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5月9日,一場挖掘,掀開了中國考古史上悲愴而慘澹的一頁

皮皮電影 發佈 2021-10-17T03:33:10+00:00

這份報告由六個人共同署名提交,其中的兩個人我們非常熟悉,一個是中國著名作家和考古學家郭沫若,另一個是當時的北京市副市長吳晗。

1955年國慶節剛過,一封特殊的「請示報告」被送到了中南海西花廳周恩來總理的辦公桌上。

這份報告由六個人共同署名提交,其中的兩個人我們非常熟悉,一個是中國著名作家和考古學家郭沫若,另一個是當時的北京市副市長吳晗

除了副市長的職務,吳晗還有另一個學術名頭:明朝歷史研究專家。

而這份報告的內容,即便放之於中國歷史,也是破天荒頭一遭,因為他們想請示中央,組織發掘位於北京的明代長陵

(報告內容)

長陵是北京「明十三陵」中最著名的陵墓,素有「十三陵之首」的稱呼,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

對長陵進行考古挖掘,在考古學界甚至整個北京,都是一個驚天動地的大事。

郭吳二人建議發掘長陵的提案傳開後,時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長鄭振鐸、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夏鼐大驚失色。

(左鄭振鐸,右夏鼐)

他們兩人聯手警告吳晗,當時新中國並沒有完全妥善開發這種大型皇陵的技術和條件,一旦發掘,文物保護和修復將是個巨大問題。

可吳晗當時很固執,堅定認為共和國已經成立六年,也培養了一屆考古學專業大學生,具備了對這種大型陵寢進行研究開發的條件。

於是,這項提案最終還是落了地。

一年後,帝王陵墓的發掘歷經一系列坎坷,終於到了打開地宮大門的那一刻。

現場的每一個人內心都裹雜著好奇、緊張,他們盼望這一刻太久了。但當時誰也沒想到,這一次闖入地宮世界,即將引發中國考古界最令人痛心的一場悲劇

當時的新聞電影《地下宮殿》完整記錄了這場奇妙探險的全過程,新世紀後央視又引用當時影像、並採訪當事人,推出了紀錄片《定陵傳奇》

藉助這兩部影視作品,我們也得以窺探當時這場考古發掘從前到後的真實面貌。

01、從長陵到定陵

1955年12月初,「長陵發掘委員會」成立了。

委員會成員共有郭沫若、沈雁冰、吳晗、鄧拓、范文瀾、張蘇、夏鼐、鄭振鐸、王崑崙這十人,下設一個考古工作隊,隊長是趙其昌,副隊長是白萬玉。

1956年春,考古隊就進入十三陵地區進行調查,他們選擇的目標,就是明成祖朱棣修建的長陵。

因為長陵是當時保存最為完好,也是規模最大的陵墓。考古專家認為,長陵中一定有數量巨大且珍貴的文物,可以作為研究明朝歷史的事實依據

但經過勘察,研究計劃幾乎陷入停滯,因為古代皇帝陵寢的地宮設置都極為隱秘,而長陵占地面積巨大,考古隊進行了好幾周的試探性發掘,一無所獲。

一籌莫展之際,考古隊轉變了思路。

他們想著另找一個位於十三陵的小規模陵墓進行試探性發掘,總結髮掘經驗之後,再正式發掘長陵。

這時長陵西南方的一個陵墓走進了他們的視野。

這就是定陵。

定陵是明朝第十三代皇帝明神宗朱翊鈞與孝端顯皇后、孝靖太后的合葬墓,明神宗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也被稱為「萬曆皇帝」。

選擇定陵作為試掘目標,並沒有經過嚴謹的科學論證,考古隊只是基於一個想法和一個偶然的發現。

這個想法是吳晗和夏鼐提出的。

他們認為定陵在十三陵中建造年代較晚,修復起來也會容易一些,另外萬曆皇帝在位48年,史料肯定更加豐富。

(夏鼐)

