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 | 海南淡水魚家族探秘

南海網 發佈 2021-10-18T07:35:39+00:00

我國是漁業大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魚是富足、繁榮的象徵。然而,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因降水量豐沛、河網密布等,海南島的淡水魚資源也十分豐富,目前共記錄有7目26科149種,其中特有種23種。

孔雀花鱂。申志新供圖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

編者按

我國是漁業大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魚是富足、繁榮的象徵。海南是「海的寵兒」,盛產各種海魚。然而,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因降水量豐沛、河網密布等,海南島的淡水魚資源也十分豐富,目前共記錄有7目26科149種,其中特有種23種。本期海南周刊關注海南淡水魚及其衍生的魚文化。

海南小條鰍。申志新供圖

世界上任何一種人類文明自誕生之初,便無一例外地依賴淡水的滋養。海南島向來不缺淡水,當154條河流呈輻射狀流向海洋時,縱橫的水系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瓊州兒女。河湖泛碧波,魚在水中游。逐水而居的海南先民打獵捕魚,很早便開始和魚打交道,並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魚文化。

翻開海南淡水魚類的「家譜」人們會發現,這一古老水生動物在瓊島算得上是「人丁興旺」。但不可否認的是,隨著人類活動的增多,部分淡水魚的生境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它們的生存繁衍受到影響,對它們的保護亟待進一步完善和加強。

「就像一條見不到水的魚離死亡不遠,一條見不到魚的河流同樣如此。」海南省海洋與漁業科學院淡水漁業研究所副所長蔡杏偉呼籲,當我們向河流不斷索取的時候,也應該學會關注淡水物種和生態系統的需求,尋找可持續的水資源管理方式。

海南墨頭魚。申志新供圖

多元生境孕育豐富淡水魚資源

鸚哥嶺腹地,曲折蜿蜒的山澗溪流一路歡歌,在溝壑、亂石、險灘間濺起飛舞的水花。

溯流而上,可見水底細石靜靜盤臥,倏來忽往的游魚亦一覽無餘。與生活在大海的親戚們不同,這些淡水魚通常背為青、綠色,腹呈淺白色,長相相近頻頻「撞臉」,但鸚哥嶺自然保護區護林員符金海總能從中一眼發現蝦虎魚的蹤跡。

「這種小傢伙懶得很,不愛游泳,就喜歡趴在石頭上。」讓他嘖嘖稱奇的是,即便是再急的溪水沖刷而過,蝦虎魚都可以保持靜止不動。之所以能抵禦較大的衝擊力,是因為蝦虎魚的左右兩個腹鰭癒合成吸盤狀後,可以讓它們輕易「掛」在石頭上,如輕功高手般飛檐走壁。

這一生理特徵讓不過手指長的蝦虎魚在海南熱帶雨林溪流生境中活得瀟灑自如。而當一股股細流自瓊島中部山區傾瀉而下,途徑峽谷、台地、平原、海濱階地等不同的地理單元,奔涌壯大成澎湃洪流,更是為無數魚兒提供了乘風破浪弄大潮的舞台。

海南鮊、蒙古鮊、鯪魚……這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是河流幹流生境中的魚類「大家族」;相較於「隨波逐流」的生活方式,鯉魚、鯽魚、海南似鱎等魚類顯然更喜歡定居在水庫、湖泊等靜態水域中;在海魚「勢力」占據上風的河口生境中,舌蝦虎魚、中華烏塘鱧也能擁有一席之地。

儘管習性、生境存在差異,仔細翻一翻「魚譜」,卻發現它們中竟有逾五成成員來自同一個家族:鯉形目。

「鯉形目是現生淡水魚類中最大的一目,這一種類組成特徵與國內其他地區基本保持一致。」蔡杏偉介紹,不同的是,海南島的淡水魚均能適應一定的高溫。

正所謂一方水土養育一方魚,那海南島究竟孕育出了多少種淡水魚?7目26科149種,這是截至目前的最新數據。

與1986年出版的《海南島淡水與河口魚類志》對照,人們會發現,在歷史調查中,唐魚、香港鬥魚和美麗華沙鰍等20多種淡水土著魚未被記錄。

「我們對海南淡水魚類資源的監測與調查還在進行中,或許在不久的未來,這一數據還將再次更新。」蔡杏偉補充道,這149種魚並不包括花鰻鱺等在鹹淡水區中洄游的魚類,「如果加上這一類,海南淡水魚家族的成員數至少要翻一番。」

