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不容易!71歲的他曾親歷河姆渡遺址大規模發掘

寧波日報 發佈 2021-10-18T08:12:49+00:00

今天上午,寧波江北慈城鎮八字村,業餘文保員向江泉聽聞河姆渡文化遺址被評為「百年百大考古發現」,感慨「太不容易」。這位年過七旬的老人與河姆渡遺址有著不解之緣——上世紀七十年代,他參與了河姆渡遺址的考古發掘。71歲的業餘文保員向江泉曾參與河姆渡遺址發掘。

今天上午,寧波江北慈城鎮八字村,業餘文保員向江泉聽聞河姆渡文化遺址被評為「百年百大考古發現」,感慨「太不容易」。

這位年過七旬的老人與河姆渡遺址有著不解之緣——上世紀七十年代,他參與了河姆渡遺址的考古發掘。

71歲的業餘文保員向江泉曾參與河姆渡遺址發掘。

1973年夏,餘姚當地農民建設排澇工程掘土時,河姆渡遺址被發現。同年,浙江省文管會、浙江省博物館對河姆渡遺址進行了首次大規模發掘。

向江泉參與了1977年第二次大規模發掘。當時的寧波市文物館由於工作需要,向各個公社借調人手,退伍回到家鄉、在村里擔任民兵連副連長的向江泉成為6名入選者之一。

「當時根本不懂考古,也不知道這件事重不重要。」向江泉配合考古專家,與數百位民工一同幹活。白天在現場看著工人慢慢挖,隨時提醒他們可能有骨針這樣的細小器物;晚上則跟著專家學習繪圖,把文物畫下來,常常忙到凌晨一點。

「起早摸黑的,很辛苦。比現在小孩讀書還要緊張。」考古現場條件艱苦,大家住草棚、睡竹床、吃大鍋飯,天天穿雨靴。因為沒有遮雨棚,一到下雨,考古只能暫停。

隨著文物的不斷出土,向江泉看到了稻穀、動物遺骸、陶片等,這讓他對考古有了初步認識和思考:以前的人吃什麼怎麼吃、古人是怎麼種水稻的、那時的氣候怎麼樣……

這些看似尋常的東西,為中國史學界和考古界提供了依據,證明長江流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向江泉在河姆渡遺址呆了數月,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參與考古,卻成為他一生的印跡。

河姆渡遺址的考古發掘一直持續到1982年。之後由組織安排,向江泉到妙山鄉政府工作,再後來成了一名業餘文保員,對文物工作的興趣一直保留至今。

他參與過傅家山遺址以及東門口附近車轎街、慈城煤氣站等文化遺址的發掘。從他手裡交給國家的文物,至少有50件。

2015年,向江泉獲得寧波市「最美文保員」稱號。

同行評價他:「向江泉作為浙江省第一批業餘文保員,相當於文物部門的『眼睛和耳朵』,他多次參與文化遺址的考古發掘工作,多年來堅持向文物部門提供有價值的線索,為寧波文保工作作出了貢獻。」

10月18日,記者見到向江泉時,71歲的他剛從一處考古現場歸來,鞋子上沾滿了泥巴。

從23歲到71歲,考古陪伴了向江泉近半個世紀,「我會一直堅持,干到走不動為止」。

記者 沈之鎣 實習生 林心如 袁莉娜 文/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