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分類,看懂中國傳統樂器

章覺覺 發佈 2020-06-15T10:19:42+00:00

中國音樂的歷史有八、九千年,和中國文化一樣從未間斷。先秦時,見於文獻記載的樂器有近70種,僅在《詩經》一書中提及的就有29種。



中國音樂的歷史有八、九千年,和中國文化一樣從未間斷。

先秦時,見於文獻記載的樂器有近70種,僅在《詩經》一書中提及的就有29種。

包括打擊樂器鼓、鍾、鉦(zhēng)、磬(qìng)、缶、鈴等21種,吹奏樂器簫、管、塤(xūn)、笙等6種,彈弦樂器琴、瑟2種。

隨著樂器品種的增加,到了周代,人們根據製作材料,將樂器分為金、石、土、革、絲、木、匏(páo)、竹八類,稱作「八音」分類法。



金類:主要是鍾,盛行於青銅時代。鍾在古代不僅是樂器,還是地位和權力象徵的禮器。

石類:各種磬,質料主要是石灰石,其次是青石和玉石。均上作倨句形,下作微弧形。大小厚薄各異。

土類:就是陶制樂器,塤、陶笛、陶鼓等。

革類:主要是各種鼓,以懸鼓和建鼓為主。

絲類:各種弦樂器,因為古時候的弦都是用絲作的。有琴、瑟、築、琵琶、胡琴、箜篌等。

木類:已經很少見了,有各種木鼓、敔(yǔ)、柷(zhù)。敔和柷都是古代打擊樂器,用於歷代宮廷雅樂。前者作樂曲的終結,後者表示樂曲即將起始。

匏類:葫蘆類的植物果實,用匏作的樂器主要是笙。

竹類:竹製吹奏樂器,笛、簫、箎(chí)、排簫、管子等。

八音分類法延續了2000多年,直到清末民初,被民間興起的吹拉彈打四大分類法所替代——按演奏特徵和標準劃分而來。



吹奏類樂器:塤、簫、號筒、長尖、海螺、吐良;單簧類,巴烏、笙、蘆笙等;雙簧類,笛、管子、嗩吶等。

拉奏類樂器:京胡、二胡、馬頭琴、根卡、瓦琴、鋸琴等。

彈奏類樂器:古琴、琵琶、三弦、阮、古箏、冬不拉、口弦等。

打擊類樂器:鍾、磬、銅鼓、鑼、鈸(bó)、木鼓、梆等。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音樂僅「五聲」,即:宮(gōng)、商(shāng)、角(jué)、徵(zhǐ)、羽(yǔ)。



五聲起源於春秋時期,是中國古樂五個基本音階,對應於西樂的Do(宮)、Re(商)、Mi(角)、Sol(徵)、La(羽)。

可見正宗的中國古樂曲沒有發(fa)和稀(si)兩個音階。

現在還時有聽到的江南小調《茉莉花》即是古曲之一,岳飛詞的《滿江紅》亦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