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是做感動文章來到這個世界的

fans news 發佈 2021-10-29T21:42:44+00:00

網圖,侵刪兩個月前,有幸結識《布魯克林有棵樹》這部小說。因忙於別的事情,讀了一半後擱置,不久前才把剩下的半部讀完。 「初讀驚艷,再讀傾心」,大概就是我對這本書的感覺。


兩個月前,有幸結識《布魯克林有棵樹》這部小說。因忙於別的事情,讀了一半後擱置,不久前才把剩下的半部讀完。

「初讀驚艷,再讀傾心」,大概就是我對這本書的感覺。

《布魯克林有棵樹》是一本關於生存的書,講述閱讀如何讓卑微的生命變得高貴,講述知識如何改變人的修為和命運,講述家庭的力量如何支撐孩子實現自己的夢想。

母親是清潔工,父親是酒鬼,穿破爛的衣服,吃發霉的麵包,撿拾垃圾補貼家用……出生在二十世紀初,紐約布魯克林的貧寒女孩弗蘭西,被迫面對艱辛的生活,但最終靠家庭的支撐,自己的努力,上了大學,最終成長為一名作家。

高爾基說過,苦難是一所大學。但現實生活中,苦難更可能成為墮落的學堂,它像一個巨大而令人絕望的沼澤,稍不留神,就會一點點吞噬一個人的夢想、尊嚴,掐滅你所有的希望和光明。

但弗蘭西,就像一棵從水泥地里長出的天堂樹,頑強、倔犟、不屈不撓,不管周遭環境多麼惡劣,兀自向陽生長。

弗蘭西成長中的點點滴滴,瑣碎平常,卻在枝蔓和縫隙中,透著溫情和力量:弗蘭西跟弟弟撿垃圾、賣廢品、買糖果;在狹小的廚房體驗倒掉咖啡時的「奢侈感」;沒東西吃時,父母編故事轉移孩子注意力;為了買到好點的肉,不惜編造謊言忍受店鋪老闆的抱怨;聖誕節居民們為了儀式感苦中作樂……

這些充沛的細節,在作者平實自然的敘述中,仿佛帶我穿越到了那個貧苦的時代,來到弗蘭西的身邊。 「我十五歲了,一無所成」,「成長是很掃興的事,它會破壞一些飢餓時玩的遊戲」,諸如此類孩子氣的慨嘆,透露出的幽默和豁達,也讓我笑中帶淚。

有人說:你看到的世界,是你選擇看到的世界。

弗蘭西的生活,充斥著破敗的房子,廉價變質的食物,破舊的衣服,污穢的臭水溝,但她看到的卻是媽媽的堅強,爸爸的快樂,圖書館的神秘,書中的美夢。

曹文軒教授在序言中說:文學是為做感動文章而來到這個世界上的。而文學現在的走向了單一的維度——追求深沉和深刻。

《布魯克林有棵樹》就是一部讓人感動的書,平常的故事,平實的語言,卻不時無聲卻有力地撞擊著人心的柔軟之處。

撇開深刻不說,只「感動」一項,就足以讓這部書暢銷不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