而那個偶然的發現,則來自於考古工作隊。

他們發現定陵附近的牆上,出現了一個因年久而開裂的裂縫,有理由推測,這條裂縫連接著地宮的入口,所以它為發掘定陵提供了「天然條件」。

最終,考古隊決定,根據這一線索,開始試探性挖掘。

02、找到地宮

根據歷史記載,定陵在過往數百年間曾被破壞過不少次,歷經清軍入關、李自成放火以及多方盜墓,很多陵外的建築都已焚毀。

為了發掘定陵,考古隊只能順著這個有裂縫的牆做文章。

1956年5月9日清晨,趙其昌、白萬玉率隊來到現場,考古隊除了專業工作人員,還找來了附近的38位民工,一聲令下,民工隊長王啟發挖下了第一鍬土。

探洞剛挖到一米深,民工那邊就傳來聲音:「好像有字?」

因為民工多不識字,於是趙其昌和白萬玉趕忙跑了過來,輕輕用毛刷刷去浮土,只見三個雕刻粗淺的字跡映入眼帘:隧道門

經過仔細辨認,專家認為這並不是故意製造假象的「迷石路」,而是古代工人為了辨認隧道口留下的記號。

這也印證了之前他們的猜測,這堵牆下方果真就是通往地宮的入口。

挖掘工作繼續進行,十幾天後,在長牆的下方又有不少新的收穫——

他們發現在「隧道門」刻石下面,又露出了一個用大城磚壘起的大門和轉牆,這應該是通往地宮的第一道大門。

為了減輕工作量,減少考古時間,第一條探溝被放棄,考古隊轉而開始挖掘第二條探溝。

事實證明,這是個錯誤的決定,第二條探溝越來越深、越來越寬,卻沒有任何發現。

就這樣浪費了幾個月時間,考古隊一無所獲,一種絕望的情緒漸漸瀰漫出來。

過了多雨的季節,到了九月份,轉機才出現,又是一位民工發現了一條帶有刻字的小石碣。

石頭上刻著一行字:至金剛牆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

所謂金剛牆,是明朝對地宮墓牆的稱呼。這塊石碑的發現,幾乎是指明了地宮所在,成為了打開定陵地宮的一把鑰匙。

根據小石碣提供的線索,考古隊再次調整計劃,開挖了第三條探溝。

為了加快效率,考古隊搭起了腳手架,不過厚厚的土層不容易開挖,直到1957年5月,才找到了地宮金剛牆。

雖然歷時很久,但金剛牆的出現為所有隊員打了一劑強心針。更讓人興奮的是,金剛牆上有一個神秘的梯形開口。

專家判斷,這應該就是300多年前萬曆皇帝入葬時的入口。

找到了金剛牆和入口,考古隊沒敢貿然打開,因為又到了夏季,馬上到了北京多雨的季節,他們準備等雨季過後再行挖掘。

等待雨季的這四個月,考古隊一直在為打開地宮做準備,找到金剛牆的興奮漸漸消失,整個隊裡反而有一種恐懼的氣息在逐漸散播。

03、地宮探秘

無論是《盜墓筆記》還是《鬼吹燈》中,我們都見過這樣的情節:所謂摸金校尉只要拿個羅盤念幾句口訣就能找到地宮入口,真正艱難的,是地宮下的機關、毒氣甚至怪物。

其實現實中恰恰相反,尋找和挖掘出地宮入口才是最困難的。

因為考古不是盜墓,每一鏟土都必須十分小心,所以工作量大且耗時。找到地宮後,工作反而會變得簡單一些。

不過,眼見金剛牆上的梯形入口就在那裡,工作隊卻犯了難。

因為跟小說里一樣,中國有不少古書中記載,許多皇帝為了讓陵墓不被盜掘,地宮裡都設有複雜的致命機關,一旦陵墓被入侵,機關就會啟動,闖入者將死無葬生之地。

工作隊的專業人員肯定知道這些,但皇帝陵墓是第一次挖掘,以前誰都沒有下去過,具體有沒有機關毒氣,進去會不會死人,也沒人能給出個准信。

所以當工作隊一塊一塊將梯形洞口上方的磚拿下來的時候,所有人都忍不住害怕了。

地宮一打開,陰風就從裡面吹了出來,讓工作人員不寒而慄,而且帶著一股特濃的朽木和發霉的氣味,這種氣味特別濃,足以讓人聯想到陰曹地府。

(定陵入口)

磚拿下來以後,眾人犯了難:萬一真有機關暗器怎麼辦?到底誰第一個進去?

