過多次練習,回憶會越來越清晰,這叫後知後覺。隨著覺察能力的提高,後知後覺會漸漸被「現知現覺」(當下的覺察)所取代。


這種側重於人際互動的方法也叫「過程闡釋」。與之相對的是內容闡釋。兩個人在聊天,聊些什麼是內容,怎麼聊、為什麼聊、聊出什麼結果是過程。亞隆非常重視過程闡釋,認為心理諮詢必須是過程闡釋,即關注來訪者為什麼會陷入某種狀態,而不拘泥於他陷入了什麼狀態(即內容)。而且在心理諮詢過程中,諮詢師最關注的也不是來訪者說了什麼,而是他是怎麼說的,為什麼說,目的是什麼,結果是什麼。


很多人對人際互動沒有覺察,結果糊裡糊塗就被別人影響了,這種情況叫「類催眠現象」。因為沒有覺察,所以很容易陷入某種互動模式,不斷重複,無法自拔。如果知道了自己是怎麼被影響的,就可以擺脫類催眠。所以,人際覺察非常重要。智者不會捲入別人的是非,就是因為有覺察。


精神分析強調移情,主張通過移情(或症狀性動作)了解病情,通過移情再現症狀,在移情中處理問題,與過程闡釋異曲同工。經典精神分析以觀察為主,基本上不參與,客體關係理論和自體心理學參與(對移情的回應)和觀察並重,做到了參與性觀察。精神分析是一個類似於師父帶徒弟的過程,學生被師父潛移默化,最後變成了師父。如果師父只觀察不參與,學生就學不會參與性觀察。從這個意義上講,客體關係理論和自體心理學優於經典精神分析。


2、對他人的覺察


一般說來,了解別人比了解自己容易。所以,覺察別人通常不會有什麼困難。但是,如果沒有自我覺察的基礎,對他人的覺察就不是真正的覺察,因為這樣的覺察不是以自己的身體為中心的,不是「此地」的,已經漂移了,已經被帶走了,容易出現強烈的情緒反應。例如,看到別人拉著臉,你就心慌慌,小心翼翼,誠惶誠恐,這不是覺察,而是捲入。真正的覺察是看到對方拉著臉,知道他心情不好,他可能會發脾氣,我不去評判,也不需要防禦,只要看著他,「欣賞」他就可以。這樣是不是太冷漠,太無情?如果站在對方或者某個人的角度看,確實有點冷漠和無情,但是,如果站得高一點,看得遠一點,不但不是冷漠無情,而是真正的慈悲。這是因為,過早的介入和過多的介入可能會得不償失。


對他人的覺察與共情非常相似,而情感捲入、被帶走相當於反移情。客體關係理論把反移情分為一致性反移情和互補性反移情,覺察他人就是一致性反移情。


人為什麼會共情和一致性反移情呢?神經生理學的研究發現,人的大腦皮層里有一種「鏡像神經元」,當一個人自己做某個動作時和看到別人做相同的動作時,反應是一樣的,所做即所見,像照鏡子一樣。所以,看到別人受了傷,就像自己受了傷一樣,會覺得難過;看到別人拉著臉,就像自己拉著臉一樣,會感覺到憤怒。


從某種意義上講,覺察他人就是自我覺察的延伸。通過鏡像神經元,自我和他人產生了聯繫,可以覺察他人,如同覺察自己一樣。


情感捲入則不同,不是把對方當成另一個自我,而是一個搭檔或者對手,我必須對他的情緒負責,或者讓他對我的情緒負責。當他生氣的時候,他會把氣撒到我的身上,因為他認為是我惹了他,所以我會害怕,或者內疚。這個時候,我已經忘記了我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是世界的中心,我不需要對他的情緒負責,說明我已經不在當下。


當一個人不在當下、失去自我覺察時,內在的參照物沒有了,所以才會隨波逐流,被別人帶走。外面的世界是變化不定的,而此時此地(當下)和自體就像一隻錨,它是最終的參照物。


3

對環境的覺察


對環境的覺察是對感覺和運動的覺察的延伸,因為感覺和運動是指向外界的。這種覺察以身體(感覺器官和運動器官)為中心,通過感覺和運動,延伸到感覺和運動的對象,以及周邊的環境,形成「身體(感覺器官、運動器官)——感覺或運動——對象及環境」鏈。與人際覺察類似,一般人在關注別人的時候會忘了自己,結果就被別人帶走了;在感知環境的時候,人們常常也會忘了自己,結果就被環境吸引,顧此失彼。


當他人或事物成為注意的焦點時,「中心」就會沿著知覺鏈轉移到對象上。這個時候,對象就不是身體的一部分,不屬於當下(此時此地)。只有繼續以身體為中心,通過知覺鏈,把對象包括進來,對象才是當下的一部分,才在當下。


為什麼有的人戴著眼鏡找眼鏡?就是因為不在當下。他的關注對象是眼鏡,注意力全集中在眼鏡上,沒有關注身體,所以感覺不到眼鏡與鼻子和耳朵的接觸。有的人走路常常摔跤,那是因為他的注意力集中在別的事情上,沒有注意「路況」。從理論上講,路在他的視野範圍之內,不應該看不到。事實上,如果他注意看路,他就不會摔倒。他為什麼不注意看路?因為他在想別的事,他被別的事帶走了。


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如果注意力焦點在所做的事情上,而不是自己身上,就會被事情帶走,而忘了自己。在別人看來,他很專心,他忘我地工作,令人稱讚。然而,這是無覺察的表現。過一會兒,他從工作中出來,可能會覺得非常累,因為他在工作的時候沒有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長此下去,很容易疲勞,或者倦怠(burnout,枯竭)。如果他是有覺察地工作,就不會累著自己。


練習對環境的覺察應當從自我覺察開始,從對身體的覺察,到對感覺和運動的覺察,到對對象和環境的覺察,循序漸進,不斷擴大範圍。在練習對環境的覺察時,可以想像自己是一盞燈,光芒四射,照亮四周,在光線所及的範圍內,一切盡收眼底。或者想像自己打著一把雨傘,罩著一片空間,空間裡的東西盡收眼底。隨著身體的移動,空間也在移動。空間之內是當下(此時此地),空間之外就是彼時彼地。


隨著覺察能力的提高,空間(當下的範圍)會漸漸擴大,達到高瞻遠矚、高屋建瓴的境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