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和民族的「凝聚力」

青青蘆葦盪清風 發佈 2020-06-15T08:34:22+00:00

日本在我們看來是一個東方的太平洋小國,和我們金雞形狀的中國板塊相比,它更像是一個蟲子,然而就這麼一個看不上眼的彈丸之地,卻有著無與倫比的民族凝聚力。

日本在我們看來是一個東方的太平洋小國,和我們金雞形狀的中國板塊相比,它更像是一個蟲子,然而就這麼一個看不上眼的彈丸之地,卻有著無與倫比的民族凝聚力。

早在中國的唐朝時期,日本為了學習先進的制度思想文化,於是派遣譴唐使前往唐朝長安學習。要知道,那時候出行可沒有現在的我們那麼方便,更何況是坐木船,渡過汪洋大海,來到遙遠的長安。

日本最早派遣使者是在隋朝的時候出現的,唐朝時達到了頂峰。在公元630年到公元894年,共成功派遣使者總數為19次,還有一種說法是13次,其中很多船隻被天氣影響無法到達唐朝,還有一些因為自然災害沉默在了大海深處。這些人員包括大使,副使,留學生隨員等,每次人數一般為數百人。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出行費用實在是太大,多次的出行造成了日本國家的經濟不穩定。但是,這對於日本的發展是空前絕後的,現在日本文字還保留了以前部分中國漢字的樣子。日本的刀就是仿唐刀模樣製作的,日本的茶道來源於中國,日本現在還保留了以前唐朝的某些制度,現在日本還有唐朝時期建築的佛像。後來,日本在唐朝的留學生回國後,做出了一個重大改革,就是大化革新,為以後的日本繁榮富強創造出了基礎條件,它的重要性只有後來19世紀的明治維新才能夠相提並論。

在中日甲午戰爭中,日本人舉全國之力,上到日本天皇,下到工人百姓,共同出錢,為了侵略清朝,購買戰艦「吉野號」。

據說,當時日本買吉野號錢不夠,日本天皇為了減小開支,一天只吃一頓飯,太后還捐出了自己的首飾,在日本天皇以及日本軍國主義的宣傳下,日本的百姓紛紛捐出錢來去為自己的國家來買吉野號,日本的姑娘還去南洋下海,掙一些賣身錢,為了國家去買「吉野號」。

相比於日本來說,大清朝的北洋水師老大李鴻章當時也看上了吉野號,但是正巧碰上了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壽,錢都被慈禧太后去拿去挪用了,只好買了火力航速等配置不算很好的致遠號。這也導致了日後中日甲午戰爭中國的戰敗,雖然中國海軍頑強作戰,但還是打不過日本強大的「吉野號」

不得不說,吉野號確實讓日本人有了更大的實力,在中期甲午海戰時,它發揮了巨大的威力,讓日本在20世紀初成為世界海軍強國之一。

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舉全國之力來侵略中國。當時的日本,在天皇的宣傳下,日本男人紛紛奔赴戰場,為天皇效力,共同為了「大東亞共榮圈」「聖戰」而努力。而日本的女人,放棄了自己女性的光輝,不僅趕著自己的丈夫去前線,而且還讓自己的孩子去鍛鍊成一名士兵。她們的孩子往往從小就被灌輸為天皇效力的思想,從小訓練,冬天用涼水洗澡,在雪地里,眼神里都是充滿侵略性和不怕死的目光,光著腳丫訓練,練習著衝刺刀訓練。

日本的女人當然也不置身事外,除了鼓動讓自己的丈夫和兒子去前線打仗,還自發組織「婦女預備團」,在戰場拿起槍來訓練,為了不讓自己的丈夫兒子牽掛,有的女人還會自盡,來斷絕他們的念想。她們奔波在工廠,家裡和戰場中間,會積極的籌備軍款,為前線的戰士趕製生活必需品。更讓人感到羞恥的是,她們自願成為「慰安婦」,去前線犒勞那些士兵。有些女人還潛伏在中國機關等重要的地方充當間諜,來為日本獲取情報。

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後,美國對日本宣戰,日本的空軍和海軍實力不如美國,明知道自己打不過美國的飛機和航空母艦,但還是駕駛者飛機戰艦沖在前方。他們指定了「神風特工隊」計劃,目的是「一人,一機,換一艦」。不惜駕駛飛機攜帶大量炸藥和美國軍艦同歸於盡。據統計,日本和美國的戰鬥共造成了美國軍艦300艘沉沒。從這裡可以看出,日本是如此的瘋狂!

後來抗日戰爭結束,日本無條件投降。在中國還是有相當一部分日本女人留在了中國。中國政府給予了她們足夠的尊重和安排,在中國的東北等地區,很多人都留在了當地結婚生子,日本女人結婚生孩子後,對中國並不留戀,大部分人後來都回到了日本,回到了屬於自己的國家。

美國將軍麥克阿瑟和日本天皇合照時,日本天皇的尊嚴和威望一落千丈。戰爭後的日本經濟非常的蕭條,人們吃不上飯,農業,工業發展不起來,經濟受到了嚴重的阻礙。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男人少,女人多,日本女人充分地利用了這一點,自發建立「慰安所」,給美國大兵服務,為日本謀取利益。她們口口聲聲說遇到了愛情,說以後永遠在一起,但是諷刺的是,直到美國大兵離開日本,日本「慰安所」犧牲了有3萬多人的生命,「慰安所」才7萬多人!不得不說,日本女人這方法挺管用,為以後的日本經濟復甦提供了條件,獲得了美國的援助。不得不說,大和民族,是一個非常具有凝聚力的民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