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漫話」妙峰山傳奇之一:漢明帝親耕下邳 | 崔學法

fans news 發佈 2021-10-15T08:59:18+00:00

下邳古城東北,是一片一望無際的平原,十多華里處,有一座亭亭玉立的妙峰山。這座萬頃綠海中的明珠,更是古代一座天然祭壇。一、劉秀下邳妙峰山祭奠陣亡漢軍將士更始二年(公元24年)董憲起兵東海(今山東郯城北)割據。建武三年(公元28年),劉秀派虎牙大將軍蓋延、平狄將軍龐萌擊董憲。


下邳古城東北,是一片一望無際的平原,十多華里處,有一座亭亭玉立的妙峰山。這座萬頃綠海中的明珠,更是古代一座天然祭壇。

一、劉秀下邳妙峰山祭奠陣亡漢軍將士

更始二年(公元24年)董憲起兵東海(今山東郯城北)割據。建武三年(公元28年),劉秀派虎牙大將軍蓋延、平狄將軍龐萌擊董憲。當時光武帝的詔書只下給了蓋延而忘記給龐萌,龐萌認為蓋延說了自己壞話,於是產生疑惑,就這樣反叛了。光武帝知道以後,大怒,便親自領兵馬討伐。萌為人遜順.甚見信愛.帝常稱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者.龐萌是也. 」在他給諸位將領的信中說:「吾嘗以龐萌社稷之臣.將軍得無笑其言乎?老賊當族。請各位準備好兵馬,會戰睢陽!」

這時叛將均聚下邳,漢將王常圍攻下邳,劉紆依城固守,王常在城門邀戰,叛將緊閉城門,王常追至城下,城上飛箭如雨,王常力戰不舍,劉秀親自城南督戰,見王常攻城勇猛,派太監去慰問,並下詔書勸降了城裡的叛軍。董憲、龐萌逃跑。劉秀進駐下邳後,並以下邳為基地,派大將吳漢先後在東海郡之新陽、建陽(皆在今山東棗莊市南)等地擊敗董憲。後來董憲逃至郯縣(今山東郯城附近),吳漢又率軍攻克之。但在東漢軍隊的打擊下,屢戰屢敗,董憲與龐萌被迫南下退守朐縣(今江蘇連雲港市西),吳漢又跟蹤追擊進圍朐城。第二年,城中糧盡,吳漢遂攻下其城,董憲,龐萌逃出,均先後被人斬殺。離開下邳,回到蘭陵。

當董憲、龐萌逃去郯城後,劉秀迅速占領下邳。在下邳、郯城間駐紮大軍,攻打郯城、朐縣叛軍殘部。漢軍駐紮在今邳州東部,劉秀大營駐紮在今張樓、炮車一帶。今炮車墩集劉秀餵馬石槽依然存在,至今仍被當地村民燒香祈禱膜拜。劉秀討伐董憲、龐萌,從29年秋至30年春,在邳州市炮車鎮墩集村住了很長一段時間。也是劉秀當皇帝後離開京城(洛陽)時間最長的一次。這時,下邳古城在「葛嶧山東三里」,周圍是群山眾水,唯獨東北是一望無際沃野平原。妙峰山本來就是下邳一個天然祭壇,劉秀將戰鬥中犧牲的漢軍集中安葬在妙峰山祭壇北麓(即山北),掃平叛軍後,劉秀在妙峰山專門祭奠了陣亡的將士。此後,妙峰山就成為下邳官府、民間天然的祭祀壇。1958年大躍進時,還在妙峰山北麓發現排列整齊的漢軍官兵遺骸。

二、楚王劉英下邳妙峰山禮佛

劉秀回朝後,建武十五年封劉英為楚公,十七年進爵為楚王,二十八年就國。漢代楚國即今之徐州、宿遷、淮安一帶。劉莊任楚王后,治所雖然從下邳遷至彭城,下邳一直是中心地帶。

《後漢書第十卷·楚王劉英傳》又記載:「英少時好遊俠,交通賓客,晚節更喜黃老,學為浮屠齋戒祭祀。」漢明帝八年,明帝下詔報曰:「楚王誦黃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潔齋三月,與神為誓,何嫌何疑,當有悔吝?其還贖,以助伊蒲塞桑門之盛饌。」

