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清明習俗

大潮汕灣視點 發佈 2020-01-14T11:57:18+00:00

清明按農曆計就沒定月沒定日,但都在二月或三月;即上一年的冬至過了106天就是清明;按陽曆計則為4月4日或5日。潮汕人過清明節,和全國各地的風俗活動有所異同,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

(來源:揭陽廣電,只做學習分享,宣傳家鄉,不出於任何商業目的,特此鳴謝原作者辛勤付出,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我們立即刪除)

清明是我國二十四節候之一,也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清明按農曆計就沒定月沒定日,但都在二月或三月;即上一年的冬至過了106天就是清明;按陽曆計則為4月4日或5日。潮汕人過清明節,和全國各地的風俗活動有所異同,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

禁火寒食

相傳源於春秋名臣介子推,護駕晉文公重耳復國功成身退,帶其母悄然隱居綿山。重耳為逼迫子推出山,下令焚山燒林,子推寧死抱樹身焚。重耳為悼念他,於介子推三月初五死難之日起舉國都要禁菸火三日,只吃冷食,謂之禁火寒食,世代相沿成俗。

潮鄉古往今來,歲逢寒食前夕,街頭巷尾,喊賣冷品小食,深受潮人青睞。潮詩《清明糖蔥》有:「桃花零落山花紅,五日層陰一日風。著意留春無別計,朝朝深巷賣糖蔥。」及「朴葉青青朴粿情」的朴枳粿。詩中都有描述寒食的情景。

《澄海縣誌》記載:清明節,潮人相沿習俗吃「薄餅」、「朴枳粿」,既有紀念介子推寒食古俗的意義,也是潮汕別具風味的時令美食。

食薄餅

清明食薄餅在潮汕很盛行,幾乎每家每戶都不例外。 潮汕清明吃薄餅有個傳說:清康熙十四年間(1675年)鄭成功之子鄭經率兵圍攻閩南的漳州城,清軍守將黃芳度出兵頑抗,圍城數月,城裡居民餓死無數,屍橫街巷,存活者便用草蓆裹屍掩埋。同年10月間,清軍投降,漳州百姓為悼念死難親友,特做薄餅狀如草蓆裹屍,以此祭妃亡靈,此俗世代相傳成風。

清明時令,春韭性溫,是保肝佳蔬,有行氣理血,化瘀的功效。民諺有「春食韭菜、法病消災」之說。添加綠豆芽又有清熱解毒和止渴利尿的作用,療效甚妙,營養豐富,美味可口。潮汕人清明食薄餅是從古代的寒食節習俗沿變來的。

朴枳粿

清明前後,朴枳樹萌發新葉,民間有采嫩葉制粿的風俗。據傳昔年元兵於清明前人侵潮州,殺戳掠奪,民不聊生,被迫無奈而避人山林之中,飢不擇食,只好採摘朴籽葉,果籽充飢,後人為永記深仇大恨,故有「清明食葉」民諺。潮人世代相傳,清明節加工蒸製「朴籽棵」吃的風俗,沿襲至今。


食麥粿

用小麥碾磨成麥粉,與白糖或紅糖充分攪拌後,可揉成包形(稱麥包),也可揉成片狀,分別用蒸籠蒸熟或在鐵鼎上用花生油加熱煎熟而成。小麥味甘,能止煩渴、咽燥,利小便,止虛汗,養肝氣養心氣。


祭墓「掛紙」

唐代白居易的《寒食野望》詩云:「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南宋高菊卿的《清明》詩也寫:「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由於寒食禁火與清明節令緊相連,潮人在清明有上山掃墓,祭奠祖先之風俗,自古以來,人們常把寒食與清明並稱,掃墓民間泛稱為「過紙」(潮俗有「過春紙」和「過冬紙」之分。)古代潮人清明上山掃墓,由於寒食禁火,故不焚化紙錢而掛在墳墓和墓碑之上,以不讓紙錢漫天飛揚,故謂之「掛紙」。世人掃墓要整修墓地,並用銀珠、沙綠(紅、綠色油漆)精工填刷墓碑上的凹刻文字(俗稱「妝墳碑」字)。還要將黃白紙條用「土圪泥」壓緊等等,這些都是古俗遺風。

值得一提的是「禁火」,「掛紙」古俗,與當今大力提倡文明掃墓、森林防火更相一致。


郊遊踏青

清明期間,春臨大地,桃紅柳綠,鶯飛草長,人們三五成群到野外去遊玩踏青。這種風俗,很早便相沿下來,因而清明節又有踏青節之稱,潮汕人同樣也有清明日郊遊踏青的活動。有的地方還有鬥雞、踢球、踢鍵子、盪鞦韆、放風箏等項目,十分逗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