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人中,誰是用典的高手?作詩應該怎樣用典

老街味道 發佈 2020-06-15T09:10:45+00:00

前天回答了一個問題:詩詞界誰是用典高手?韓定辭解釋完了,問馬彧,你詩中的「巏quán 嵍máo山」在哪裡呀?

前天回答了一個問題:詩詞界誰是用典高手?作詩應該怎樣用典?


前言

古詩詞的創作,用典是最常見的一種手法。詩詞的篇幅一般都比較短小,如果想包含更多的內容,用典是一個簡單而經濟的辦法 。

古人說「辭約而旨豐,事近而喻遠」是用典主要的目的。 簡單來說,就是儘量用最少的字表達更多的內容,

不過,用典多的人,未必是用典高手。

真正的高手並不是掉書袋,搞得大家雲裡霧裡。而是水中著鹽,用典而人不覺。學識豐富的人,心有靈犀。學問一般的人,即使不懂典故,也能看得懂字面的意思。

一、王國維的隔與不隔

說到用典,我們先要從讀者的角度考慮一下,就是讀者能不能看懂。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提到了隔與不隔的概念:

陶謝之詩不隔,延年之詩稍隔矣;東坡之詩不隔,山谷則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處唯在不隔。

王國維說,陶淵明、謝靈運的詩不」隔,「顏延年的詩就略微有些」隔「 。蘇軾的詩不隔,黃庭堅的詩略微有些隔了。

又說謝靈運《登池上樓》的「池塘生春草」、隋朝薛道衡《昔昔鹽》「空梁落燕泥」,這兩句不隔 。

後面又用歐陽修的詞舉例:《少年詠.詠春草》:

欄干十二獨憑春,晴碧遠連雲。千里萬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謝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與離魂。那堪疏雨滴黃昏。更特地、憶王孫。

王國維說這首詞上半部分不隔,但是下段的「謝家池上,江淹浦畔」就隔了。

因為這裡用了兩個典故,學識不夠的人,對於這首詞就只能讀懂一半。

謝家池上,指謝靈運作詩的故事:

族兄靈運激賞惠連之才思,嘗於永嘉西堂思詩競不成,忽夢見惠連,即得句云:「池塘生春草。」《南史·惠連傳》

江淹浦畔,出自江淹《別賦》中有句:

「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

「謝家池上,江淹浦畔」八個字沒有提到春草,但其含義就是詠春草,假如你不了解這兩個典故,不知道與春草的關係,可能就理解不了歐陽修的深意 。

王國維的隔與不隔,並不是完全因為用典,但是用典的確是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

二、什麼是好的用典

上面說了隔與不隔的原因之一就是用典。

但並不是說歐陽修的詞不好,只是對於不同文化水平的人來說,可能有人能理解,有人卻理解不了其中含義。

那麼,什麼是好的用典呢?

《苕溪漁隱叢話》記載過杜甫的一句話:

作詩用事,要如禪家語:水中著鹽不知,飲水乃知鹽味。"

也就是說,用典於無形之中。

杜甫《閣夜》,第七句臥龍躍馬用諸葛亮和公孫述典故。: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野哭幾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不過,第三句和第四句也是用典,周紫芝《竹坡詩話》中關於暗典的一段話,就是用杜甫這兩句詩為例:

凡詩人作語,要令事在語中而人不知。

余讀太史公《天官書》:「天一、槍、棓、矛、盾動搖,角大,兵起。」杜少陵詩云:「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蓋暗用遷語,而語中乃有用兵之意。詩至於此,可以為工也。

事在語中而人不知。作詩做到這個地步,「可以為工也。」

即使不知道用典也不影響從字面理解。知道了這個典故,則更為杜甫所折服。

三、暗典與明典、反典

用典還是有一點複雜的,用好典故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我們要了解三種最基本的用典方式。

1、明典

一看就知道用典,就是明典。

假如看不懂這個典故,就如同一座山橫亘在眼前,不知道作者究竟要表達什麼意思。例如辛棄疾的: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元嘉草草,諷刺的是劉裕之子劉義隆,元嘉是其年號。劉義隆貿然北伐,夢想著像霍去病一樣封狼居胥山,結果出師不利,反而讓北魏主拓跋燾抓住機會南下。 因此辛棄疾說「贏得倉皇北顧」。

假如不知道明典的含義,理解其意就如同隔著一堵牆一樣。

2、暗典

暗典不同,看不懂也可以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例如剛才說的「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看懂的人自有妙悟,不知道用典的人,也不妨礙理解這首詩的表層意思。例如周紫芝在《竹坡詩話》中,講的自己的親身感受:

東坡性喜嗜豬,在黃岡時,嘗戲作《食豬肉詩》云:「黃州好豬肉,價賤等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盌,飽得自家君莫管。」此是東坡以文滑稽耳。後讀《雲仙散錄》,載黃升日食鹿肉二斤,自晨煮至日影下西門,則曰「火候足」。乃知此老雖煮肉亦有故事,他可知矣。《竹坡詩話》

