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後生活報告·社交:興趣是一種新的社交「資本」

fans news 發佈 2021-10-16T00:48:01+00:00

在電影《立春》裡,大齡音樂女教師王彩玲相貌醜陋,卻擁有唱歌劇的好嗓子,在一座萬人如海的北方小城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對她來說實在不是一件易事。

2019年8月14日,北京,年輕人在街邊自拍。(圖/ 視覺中國)

在電影《立春》裡,大齡音樂女教師王彩玲相貌醜陋,卻擁有唱歌劇的好嗓子,在一座萬人如海的北方小城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對她來說實在不是一件易事。最終,她只得到了一個同樣對藝術有鑑賞力、迷戀芭蕾的男教師的理解。兩個被世俗社會疏離的人,在閉塞的小城艱難地親近了彼此。

對於90後而言,這類「艱難相認」的戲碼已不多見。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社交不再局限於傳統的親緣、情緣、業緣和地緣關係,同時也呈現了趣緣即興趣社交的趨勢。而在其他錯綜複雜的社交圈層里,趣緣也或多或少在起作用。

小鎮青年在遊戲裡可以和城市青年一起「氪金吃雞」,大廠員工在燈火通明的CBD打開快手和抖音,也能和在雲南深山裡操持農田的「老鐵」產生情感共鳴。新媒體衝擊著曾囿於地域、血緣、家庭的狹窄社交圈,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基於興趣構建新的人際關係。

這也意味著,他們在血緣家屬網絡、工作單位網絡等集體化、社會化的人際交往之外,找到了一種個人化、自我化的交往方式。前者也許是被動的,依附於既定「社會關係」;後者則是主動的,通過展現真正的自己而重建「人際關係」。

日本大阪大學評論家山崎正和認為,「社交」更加古老,「社會」卻是17世紀之後的發明。「社交」以身體為中心,而「社會」區別於人們肉眼所見的人世間和共同體,是一個廣袤而空泛的、互不相識的、由無法證明個人身份和居住場所的人際關係構成的概念。在《社交的人》一書里,他提到「不在乎功利或義務的人際關係才能稱為社交」。在這種意義上,興趣社交算是回歸了社交的本質。

興趣相似的人,更可能在別處

陳嘉是一個90後音樂製作人,定居在東北一座縣城。出於興趣,他曾經操刀錄製了幾張單曲,「就是圖自己高興」。但現實生活里,幾乎所有的朋友和家人都不知道,他在主業外還擁有長達數年的音樂創作經驗。

在縣城裡,日子照舊過,下了班,陳嘉和幾個老朋友下館子喝喝酒、吃頓燒烤。「打鼓也好,寫歌也好,身邊的人也不懂,交流什麼呢?」陳嘉說,父母頂多會說「你個不務正業」,兄弟間常聊的是工作和哪家餐館好吃,小圈子裡社交的人設已經定型,很難再更換新的溝通方式和內容,作品無人問津,他倒也不在意。對於陳嘉來說,生活的確在近處,但興趣相似的人,卻更可能在別處。

去年,他在一家主打興趣的社交平台上傳了自己打鼓、翻唱的視頻,出乎意料,他幾乎每天都會被「催更」。

陳嘉沒想到,興趣的引力招徠了一群陌生人的鼓勵。「幾乎不需要什麼理解門檻,也不需要重新解釋,他們理解我的興趣,也能從興趣理解我這個人。」和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不同,基於興趣建立的社交關係,一般不會呈現劇烈的爭吵和「互撕」局面,陳嘉說,「更容易獲得認同感和親切感,而不是說教和針鋒相對」。

袤則市場研究諮詢機構的《2020大社交趨勢觀察報告》指出,興趣社交一方面源自科技發展,使社交得以擺脫地理空間和社會場景的束縛,在移動網際網路技術支持的社交平台上,人們可以基於個人品位和興趣結交新朋友;另一方面,都市生活的壓力與日俱增,一連串風險事件發生,加劇了人們對未來的擔憂。「為了逃避紛繁信息造成的緊張與壓力,許多人選擇了與外界保持一定距離、只關注『最小自我』的方式來保護自身。