原來,早在170多年前,張騫通西域,佛教就隨著西域物產一起傳入中華,西域傳來的物產如葡萄、大蒜,在「厥田惟中上」的中國二等土地廣泛種植。邳城西門橋也以張騫爵位博望侯命名為博望橋。而張騫通西域之時正是佛教在西域的鼎盛時期。佛教已經在中國特別是下邳一帶民間傳播。劉英在這片佛教已經傳播近二百年的國土「浴佛」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漢明帝詔書表彰楚王劉英崇尚佛教「浮屠」的「仁祠」,提倡 「奉送縑帛,以贖愆罪。」並且「班示諸國中傅」,給各諸侯國官員看,讓他們學習。劉英早就到佛教祠堂中學著做浮屠齋戒祭祀之事,得到皇帝詔書表彰後,劉英更「遂大交通方士,作金龜玉鶴,刻文字以為符瑞」,大力發展佛教。不料卻給自己闖下大禍。

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男子燕廣告英與漁陽王平、顏忠等造作圖書,有逆謀,漢明帝大怒,下令有關部門徹查。主管官員經過一段時間的核查,向漢明帝上奏說:劉英謀逆證據確鑿,理應處死。漢明帝沒有批准處死劉英的奏章,而是廢掉劉英的王位,將其發配到丹陽郡涇縣,也不追究劉英的子女和劉英的母親許太后的責任,讓他們仍然住在楚王宮中。劉英抵達丹陽後,自殺。接著連續幾年,朝廷極力追究劉英案。尤其是劉英暗中將天下的名人記錄在冊,明帝得到了這個名單,於是要求有關部門按照這份名單一個個抓起來受審。這下受牽連的就越來越多,多達數千人。這些人中有在朝親貴,有藩國要吏,有民間名士。在嚴刑之下,多人被處死或流放。

三、漢明帝下邳妙峰山親耕

其實,漢明帝一開始就對劉英「謀反」有疑問。他廢掉楚王,發配丹陽。「賜湯沐邑五百戶。遣大鴻臚持節護送,使伎人奴婢妓士,鼓吹悉從,得乘輜軿,持兵弩,行道射獵,極意自娛。男女為侯主者,食邑如故。楚太后勿上璽綬,留住楚宮。」其實只是軟禁而已。不料劉英自殺,明帝又下詔慰問許太后曰:「國家始聞楚事,幸其不然。既知審實,懷用悼灼,庶欲宥全王身,令保卒天年,而王不念顧太后,竟不自免。此天命也,無可柰何!太后其保養幼弱,勉強飲食。諸許願王富貴,人情也。已詔有司,出其有謀者,令安田宅。」

明帝知道劉英禮佛後,接著就自己「世傳明帝夢見金人,長大,頂有光明,以問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長丈六尺而黃金色。』帝於是遣使天竺,問佛道法。」並於永平十一年在洛陽建立中國第一座佛寺——白馬寺。是第一個把佛教引入中國的皇帝。

通過事實,明帝知道自己聽信讒言,錯了。但那時代皇帝怎麼能認錯呢。永平十五(公元72)年,明帝已經成為中國第一個信佛的皇帝。更覺得對不起楚王劉英。決定去下邳劉英浴佛處,拜祭五穀神,並「耕於下邳」。從而肯定劉英浴佛的正確。二月,明帝離開洛陽,先到彭城,「見許太后及英妻子於內殿。悲泣,感動左右。」接著,明帝來下邳後,來到妙峰山祭壇,鄭重其事的祭天地、神農、社稷諸神後。把選中的耕牛,按照天子親耕的禮儀,打扮起來。認認真真的在妙峰山農田中親自耕作起來。下邳及妙峰山的名氣立即高漲起來,人們在妙峰山建立了寺院,以後下邳出生、信仰佛教的吳大帝孫權在江南長興建立佛教聖壽寺後。這座佛教寺院也就命名聖壽寺,成為名噪一時的千年古寺。

劉莊親耕下邳後,立即下詔把原楚國所屬的臨淮郡改為下邳國,都下邳(今睢寧古邳),並封自己喜愛的六子劉衍為下邳王。領十七縣。下邳進入歷史上面積最大也最輝煌的時期。漢明帝仍不滿足,又將徐州州治從郯城遷來下邳,徐州所轄除了下邳國外,還有琅琊國、彭城國、東海國、廣陵國。共五個郡國計六十二個縣。這是下邳作為徐州治所管轄最大的時期,對漢家天下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由於漢明帝是第一位信仰佛教的皇帝,他對楚王劉英浴佛的肯定,佛教在中國蓬勃的發展起來了。為以後漢末、南北朝佛教在中國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