於是他們用起了最古老的方法決定命運:抓鬮。

抓鬮完畢準備進入,定陵突然迎來了連續兩天的雷雨天氣,雷電交加,雨沒下多少,兩日不停。

考古隊雖然都是科學工作者,但免不了心裡犯嘀咕,白萬玉甚至還和考古隊員們打趣:是不是萬曆皇帝顯靈了?

沒辦法,工作不能拖,最後白萬玉發話,讓龐中威壯著膽下去,並告訴他:一切都準備好了

後來龐中威還將這段經歷寫成了一本書,名叫《定陵發掘親歷記》。

拿著手電筒綁著繩子,龐中威慢慢寸進陵墓,每走一步都要用鐵鍬敲一敲地面,試探有沒有暗器機關。

走了一會,洞外的人聽不到聲音了,有人著急了大喊:「怎麼樣裡面?」

只聽到龐中威回答:「沒事。」

大家心裡的石頭這才落了地,一個跟一個走進了這座塵封三百多年的陵墓地宮中。

04、地宮裡面的樣子

當所有人都陸陸續續走進地宮,手電筒的燈光在黑乎乎的地宮裡顯得格外明亮。

走著走著,大家發現一扇一整塊漢白玉雕刻成的大門。

用手電筒從門縫照射,發現有一塊長石頂住了這座門。

為了打開這道厚重的地宮石門,工作隊人員用鐵絲做了一個套子,套在石頭上,並將長石慢慢挪開。

據79歲的孫憲寶老先生講述,當時年輕的他身形小,用自己的身體抵住石頭,慢慢打開,這讓他成為了進入定陵陵寢地宮的第一人。

走進地宮,所有考古人員都被這座百年陵墓鎮住了。

地宮下面有宏偉的建築,跟紫禁城的樣式很像,同時寂靜異常,就像走進了地下世界,陰風陣陣,吹得他們毛骨悚然、寒毛直豎。

而他們,也變成了全中國親眼見過皇帝陵墓地宮景象的第一批人。

穿過長長的前殿後,所有考古人員都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萬曆皇帝的陵墓中可謂寶藏無數,有漢白玉雕刻的座椅。

各種青花瓷器、金銀玉器、鳳冠霞帔、珠寶首飾,琳琅滿目應接不暇。

因為裝盛這些陪葬寶物的木箱都已經完全腐爛散架,所以各種寶物都直接散落到了地上。

而在後殿,他們發現了萬曆皇帝和兩位皇后的棺槨。

棺槨木材都已經出現一定程度的朽敗,但棺槨內部保存依然完好。

萬曆皇帝遺體最上方蓋著一層金被,金被下則是一層層貼身陪葬物,為了保護文物,考古隊只能一層一層往外起。

就這樣,一共起了十一層,棺槨中的文物才被完全清理,萬曆帝骸骨才顯現在眾人面前。

歷時兩年多的發掘工作接近尾聲的時候,地宮中總共出土的文物已達3000多件,不僅有皇帝的各色金銀日用品,還有皇冠、鳳冠、玉帶、龍袍、珍珠瑪瑙、綾羅綢緞等等。

皮哥舉幾個國寶級的例子。

比如金絲翼善冠,是至今唯一發現的皇帝金冠。

再比如「十二龍九鳳冠」、「九龍九鳳冠」、「六龍三鳳冠」和「三龍二鳳冠」四頂鳳冠,工作人員現場看到時,光澤依然耀眼。

更有萬曆皇帝頭上戴的烏紗翼善冠。

以及龍袍等。

其他的金器更是數不勝數,件件都是國寶。

05、考古悲劇

定陵的發掘工作出土珍寶無數,按道理說是一次成功的發掘。

可岳南所著《風雪定陵》中,卻用這樣一句話來形容定陵的發掘工作:「由此,中國考古史揭開了悲愴而慘澹的一頁。」

為什麼這麼說?

