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話鄉土中國!百餘名專家在貴陽研討敦煌、徽州和清水江文書

貴陽網 發佈 2021-10-18T07:31:25+00:00

10月16日至17日,「敦煌文書、徽州文書整理與研究百年經驗總結」暨「清水江文書與鄉土中國社會」學術研討會在貴陽孔學堂舉行。

10月16日至17日,「敦煌文書、徽州文書整理與研究百年經驗總結」暨「清水江文書與鄉土中國社會」學術研討會在貴陽孔學堂舉行。研討會由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貴州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主辦,現場來自全國各地的百餘位相關學者齊聚一堂,圍繞相關學術主題進行了深入、廣泛的研討和交流。

敦煌文書、徽州文書和清水江文書是百年來在中國學術史上有重大學術價值和深遠國際影響的民間文書,此次學術活動備受關注。研討會收到近70家省內外知名院校、科研機構、雜誌社等單位的等80餘篇高質量論文,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廈門大學、蘭州大學等70餘家省內外知名院校、科研機構、雜誌社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和相關代表參會。

2021年,貴州學術界隆重推出《清水江文書系列·天柱文書考釋》42冊,共千萬餘字,可謂清水江文庫系列成果的重要之年。「清水江文書分布在貴州省黔東南清水江流域,乃是繼敦煌文書、徽州文書後的又一重要文書系統,已引起了海內外學術界的廣泛重視。」貴州大學副校長陳祥盛說。貴州大學中國文化書院名譽院長張新民分享了自己關注清水江文書的緣起。他說,清水江文書表面上是一份份的文書,但後面其實是一個個鄉民的生活世界,對於地方經驗如何上升為國家經驗有著很多研究的空間,意義非常重大。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原歷史研究所所長陳祖武,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朱蔭貴,安徽大學徽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徐道彬,中國社科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楊寶玉,貴州師範大學原副校長徐曉光等五位嘉賓,分別作了主旨報告,暢談自己對於地方文獻、敦煌文書、徽州文書及清水江文書的整理與研究心得。陳祖武說,以前只知道清水江文書研究的困難,經過這兩天的了解,發現困難其實遠比想像的艱難得多,同樣的道理,敦煌文書、徽州文書的研究各有艱辛。正因如此,此次學術會議的召開更加值得祝賀。

「三大文書雖出自不同的地域,發現、挖掘、整理研究的歷史也各有不同,但都是中華文化寶庫的遺產資源,對研究文書所記載的時代歷史、文化、社會、經濟等諸多方面具有重要價值,對研究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意義重大。」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黨委書記、主任索曉霞表示,敦煌文書、徽州文書、清水江文書的專家學者共聚一堂,分享各自整理與研究的寶貴經驗,積極推動著中國文書研究。

分組討論中,與會人員分別就「清水江學的界定、範疇與意義」「中國徽州文書的搶救」、「清水江流域苗族傳統文化對森林生態的維護作用」「西漢敦煌郡玉門關和陽關的設置」等議題進行分享和討論。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劉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