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人平常都怎麼吃飯?漢朝時期飲食文化背後有什麼社會內涵

腦洞看古今 發佈 2020-01-17T16:17:13+00:00

臀部坐著,雙膝在身前屈起,足底著地的現代坐姿,古代時叫"箕踞",被認為極其不禮貌。在中國,人類很早就開始穿著褲子,男女皆穿,但通常穿著於袍服內,並不會把褲子露在最外面。

在漢代,人們以跪坐為合乎禮節的坐姿,還形成了一整套以跪坐坐姿為基礎的禮儀制度。臀部坐著,雙膝在身前屈起,足底著地的現代坐姿,古代時叫"箕踞",被認為極其不禮貌。相傳嵇康就是因為見權臣鍾會時"箕踞而坐",結果鍾會大怒,在司馬昭面前打小報告,讓嵇康丟了命。


在中國,人類很早就開始穿著褲子,男女皆穿,但通常穿著於袍服內,並不會把褲子露在最外面。初期褲子都是沒有褲襠的,後來才出現了合襠褲。我們習以為常的東西,總會讓我們形成這樣的錯覺:四川人一直都是吃辣椒,男人一直以來都是穿褲子。事實上呢,在人類漫長的進化史中,吃辣椒和穿褲子的歷史都不久。

據史書記載,稱之為:"池魚牲畜,有求必給"的景象。在這樣一個生產力相對發達,物質生活相對繁榮的社會,人們的飲食結構勢必要發生巨大變化,從簡單的解決溫飽問題,發展到享受美食的境界。這種變化不僅反映了社會的進步,歷史的發展,而且也深刻反映了人們文化素質與審美意識的提高。

代主食主要有飯、餅、粥等,製作方法以蒸煮為主。以嘉祥宋山祠堂畫像石為例,其中的左半部分描繪了一個蒸煮食物的場面,使用了釜甑。將甑放於釜的上面,二者共置於灶上,一人在側操作。在漢代蒸煮食物的工具主要是釜、甑、甗,釜相當於現在的鍋,可用來熬煮食物,甑相當於現在的蒸鍋,可用於蒸熟食物。甗在箅的啟發下,於甑的底部加上鏤空成棱形、幾何形、三角形有孔的底,起到了箅的作用,蒸製食物以飯或餅為主。

漢代時期,得益於農耕技術的進步和種植面積的擴大,稻、麥、黍、粟、稷等粗糧成為了百姓的主食。漢初,稻麥等的做法非常單一,一般都是做成乾飯直接煮著吃,也沒有什麼調味料,口味可想而知。蔬菜、水果、肉食的種類也非常少。後來,隨著種植和養殖技術進一步提高,加之食物加工工具的普及以及與外邦的飲食交流,漢代的飲食種類越來越豐富。

西漢時,不但中亞、西亞乃至歐洲的各種飲食原料紛紛傳入中國,而且中亞、西亞的眾多美食也傳入中國(時至今日,在西安的許多清真飯店裡,依然留存著中亞、西亞等穆斯林國家飲食的痕跡,比如飥飥饃及各種燒烤等)。與此同時,一些外國人也把中國的美食和烹飪方法帶到了國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