蘇軾作豬肉詩,也用了典故。即使如周紫芝這樣的大詩人,一開始也不知道蘇軾用典。偶然間讀到了《雲仙散錄》,才知道」火候足時他自美「原來也有出處。

3、 翻典

古人用典,常常反其意而用之,特別是懷古詩,詩人更喜歡翻典。大家都說好,我偏偏說不好,大家說不好,我就要說好。

如白居易《放言》: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杜牧《題烏江亭》: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這種情況下,也需要讀者理解典故的本意,否則也搞不清作者的意思。

四、作詩用典好不好呢? 如何用典

鍾嶸《詩品》中說過:

若乃經國文符,應資博古。撰德駁奏,宜窮往烈。至乎吟詠情性,亦何貴於用事?」

他認為寫文章」應資博古「,至於寫」吟詠情性「的詩歌嘛,就不要用事了,他認為用典太多」殆同書鈔「。

隨園老人袁枚則認為:

「用巧無斧鑿痕,用典無填砌痕,此是晚年成就之事。若初學者,正要他肯雕刻,方去費心;肯用典,方去讀書。」

初學詩要肯雕刻,肯用典,這樣才能去費心、去讀書。 然後修成」用典無填砌痕「的本事。

老街個人的經驗是,五律、七律,儘量要用到典故。中調以上的詞,也儘量用典。

用典數量的多少不一定,好的詩人要根據通篇的布局掌握節奏,控制好數量。例如,我感覺七律用典,其中有一、二聯即可。

但是古人也有用典多的佳作,例如李商隱的七律《淚》用典就比較多:

永巷長年怨綺羅,離情終日思風波。湘江竹上痕無限,峴首碑前灑幾多。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殘楚帳夜聞歌。朝來灞水橋邊問,未抵青袍送玉珂。 ​

杜甫的這首《登高》或許字字有出處,但是可以看作不用典: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五、生僻典故的故事

作詩儘量不要用太生僻的典故。

老街有一篇文章《不懂裝懂的蘇軾亂改詠菊詩,彼此酬唱,卻搞不懂對方詩意的唐朝詩人》。

文中寫道,《北夢瑣言》中記載了一個有趣的故事。

唐韓定辭為鎮州王鎔書記,聘燕帥劉仁恭,舍於賓館,命幕客馬彧延接。馬有詩贈韓曰:"燧林芳草綿綿思,盡日相攜陟麗譙。別後巏嵍山上望,羨君時復見王喬。"彧詩雖清秀,然意在征其學問。韓亦於座上酬之曰:"崇霞台上神仙客,學辨痴龍藝最多。盛德好將銀筆術,麗詞堪與雪兒歌。"

詩作完了,看客們紛紛稱讚。但是,大傢伙兒其實都沒有完全搞懂,每個人心中都在嘀咕:這兩首詩中說了些啥?

馬彧不是一個不懂裝懂的人,當場雖然沒有問,但是下次見面時直接就問韓定辭。

原來韓定辭詩中,竟然有三處用典馬彧不懂:雪兒、銀筆、痴龍。

銀筆典出梁元帝,他當皇帝以前喜歡給人寫傳記,所用的筆分為三等,第一等「忠孝全者」用金筆,銀筆是第二等,用來讚揚」德行清粹者「,第三等「文章贍麗者」用斑竹筆。

痴龍典故出自南北朝劉義慶《幽明錄》,痴龍的髯下有三顆珠子,第一顆長生不死,第二顆延年益壽,第三顆僅僅充飢而已。所以詩中誇獎對方具有「學辨痴龍」的本事。

雪兒是唐朝李密的愛姬,每次看到好詩,雪兒就能唱出來,所以詩中說「麗詞堪與雪兒歌」。

韓定辭解釋完了,問馬彧,你詩中的「巏quán 嵍máo山」在哪裡呀?

定辭復問彧巏嵍之山當在何處,彧曰:"此隋郡之故事,何謙光而下問。"由是兩相悅服,結交而去。

馬彧說這是隋郡的舊事。漢朝《列仙傳》記載:「王喬為柏人令,於東北巏quán 嵍máo山得道」,所以詩中說「別後巏嵍山上望,羨君時復見王喬」。

結束語

用典的高手,並不是用典多的人。

其實有些人並非有學問而掉書袋,古代有很多類書,裡面有不少生僻的典故,也有人偶爾看到了一個生僻的故事,便拿來放入詩中,搞得大家雲裡霧裡。

用典的高手,應該像蘇軾與杜甫那樣,如鹽著水而不覺。也可以像辛棄疾那樣,雖然用典較多,但大多是歷史上有名的故事,有助於襯托整首詞的主題。

結束時,再說點,上聯用典,下聯一定也有用典,否則就犯了古人所說的」失偶「之病。

@老街味道

觀宋填詞132|程垓詞中,有一種迴環反覆的寫法最有味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