保亭近腹吸鰍。申志新供圖

23種淡水魚進化為海南特有種

倘若某山地的水熱條件常年不均,往往會出現一側林木蔥鬱、一側草地青翠的「陰陽臉」,這是一個翻開中學地理課本便能找到的知識點。但少為人知的是,生活在同一山地不同坡向水系中的魚兒,其種類組成也有可能截然不同。

香港生態保育專家陳輩樂等人便曾在調查鸚哥嶺地區魚類資源時發現,其南北坡水系分屬昌化江、南渡江,前者多石礫底質、水清流急,因此備受溪流性魚類青睞,流經平原地區的後者,則吸引了大量平原江河性魚類聚集。

而當視角聚焦到一條河流的上中下游,甚至同一河段的上中下層,人們會發現,其魚類群落同樣存在不小的差異。

「魚類的生態位受諸多環境因子的影響,包括該水系所處的地理位置、氣候、溫度、河床基底、河流周圍的生物群落情況及河流本身除魚類以外的其他生物情況等,生境類型越多樣,魚類資源往往也更豐富。」蔡杏偉坦言,海南作為我國唯一全域均屬熱帶季風區的省份,光獨立入海河流便有154條,囊括熱帶雨林溪流、河流幹流、水庫、湖泊、濕地、河口等多種生境,自然為魚類多樣性的發展創造了廣闊空間。

沒有人知道一條魚會游向何方,但它們來時的路卻有跡可循。

在歷次魚類資源調查中,專家們發現瓊島北部南渡江等水系中的淡水魚在華南大陸多有分布,瓊島西部昌化江水系中則棲息著少量原產於越南的魚類。而地質學界又普遍認為,海南島曾與華南大陸、越南相連,這意味著至少在這些地塊未發生斷裂漂移前,這些古老的脊椎動物便已遷徙於此。

或許最初這群魚兒只是打算短暫停留,不料一場突如其來的地殼運動徹底斷了去路。之後長期的地理隔離,讓它們斷絕了與大陸其他種群之間的基因交流,加上島嶼氣候和局部小環境的影響,逐步進化成獨一無二的海南特有種。

目前,海南島共記錄有特有魚類23種,隸屬4目7科19屬。令人揪心的是,眼下這群水中精靈的生存處境並不理想。

比如海南人較熟悉的白骨魚,它的學名為海南長臀鮠,過去在南渡江、昌化江水系中均有捕獲,如今僅在南渡江的松濤水庫、龍塘江段、新坡江段和文瀾江等自然河流中有少量分布,種群數量顯著少於本世紀初;原先廣泛分布於南渡江、萬泉河、陵水河、昌化江等諸多水系的盆唇孟加拉鯪,近年來由於棲息地嚴重萎縮,僅在南渡江上游的一條支流中偶見,現已被列入《中國脊椎動物紅色名錄》,受威脅程度等級為「極危」。

海南長臀鮠和盆唇孟加拉鯪的命運不是個例。曾因肉鮮味美、營養豐富而聞名島內外的大鱗鰱,甚至已數十年不見蹤影,不少人猜測它們或許早已在海南島上滅絕。「現在還不能蓋棺定論,也沒人願意接受這一定論。」蔡杏偉嘆息道,目前與大鱗鰱一樣同屬鯉科的尖鰭鯉也已處於瀕危狀態,棲息地嚴重萎縮,搶救性保護迫在眉睫,若保護不及時或將重蹈大鱗鰱之覆轍。

海南長臀鮠。 蔡杏偉 供圖

保護海南土著魚迫在眉睫

作為海南第一大河,南渡江擁有島上最豐富的淡水魚類資源。可如今漁民朝水中拋下一張漁網,捕撈上來的漁獲幾乎有一半是羅非魚等外來入侵物種。

當它們改名換姓進入餐館,便搖身一變成了海南人餐桌上的「流量明星」。譬如,紅燒福壽魚不過是羅非魚披了一件「馬甲」,清蒸白骨魚中的「白骨魚」並非海南長臀鮠,而是一種外形與海南長臀鮠十分相似的外來入侵物種——巴沙魚或斑點叉尾鮰。

「過去,萬寧、儋州一帶的居民常用攀鱸做魚煲,南渡江沿岸的農貿市場常有蒙古鮊、海南鮊賣,現在這些土著魚很少見了。」蔡杏偉介紹,目前海南記錄的149種淡水魚中有39種是外來入侵物種,與1986年相比足足多了32種。

