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遲恭的鞭槍武藝到底有多強?別聽說書的,我們拿實物比劃給你看

冷兵器研究所 發佈 2020-04-25T07:54:45+00:00

編者按:在《見過真傢伙,誰還信古代武將用幾十斤兵器?》有讀者留言談及,腕上懸鞭會不會影響其他武器的使用問題,就這個問題筆者也想了很久。筆者和各位讀者是一樣,聽著《說唐》看著《水滸》長大的,從小羨慕尉遲恭、孫立的鞭槍技法,但不得要領。


編者按:在《見過真傢伙,誰還信古代武將用幾十斤兵器?》有讀者留言談及,腕上懸鞭會不會影響其他武器的使用問題,就這個問題筆者也想了很久。筆者和各位讀者是一樣,聽著《說唐》看著《水滸》長大的,從小羨慕尉遲恭、孫立的鞭槍技法,但不得要領。當筆者接觸到史書時,發現尉遲恭原來是以馬槊聞名,單鞭從單雄信手中奪槊的故事原本是空手奪槊於李元吉歷史的演變。那麼難道尉遲恭不使用鞭嗎?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我們來談鞭的起源,筆者個人認為鞭來自於馬具鞭、策。研究武備文化,功夫在之外。這幾年我比較關注馬具,我們看下古人手中的驅馬用的策(以秦始皇二號銅車馬馭手俑右手中的馬策為例)策是一根長74.6厘米的竹節形銅棍,頂端有尖錐刺。原型是竹木棍,後來逐步發展,裝上錣,才成為可打又能刺的策。

再來出現了全鐵馬鞭:北宋《武經總要》明確提出:「鐵鞭多節,系襲晉代制」。唐徐堅《初學記》卷二十二《鞭第九》引蕭方三十國春秋(東晉):「有王敦謀害王澄,治罪人而澄眾有二十人,持鐵馬鞭為衛。」可見當時的鐵質地的馬鞭不止驅馬,已具有兵器性質。唐李昌符《詠鐵馬鞭》並序中說:「長慶二年,義成軍節度使曹華進,且曰得之汴水有字刻『貞觀四年尉遲敬德』諸字。詩云:『漢將臨流得鐵鞭,鄂侯名字舊雕鐫。須為聖代無雙物,肯逐將軍臥九泉。汗馬不侵誅虜血,神功今見補亡篇。時來終薦明君用,莫嘆沉埋二百年』」。序中說得清楚,在汴水出的正是敬德的鐵馬鞭。

後梁 趙喦 八大游春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可見唐-五代驅馬馬鞭、策的樣式,就是直杆竹或鐵制,並無皮質部分,於王彥章的鐵鞭樣式大致相仿。

上圖為遼墓出行圖壁畫圉者手中的鞭、策,不排除是鐵制。馬鞭都是隨身攜帶,懸掛於腕上,並不妨礙日常行動。

在馬上應用頗廣的鐵馬鞭最終被用於兵器,鞭在宋代載入了官修的兵書《武經總要》,並有說明:「鐵鞭鐵鐧兩色,鞭其形狀大小長短隨人力所勝用之,人有做四棱者謂之鐵簡,言方棱似間形者皆鞭類也。」

成書於元末明代的《水滸傳》中有著對鞭槍配合使用的生動描寫:「寇先鋒吃了一驚,便回道:『你只躲的我箭,須躲不的我槍。』望孫立胸前盡力一槍搠來。孫立挺起胸脯,受他一槍。槍尖到甲,略側一側,那槍從肋窩裡放將過去。那寇將軍卻撲入懷裡來。孫立就手提起腕上虎眼鋼鞭,向那寇先鋒腦袋上飛將下來,削去了半個天靈骨。」 在《水滸傳》中,孫立掛在腕上配合長槍使用的竹節虎眼鞭就是輔助形短兵器。宋鐵馬鞭多被當作輔助兵器,和皮馬鞭一樣懸於腕上,配合槍、槊使用。鞭槍技法為自稱小尉遲的呼延贊「揮鐵鞭、棗槊。旋繞廷中數回」然而這掛在腕上的鐵鞭會不會妨礙其他武器使用呢?解決這個問題的鐵鞭要滿足兩個基本要素:一是鐵鞭不必過長,二是懸掛後要貼近腕部。十幾年前,我的朋友北京刀友萬兄偶獲一隻竹節鞭,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此鞭全長65厘米,重不到2斤。護手和配重錘為銅製,其餘為鐵制,護手前段7厘米處無節,其餘鞭身盡布竹節,上手觀看後筆者認為這是一支明代鞭,尤為獨特的是鞭的手繩穿孔位置不在手柄尾端而在柄箍處。柄箍加粗後穿孔掛繩以懸腕。

究竟怎樣用這隻鞭,還要靠實踐。文物珍貴,於是由萬兄提供尺寸,福建吳兄聯繫找某武術器械廠定製不鏽鋼質地的竹節鋼鞭應運而生。除了因工藝問題改變了材質,削減竹節的節數,和為突出突刺功能,刻意未把鐵鞭尖端做竹節外,新制鞭和原品鞭呈現較小的差異。



接下來就是鞭槍配合演練了。鞭和2米長槍對比:這是一條步下花槍,馬上用槍無疑比這個長得多。

鞭置於於前手,繩掛於腕上,手繩長短依個人習慣調節。我們知道在持扎槍時的基本動作是攔拿扎,其中後手動作幅度大,發力大。前手起槓桿作用中的支點,相對穩定,鞭置於前手也可以縮短與敵人的距離。此鞭重心在檔前9厘米處,掛上後手繩通過掌心,掛在虎口(以下為萬兄以原品演示)

一槍刺去,如不中地,敵人衝到近前,可以馬上用拇指按壓手柄後段,翻腕揮舞鐵鞭抽打對方,同時也可以用鞭尖端進行突刺,儘管是鞭是鈍尖,也可以極大傷害對手。武器間相互配合,形成了一個長短相雜,刺衛兼合,長以衛短,短以護長,這就是腕上短鞭存在的實戰意義。元代以後的驅馬用的鞭策逐步加上了皮質部分,以至於人們都不認識早期的鞭策是什麼樣子,馬具鞭與兵器鞭走上了不同發展道路,在宋元時期除了作為馬上輔助性武器外,鞭鐧也演化出主戰形武器,適合步下使用,值得另文闡述。鞭槍配合在明代之前無疑都是騎兵將領在使用,馬上視野寬闊,馬的速度快。這是騎兵的優勢,極少有騎兵放棄優勢步入險地或者死地。也就是說,騎兵本身優先將自己保持在視野寬闊,利於格鬥也利於逃跑的地形中。對手使用什麼武器,在格鬥開始前基本騎士能夠知道,也有充足時間決定用什麼武器。假如當時手頭武器不趁手,也可以先行機動,在機動中切換武器,然後再格鬥。鞭槍配合技法有一定難度,適合於弓馬嫻熟的將領,也比較適合馬上使用,久已失傳。這邊只是做了下步下大致演練,真正施於馬上,還要上馬實踐。這個也就是作為拋磚引玉,個人淺見,僅供參考。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冷艷鋸,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