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 博世陳玉東:缺芯將成汽車業常態 整車廠自購晶片並不「划算」

經濟觀察報 發佈 2021-10-17T05:17:02+00:00

圖片來源:博世官方提供經濟觀察網 記者 周菊 去年底以來,博世中國總裁陳玉東的心情一直都不太好,尤其是進入今年下半年,焦慮情緒更是如影隨形。隨著晶片短缺的問題越來越嚴重,作為頭部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博世能夠滿足的訂單率日漸走低。

圖片來源:博世官方提供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周菊 去年底以來,博世中國總裁陳玉東的心情一直都不太好,尤其是進入今年下半年,焦慮情緒更是如影隨形。隨著晶片短缺的問題越來越嚴重,作為頭部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博世能夠滿足的訂單率日漸走低。

「去年開始晶片就短缺,但是上半年以前,缺的程度大概也就是20%,就是說(零部件)訂單1萬台,能給你(車企)8000台,不造成太大的問題。但從今年7月份開始,量就反過來了。7月份,我們只能滿足訂單的不到20%。8月份也沒有好轉,9月份稍微好轉一些,10月份也稍微好轉一些,但目前來看滿足率仍不超過50%。」在今日舉行的2021年度博世智能交通技術創新體驗日上,陳玉東這樣表示。

博世是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中國則已成為博世最大的單一市場,在中國,幾乎所有車企的產品中都有博世的零部件,這意味著缺芯對博世及汽車產業鏈的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博世中國掌門人的這番表態,也反映出國內汽車業已普遍因晶片短缺陷入窘境。

「我們有一個統計數字,一輛汽車最少要用到100多個,最多用到500-600個晶片,從100多到500多個的晶片,平均每台車上有17塊博世提供的晶片(2019年數據)。這種情況下,博世免不了會用前幾大半導體廠商各種各樣的晶片,從功率晶片、驅動晶片到MCU(微控制單元)等都有。」陳玉東說。但從去年開始,MCU、ECU(電子控制單元)等多種晶片都開始出現短缺。

事實上,不只在中國,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全球晶片供應均出現短缺。博世董事會成員Harald Kroeger在今年8月接受採訪時稱,由於多個行業對晶片的需求激增,供應鏈在過去一年中已經崩潰。

在這種情況下,缺芯導致的焦慮情緒在整個汽車產業鏈中蔓延,尤其是有著直接交付壓力的汽車企業。上汽集團總裁王曉秋最近在央視《對話》欄目中表示,晶片已經把整個中國汽車行業或者講全球的汽車行業的節奏打亂了,因為車企根本不知道,三天以後能夠生產什麼車,因為不知道三天以後能來的是什麼晶片,並且是否能與短缺的晶片匹配。

有的車企已經開始「坐不住」,如理想推出「先交付車輛,後補裝雷達」的交付方案,其以數百倍高價在黑市求晶片的傳聞消息也開始流傳,不過後來被理想闢謠,另外,特斯拉已因晶片短缺開啟了漲價模式。

在汽車業,晶片短缺何時能夠緩解,成為所有人關注的頭等大事。但在陳玉東看來,未來汽車業晶片短缺及其導致的零部件缺貨卻將成為常態。

「我在8月份的時候特別焦慮,希望(缺芯導致訂單滿足率低)這個事情在明年能夠有所改觀,但百分之百滿足大家的需求還是很難的,缺貨是常態,只是缺多少的問題。希望不要再出現今年7-9月平均滿足率只有30%這樣的情況。」陳玉東說。

而對於接下來的四季度和明年,陳玉東認為,「今年第四季度,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滿足率不會達到100%。明年之內,我認為會恢復到今年上半年以前的情況,也就是缺貨10%到20%。」陳玉東表示。

在晶片及含晶片零部件或將成為常態的情況下,部分車企開始想辦法解決問題,提出了一些可能的方案,其中備受關注的一個方案是,主機廠自己進行晶片及相關零部件的採購、研發和製造。但這種做法是否可行?陳玉東持偏否定的答案。

這一方面是從成本方面考慮。「晶片這件事非常複雜,博世肯定尊重主機廠的選擇。但我們可能是最大的車規級半導體採購商,我們的制動產品、動力總成或者轉向器產品,在市場上的地位相對靠前,我們也有非常多的ECU,ECU裡面有非常多的晶片,所以我們的晶片採購量應該是最大的。對這些(晶片)廠商相對來說,我們是一個比較大的客戶,我們的採購成本,相對比整車廠的採購成本要低,因為對於半導體,量和價是非常強相關的。」陳玉東說。

另一方面,陳玉東指出,即便主機廠有望將晶片並類降低成本,但實現起來也需要較長的時間。「未來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各種各樣的控制器,逼得這些人(整車廠)把晶片並類,比如MCU,都用一樣的MCU,各廠都用這個。但未來5年要實現這個,我個人認為可能性不大。」

「VCU(整車控制器)目前主流還是分布式的控制,只是在大的域做了一些域控制器。車企有這麼多的ECU廠商給你提供產品,你規定所有的人都用一種MCU,除非你用一家,否則每個VCU、ECU的開發成本會急劇上升。」陳玉東說,實際上,一級供應商、主機廠和半導體廠商,過去20年針對到底誰採購半導體器件一直在博弈。現在這種情況下,主機廠試圖採購半導體器件,但「5年之內實現起來還是比較難的。」

為解決當前的晶片短缺,博世提出將大力加強國產化晶片的應用。「不論是國際大廠在中國國產化,還是我們國內企業能夠做車規級的晶片,我們都願意嘗試。」陳玉東說。當前,國內如地平線等晶片製造商已開始集中發力,但他同時指出,國產化替代是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兩三年的時間,不能寄希望晶片短缺情況馬上好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