最『自身』的迷戀,也造成了個體間日漸疏離的人際關係,孤獨和抑鬱成為都市人普遍的精神特質。由此,在真實的人際交往中,也呈現出矛盾的兩種面向,一方面主動將自己孤立起來,『箱庭式空間』隔斷型小空間受到歡迎;另一方面又出現了渴望真實觸碰的『皮膚饑渴』。」該報告寫道。

報告認為,對於現在的人來說,外部世界的現實感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被數字媒介取代,自我認同的物質基礎也在很大程度上遭到侵蝕。人們更多地只能通過虛擬世界的各種體驗來定義「我是誰」。

興趣社交成為認識自我、展現自我、尋求認同的重要途徑。

但是,報告也提出,在數字時代,人們對體驗的追求越來越強調速度和強度,希望能在最短時間內獲得更豐富、刺激的體驗和感受,因此,我們經常能看到各種迅速聚集又被迅速拋棄的「秒拋關係」。

「人們一邊快速流動於不同的興趣部落追求新鮮體驗,一邊又無法從參與者之間草率而敷衍的關係中獲得真正的社交滿足。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陷入越社交越孤獨的怪圈,任何一種場景和關係都無法真正定義『我是誰』。」

這和陳嘉經歷的「興趣交友」多有吻合:與周邊的朋友難以深度交流,不便展現自我;但與擁有相同興趣的陌生人,卻很容易建立關係,迅速進入圈子,且不會面臨親密關係的負擔。但憑興趣建立的社交關係,是否能完成真正深度的交流,陳嘉沒有給出答案。

畢竟,興趣也只是「自我」的一層單薄切片,無法呈現一個人的全貌。但興趣又的確有一種免於責備的「政治正確」,它不在社會價值評斷或KPI里出現,作為一項考核指標評判個體。

對於廣大陌生人來說,興趣社交是建立友好、積極的溝通的開端。他們因興趣聚集,迅速熟絡;又因興趣分散,迅速解約,《2020大社交趨勢觀察報告》認為,這種「秒拋關係」或許已經成為當下社交的一種共識。而報告對「秒拋關係」更本質的觀察則是,社交關係可以像物品一樣被快速消費和拋棄,「人們滿足於用『物化』的方式看待彼此,放大關係中核心功能的體驗,弱化或屏蔽其他非核心信息(如身份、職業等)。

而『核心功能』往往由興趣場景提供,人們根據自己的審美風格選擇各類興趣場景,在此基礎上構築人際關係。但這樣的集聚也具有相當的隨意性,熱鬧過後,個體也更容易感受到關係的脆弱,體會到缺乏意義的絕望」。

2021年5月28日,北京,人們在紅磚美術館參觀「圖像超市」展覽。(圖/ 視覺中國)

是興趣社交還是沒興趣社交?

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Z世代呈現了兩種截然相反的社交態度。其中一種是社交旺盛,興趣愛好廣泛,二次元、電競、漢服、國潮、嘻哈、手辦、番劇、街舞等小眾圈層頻繁出圈,微信、微博、網易雲、抖音、小紅書、嗶哩嗶哩等具有很強社區屬性的App普遍受到90後群體的歡迎,以至於各種移動App從「萬物皆可社交」走向「萬物皆可興趣社交」。

從DT財經發布的《2021年Z世代興趣調查報告》裡,可以看到年輕人的興趣愛好邊界越來越寬,90後沉迷於劇本殺、密室逃脫、桌遊、咖啡茶藝、養動物/植物等,95後喜歡理財、「三坑」、潮玩等,興趣啟蒙則多來自社交網絡和影視劇綜——這似乎也解釋了年輕人興趣社交的主要陣地集中在網絡上。一項關於「如果要交新朋友,年輕人更看重TA的什麼特質」的調查,「性格相投」「眼緣」和「共同的興趣愛好」位列前三。

《2021年Z世代興趣調查報告》提出:「對於年輕人,以興趣為起點的同好,並不等同於現實生活中的朋友——但同好可能更重要。Z世代成長生活在不確定性、流動性更強的時代,客觀上長期穩定的友情難以維持。他們更自由也更缺少歸屬感,現實中的情感無處安放,所以需要一個共同的容器,去消解孤獨感和不安全感。」