對海南土著魚類而言,這絕不是一個好消息。

海南省海洋與漁業科學院淡水漁業研究所在開展海南淡水魚類資源調查時發現,這些外來入侵物種多為肉食性魚類,攻擊性強、繁殖力強,在水中幾乎沒有天敵,它們通過占據生態位、爭奪食物資源和直接捕食等形式和土著魚展開競爭,逼得後者步步退讓,以至於如今大量雲斑尖塘鱧在松濤水庫、大廣垻水庫、長茅水庫等水體中「安營紮寨」,羅非魚更是「反客為主」在多個水系中形成優勢種。

值得慶幸的是,除了這幾個「熟面孔」外,目前絕大部分外來入侵魚類只是偶爾在野外被發現,並未形成數量龐大的群體。

但一條海南土著魚的生長,要面臨的也絕不止外來魚類威脅這一道「關卡」。人類過度捕殺、棲息地被污染、周圍植被群落遭過度採伐……在大量人為因素的干擾下,海南土著魚類資源與幾十年前相比,已呈現出明顯的減少趨勢。

「警報」拉響,一場拯救海南土著魚類的行動隨之開啟。

「2016年以來,我們對海南十幾條主要河流的魚類多樣性進行了全面調查,建立起海南『兩江一河』水生生物資源及環境常態化監測機制。」蔡杏偉介紹,摸清「家底」之餘,他們還開展了海南瀕危珍稀魚類的人工繁育、海南特有魚類的生物學研究及涉水工程對水生生物資源和環境的影響評估等工作,同時對昌化江河口、萬泉河河口等多個水體進行生態修復。

此外,隨著我省退捕禁漁、河長制等制度的落實,越來越多的部門、機構正在齊抓共管形成合力,保護內陸水域生態系統。當保護水生態環境成為全社會的共識,我們有理由期待在不久的未來,會有越來越多消失的海南土著魚重現江湖。

魚類洄游——一場生死之間的艱難跋涉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

花鰻鱺。申志新供圖

當一條花鰻鱺苗踏上回家之路時,根本無法預料自己接下來將經歷些什麼。

每年秋冬之際,位於菲律賓以南、斯里蘭卡以東和巴布亞紐幾內亞以西之間的深海溝中,成群的花鰻鱺在產卵後油盡燈枯而死。顧不上為親魚的離去而難過,軀體呈透明柳葉狀的花鰻鱺苗們在出生後便需即刻啟程,沿著親魚來時的路溯游幾千公里。

儘管花鰻鱺以性情兇猛而聞名,但此時的小傢伙們「乳臭未乾」,一路上自然免不了面對各種海洋生物的圍追堵截。倘若足夠幸運,它們中的一部分會在數月的漂泊後順利抵達海南島的各大河口處,變成短的圓線條狀後開啟下一階段的旅途。

內陸水域的風浪與天敵無法跟大海中的相比,每年卻有大量花鰻鱺倒在距離目的地咫尺之遙的地方——

由於水壩的阻隔,它們中的絕大多數會滯留在垻前,或被捕撈,或卡在縫隙中,只有極少數機靈的個體才能翻越這一道道障礙,經急流闖險灘,上溯至河流中上游的溪澗、水庫等水域,在那裡度過自己的漫漫魚生。

由海入河是一場九死一生的冒險,由河入海又何嘗不是?但即便知道此去多艱險,數年後,這群花鰻鱺依舊會選擇沿著來時的路再次長途跋涉,回到它們出生的地方,交配、產卵,隨後死亡。

如此情景常常被人類形容為史詩般的生命奇蹟,殊不知在魚類的世界中,這種轟轟烈烈的遷徙已然成為常態。

與花鰻鱺的降河洄游路徑不同的是,鰣魚平時棲息於海水中,等到春末夏初時才會成群結隊回到包括海南部分水系在內的緩流、沙質底的江段產卵,這被稱作溯河洄游。

無論是降河洄游的魚還是溯河洄游的魚,人類都很難去定義它們到底是淡水魚還是海魚,因此將之統統歸入了洄游性魚類。

也有一些魚類選擇完全在內陸水域中生活和洄游,譬如海南過去常見的經濟魚類倒刺䰾,偏愛在河流幹流和支流的深坑岩穴中越冬,等到春季水位上漲後再游至支流中繁殖、生長。儘管這種相對短途的移動通常被認為是半洄游,但其淡水魚的身份倒是毫無爭議。

原標題:海南島生活著149種淡水魚,其中特有魚類23種 魚家族探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