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航展之際!俄羅斯米格-35D意圖重現江湖,結果打臉了

芊微防務觀察 發佈 2020-01-29T06:30:28+00:00

俄國軍工在本屆莫斯科航展上展示了多款戰機,其中米格-35D還進行了高難度的的飛行表演,意圖讓久已無訂單的米格戰機露個臉、掙點流量,可沒料到在表演中戰機左翼上一個部件卻意外崩落,雖然最後沒有影響到戰機飛行,卻讓急欲重出江湖的米格-35D蒙上了無形的陰影。

據外媒報導,俄國軍工在本屆莫斯科航展上展示了多款戰機,其中米格-35D還進行了高難度的的飛行表演,意圖讓久已無訂單的米格戰機露個臉、掙點流量,可沒料到在表演中戰機左翼上一個部件卻意外崩落,雖然最後沒有影響到戰機飛行,卻讓急欲重出江湖的米格-35D蒙上了無形的陰影。據事後調查發現,米格-35D是用艦載機米格-29K改造成的陸基戰機,這架飛機脫落的部件正是摺疊機翼接合處的蒙皮,又稱為整流板。不過,戰機在飛行過程中掉個零件也不是什麼稀罕事,比如最近美國空軍為舉辦「密西根雷霆「航展進行的飛行排練中,一架F-16戰機就被現場媒體清清楚楚拍下了多幅「掉渣「的圖片,從位置上看是戰機上的機炮檢修蓋。



俄系固定翼戰機除了有米格系,還有蘇霍伊系,不過在蘇聯時代,蘇系飛機都是供蘇聯空軍內部使用的,因此扛大旗的是米系飛機,當時世界上的多場戰爭中都有米格戰機的身影,因能與美國戰機爭鋒而名聲大噪,既成就其威名,還成為唯一能與美國戰機並肩的存在。正是挾著這樣的運勢,蘇聯的米格戰機累計對外輸出超過了萬架,直到蘇聯解體後才風水輪流轉,輪到蘇系戰機大放異彩,而米系戰機變得寂寂無聞。但是俄制武器近年在東方市場的份額不斷萎縮,為了保住印度這個大客戶,本想借這次航展秀一下米格-35D的優秀性能,順便簽幾個大單的,沒料到會出這樣的意外。



米格-29是上世紀60年代研發的第三代輕型戰機,當時主要是用於與蘇-27重型戰機形成高低搭配,在與北約的對抗中奪取制空權,並承擔支援前線地面部隊的任務。米格-29A的作戰半徑只有574公里,一般部署在距離前線約300公里的機場,但是與當時動輒800公里作戰半徑的西方同類戰機相比,的確差距非常的明顯。後期,米格29系列不斷衍生出新的型號如米格-29k/29M、米格-35等,就是希望得到性能更強大的戰機,其中米格-35在2007年的班加羅爾航展上首次露相,從外形看與米格-29K相近但尺寸更大,從這次崩落意外就能看到這個摺疊機翼結構仍然保留著,只是在外蒙上了整流板,明顯就是拿著艦載版直接改成了陸基版。



米格-35保留摺疊機翼結構雖然有偷懶的嫌疑,但是從內到外確實已經實現了「脫胎換骨「。首先 翼展上更換了更大的邊條翼,發動機位置向後移動了近1米,從而擴大了機內油箱的容量,使得航程也超過了2千公里;其次,採用了更加先進的航電設備,FGA50有源相控陣雷達可同時鎖定20多個目標,同時攻擊6個空中目標或4個地面目標,探測距離達到了250公里。並且裝備有集成了紅外傳感、雷射測距與攝像於一體的綜合光電傳感器,使得米格-35擁有了另一個遠程搜索手段;武器搭載上可以兼容現今俄空軍幾乎所有機載彈藥,可以脫離地面支援而獨立作戰,因此總體上已經達到了西方四代戰機的水平。

用艦載機改陸基飛機是一條捷徑,畢竟艦載機對機體強度的要求要遠高於陸基飛機,一般來說艦載機要比同型號的陸基飛機要重1噸左右。不過,艦載機與陸基飛機說到底也是兩種差別很大的飛機,要想得到一款出色的戰機基本上都是各自獨立設計的,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用互改的方案。俄國軍工長年處於經費緊張的窘況,因此也只能事急從權了,只是偷懶也是有代價的,米格-35保留了摺疊機翼結構,固然是節省了不少時間與費用,但是戰機在做高機動過載動作時的能力也必然下降,從而限制了戰機格鬥性能的完全發揮。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