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職業為大學生就業帶來廣闊空間

中國教育新聞網 發佈 2020-05-13T14:54:00+00:00

據《中國青年報》報導,上海「五五購物節」掀起了全新的消費風潮。大數據顯示,新興玩樂消費在五一小長假期間異軍突起,訂單漲幅達249%,位列全國第一。

據《中國青年報》報導,上海「五五購物節」掀起了全新的消費風潮。大數據顯示,新興玩樂消費在五一小長假期間異軍突起,訂單漲幅達249%,位列全國第一。記者注意到,上海新興玩樂消費崛起的背後,是一群年輕的新興職業從業者。他們大多處於大學剛畢業或畢業不久的狀態,密室規劃師、自習室老闆、整理收納師等新職業為處於擇業期的青年提供了更加多元的選擇。

近年來,伴隨經濟轉型升級與社會治理變革,新行業、新業態帶動新崗位、新職業需求的變化。這些青春、時尚的新職業大多來自比較新興和熱門的行業,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不僅能激發經濟活力新引擎,還吸引更多青年嘗試體驗新消費模式,為更多人就業打開了新思路、新空間。某種意義上說,經濟社會的發展進步帶來社會分工的細化,進而催生更多的新興職業,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然。技術的日新月異為新職業發展提供了更多機會,越來越多的職業正朝著個性化、定製化、彈性化、多元化的方向發展。一系列新職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正是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蓬勃發展的鮮活註腳,為新職業的出現提供了無限可能和廣闊空間,從而催生了大量新就業形態。而不斷湧現的新職業,為更多人提供了就業的機會,也激發了中國經濟創新驅動發展的潛能。

新職業總能引發關注,主要是因為其代表了未來發展方向,並展現出蓬勃的發展後勁。可以預計,隨著改革進程的加快、信息技術的疊代,更多貼近社會需求的新職業將大量湧現。新職業提供了更多就業崗位,為大學生就業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但就業難度不會因此而降低。大學生要順應就業方式的變化,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立足自身實際主動學習,加快提升職業新技能,以平和的心態去選擇職業,以長遠的目光謀劃未來發展。求職成功的關鍵,在於大學生能對自我進行深入分析,對職業環境進行科學研判,並把個人職業同社會發展有機結合起來,選准適合自己的職業方向和職業目標。

新職業也對人才培養教育、就業服務管理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在大學生就業的幫扶思路上,既要積極做好外部幫扶,也應將施策重點轉向學生的素質提升。高校應按照戰略新興產業、文化創意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需求,調整學科結構,優化專業設置,大力培育面向社會需求的未來人才。與此同時,主動對接關鍵技術領域和重點行業轉化,開發優質課程資源,了解並服務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精確掌握其求職動態、求職需求和就業進展,為學生就業提供「私人訂製」的指導服務。

新職業帶來新的工作方式和勞動關係的普及,要求政府管理部門儘快轉變傳統觀念,及時調整相關體制機制配套。對教育行政部門來說,應科學研判新興職業發展趨勢,及時調整人才培養的專業結構和數量規模。對人事管理部門來說,要及時審定新職業,制定新職業標準,完善勞動力市場,引導從業人員的職業行為。還要強化人力資源能力建設,加快職業培訓體系建設,鼓勵各類人力資源培訓企業的發展,增強人們適應社會快速發展的能力。此外,政府監管也應給予新行業、新業態等新生事物更多空間。

新冠肺炎疫情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就業困難的程度,但無論經濟形勢對於就業環境產生多麼不利的影響,都應該理性應對,並認識到其不會針對某一個個體。對於大學生就業而言,困境的癥結在於個體本身,而不全是市場因素。歷年就業形勢都很嚴峻複雜,人才與市場需求之間都呈現出供大於求的局面,但優秀的畢業生往往迎難而上,以積極的準備來化危為機。上海新興玩樂消費催生出一群年輕的新興職業從業者,再次驗證了良好的個性品質是決定一個人成功的關鍵。所有困難都是暫時的,大學生應辯證地看待挫折,以樂觀的態度應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挑戰,使逆境成為人生的財富而非發展的包袱。只要不畏困難、迎難而上、負重前行,就一定能戰勝各種風險挑戰,迎來更加光明的發展前景。

(作者系河南信陽師範學院副教授)

《中國教育報》2020年05月13日第2版

作者:郭立場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