那是因為,限於當時的技術水平和科學條件,對定陵這種大型皇家陵墓的發掘時機遠遠不成熟。

定陵的發掘,失去的比得到的多得多,得到的只有教訓,失去的卻是極其珍貴的寶藏。

所以它是新中國成立至今唯一被官方主動發掘的皇陵,是第一座,或許也是最後一座。

從紀錄片中不難看出,這麼寶貴的文物,發掘工作者竟然是徒手去拿的,連個手套都沒戴,口罩也沒有。

我們印象中的文物,或許是金銀器物,文人字畫居多,可真正珍貴的,遠不是這些。

皮哥不妨跟大家說一說,定陵中那些限於條件被毀的最珍貴的文物。

首先,萬曆皇帝和兩位皇后的金絲楠木棺槨,在供人參觀的仿製棺槨製成後,就被派人扔到了定陵後的山溝溝里。

熟悉《鬼吹燈》的觀眾,應該對「金絲楠木」很是熟悉,這是中國歷史上最理想、最珍貴、最高級的建築用材。

除去名貴材料本身的價值,再加上皇帝棺槨的文物價值加成,這三口「金絲楠木」棺槨可謂是真正的無價之寶,隨隨便便值幾個億是沒問題的。

棺槨被扔一周後夏鼐才聽聞此事,他立刻讓博物館找回棺木妥善保存。

然而山谷中的棺槨早就不見了,也許被上山砍柴的農民搬回了家中,或許是劈了做床板家具,又或許是鑿碎了生火煮飯。

陵墓中還有很多木俑,面部栩栩如生,雕刻極為細膩,是稀世珍寶。但這種文物的保存條件十分嚴格,需要在零下200度的環境下脫水後真空密封。

可當時國內的考古界根本沒有這種技術,白萬玉只能用「蠟封」的土辦法,結果木俑上蠟後變形變色,連表情都扭曲了。

更可惜的是陵墓中各色各樣的絲織品和華服衣物。限於當時的水平,皇帝皇后的一件精美衣物,需要工人耗費十年時間才能織好。

打開陵墓後,由於沒有及時進行處理和技術所限,定陵中所有的出土時光鮮亮麗美艷絕倫的絲織品和衣袍,幾天後都被氧化,變黑變朽,出現了霉變和腐爛,成了黑色的殘片和破布。

(萬曆皇帝龍袍殘片)

當時的中國考古協會會長徐苹芳回憶說,即便是保存下來的文物,有些袍服的處理,也不盡如人意。

像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塑料)加入軟化劑塗在半腐的衣服上,隨著塗料老化,衣服也會老化龜裂,很是無知。

最最珍貴的,是棺槨內萬曆皇帝和兩位皇后的遺骨。

據當時考古隊員說,這三具遺骨保存頗為完好。

紀錄片裡我們也看到了,雖然只剩骨頭,但因為金絲楠木棺槨和內部的防腐措施,歷經三百多年,遺骨頗為完整,而且頭部還有頭髮留存,色澤光亮。

(備註:以上圖片遺骨進行了馬賽克處理。)

可是這三具文物和科考價值極高的無價遺骨,也沒能保存下來。

之後,吳晗還打過報告,希望開發更多的皇帝陵墓,卻再也沒有被批准過。後來吳晗後悔,承認夏鼐和鄭振鐸比自己看得更遠。

參與發掘的趙其昌老先生也直言:「定陵當時我是贊成挖的,但就是因為我經歷的一切,現在我哪一個帝王陵都不贊成挖!」

因為經歷了定陵的教訓,所以今天,中國官方從不主動、也絕不主動挖掘有價值的陵墓,尤其是皇帝陵墓。

除非工程建設施工意外碰到了,自然災害損毀了,才會進行搶救性的挖掘和保護。因為即便技術發展到現在,開挖陵寢後暴露的文物也無法被妥善修復和保存。

比起我們一探究竟的求知慾,為過去負責,為未來負責,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保留的態度。

因為有朝一日,我們擁有了更為先進的技術後,面對這些古代的瑰寶,或許會獲取更多關於古人的信息,了解更多關於古代人類的往事。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蜉蝣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