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一分為二」的起源,或能解開地球發端之謎

科學大觀園雜誌 發佈 2020-01-15T06:45:36+00:00

Mojzsis教授打了個比喻,這就如同在崇山峻岭之中,「大分水嶺會導致水流從這邊或從那邊流失一樣,太陽系中「壓力不均的空間也會分流物質」。在此之後,地球史便發端了。


據美國「物理學組織」1月13日消息稱,一個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CU Boulder)和日本的科學研究小組揭示出可能導致我們太陽系中「大分水嶺」(Great Divide)現象的起源——這個著名的分裂區域可能在太陽剛形成時就把太陽系切分開了——他們在研究中把太陽系的這一現象比作北美洲的落基山脈所起到的作用。

就如同落基山脈把北美分為東西兩部分一樣,太陽系中的這一現象也把這片星際空間分為兩邊:內側是諸如地球和火星的「類地」行星,外側是諸如木星和土星的「類木」行星——兩者是由完全不同類型的物質所構成的。

日本東京工業大學(簡稱Tokyo Tech)地球-生命科學研究所的研究員Ramon Brasser介紹道:「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是:這種在物質成分上一分為二的狀況是如何形成的呢?並且,怎樣才能確保太陽系內外兩側的物質從太陽系歷史的伊始就不會被混合在一起呢?」

多年來,天文學家們利用智利的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亞毫米波陣列天文台(ALMA)的科學家們經觀測發現,在某些遙遠的恆星周圍有一些不尋常的跡象:年輕的恆星系統經常被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圓盤包圍著,在紅外波段上,這些圓盤看上去猶如老虎的眼睛。

Brasser和CU Boulder的地質學家Stephen Mojzsis推斷,如果說數十億年前我們的太陽系中也存在過類似的圓環,那麼從理論上講,它可能就是導致太陽系形成「大分水嶺」的「罪魁禍首」。因為這樣的氣體塵埃環會生成高低氣壓交替的氣體塵埃帶,而這反過來又可能會把太陽系最早的組成構件拉入幾個截然不同的下沉帶——其中一個會形成木星和土星,而另一個則會形成地球和火星。

Mojzsis教授打了個比喻,這就如同在崇山峻岭之中,「大分水嶺會導致水流從這邊或從那邊流失一樣,太陽系中「壓力不均的空間也會分流物質」。不過,他補充道,太空中的空間障礙可能並非嚴絲合縫。一些位於太陽系外圍的物質可能仍然跨越這道分水嶺,而這些逃亡物質有可能對於我們地球上這個世界的演化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Mojzsis解釋道:「那些可能降落到地球上的物質有可能是那種易揮發的、富含碳的物質。這樣我們就擁有了水,進而有了有機物。」在此之後,地球史便發端了。

原創編譯:朱明逸 審稿:alone 責編:唐林芳

期刊來源: 《自然·天文學》

期刊編號: 2397-3366

原文連結:

https://phys.org/news/2020-01-solar-great-life-earth.html

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