而各種興趣愛好組織恰好迎合了他們的情感需求和集體歸屬,其中的微妙之處在於,他們作為個體從社會既定的職場、學校、家庭等「集體」中走出,又期望尋求另一種「集體」歸屬——對個體和集體歸屬感的認知,以及集體的類型,都迎來了新的疊代。

豆瓣的無數興趣小組,小紅書和B站博主的一呼百應,興趣標籤可以讓人從過載的信息量中迅速識別自己所熟悉的那一個。工作數年的周奇關注了數十個興趣小組,這些小組可以隨時進入,隨時退出。無論是線上的「攢錢小組」「摸魚小組」「追劇小組」「用利息生活小組」,還是線下的city walk、劇本殺、爬山聚會,都如同低成本的成人興趣班,是忙碌工作里抽出閒隙就能唾手可得的樂趣,周奇和其他年輕人一樣,樂於嘗試新事物,體驗新樂趣。

在家人、朋友和同事等固有關係以外,周奇無心下載約會或戀愛App來拓展新的社交關係,「深度社交太長、太累了,而且不一定能獲得愉悅的情感回報」。

興趣小組裡雖然都是泛泛之交,但至少在聊起共同話題時,周奇會覺得自如,有表達的空間,甚至有信息增量。從這個角度來看,興趣社交也有一定的功利性:不用經營關係,直奔主題各取所需。而對於一些更聰明的年輕人來說,自己身處的興趣圈層也充滿了變現機會:沉迷劇本殺的開始做編劇,喜歡漢服的轉型成為漢服店主。

當興趣從線上轉移到線下時,有些同好的角色也演變成「陪玩兒」。

有時周奇會和浩浩蕩蕩一群同好到郊區爬山、辨認路邊的植物,「還挺有一幫人一起享受一件事的愉悅感」。但在周奇看來,他參加這些興趣小組也不是一定「奔著認識人去」,而是出於自己對主題的好奇,「同好跟你的共同點可能就是都喜歡爬山,你們能一起做這件事,但其他事可就不一定了。在爬山的時候,你還會發現,這個人的性格壓根就不是你喜歡的,爬完這一次也就散了。根本上,還是要自己喜歡爬山的過程」。

《2021年Z世代興趣調查報告》裡有相似的觀點,許多年輕人因為影視、綜藝、社群了解了一些感興趣的事,但真正進入其中,關鍵在於自己是否認可。「興趣生成確實需要其他人生活片段的啟示,但重要的是片段本身能否與年輕人產生共鳴,而非這個人令人嚮往。只有很小一部分年輕人,認為自己的興趣來源於對某個人的嚮往。

在回答興趣契機這個問題時,選擇自己發展興趣愛好的契機是明星或父母的比例不足一成。90後、95後和00後的興趣投入者中,都有超過1/5的興趣來源是「其他」,大家在這個空處填寫的答案中,出現頻次最高的關鍵詞是『自己』。」

年輕人對興趣社交的重要情感需求在於,對自我的追尋和對身份的認同。注重個性化和自我表達越來越成為一種共性。

對於逐漸進入職場、承擔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的90後、95後來說,許多人沒有太多時間社交,也不願意花費太多精力社交,尤其是陌生人社交。一群人因此找到了興趣社交的途徑,目標明確,輕鬆高效,偶爾會有結交摯友的際會,而另一群人,已經失去了社交的興趣。

美國學者托馬斯·科洛波洛斯和丹·克爾德森在合著的《圈層效應》一書中總結了95後圈層效應的六大特點:年齡包容性;在線化,人、計算機、機器和物體之間的超連接呈指數增長;低技術門檻,開發用戶體驗和支付能力產生的變化,將最先進的技術應用其中,使大量用戶在一夜之間與技術先驅一樣使用尖端技術;財富影響力減弱,通過跨越年齡段和其他人口學邊界的社區不斷擴大對世界性事件的影響力,無需大量資金支持即可達成;文化跨界,使全世界各個層級和年齡段的人在經濟承受能力之內共享教育機會;創意思維——簡單有效的力量,打破障礙,獲取捷徑,突破現有體系約束,更注重結果而不是過程,意義和目的成為私人和專業領域的中心內容。這也許正是90後興趣社交繁榮的原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