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後浪藝術博覽會:每個人都可以是「後浪」

fans news 發佈 2021-11-05T18:46:10+00:00

2021後浪藝術博覽會,以「每個人都是後浪,每個人都愛藝術」為主題延伸,首次登陸上海。現場寫著本次展覽的主題:每個人都是後浪,每個人都愛藝術。

澎湃新聞記者 楊寶寶

11月5日,2021後浪藝術博覽會在蘇州河畔拉開帷幕,來自國內外的近百件當代藝術作品在位於上海市長寧區的華萃當代美術館亮相。

11月是上海藝術品交易月,上海成為全國藝術焦點。2021後浪藝術博覽會,以「每個人都是後浪,每個人都愛藝術」為主題延伸,首次登陸上海。

現場寫著本次展覽的主題:每個人都是後浪,每個人都愛藝術。

此次展覽不僅有新興藝術機構代理的藝術家參與,也有長達十餘年的老牌藝術機構,更有外國藝術機構加入。

參展藝術家從「60後」到「90後」,年齡跨越三個十年。「我們並非單純從年齡上去定義『後浪』,實際上,後浪更多的是代表活力,代表創新力。」策展人古岡表示。

他認為,從這個意義上,「50後」「60後」藝術家只要作品有活力,一樣是「後浪」,「有些藝術家大器晚成,但同樣可以對藝術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60後」藝術家徐正宏帶來了一組2020年至2021年創作的抽象系列畫,作品以「痕跡」為主題,運用了布面、紙張、金箔、丙烯等綜合材料創作。

徐正宏作品

2020是疫情之年,生活環境的巨變給了藝術家更多停下來思考的時間。那段最艱難的時光已經過去,但卻在我們的生命中留下痕跡。這讓徐正宏開始思考,我們走過的歲月,不論自己是否有去關注,是記在心裡還是慢慢遺忘,都不可能完全「消失」,都會在生命里留下痕跡。

「這些痕跡客觀上是我們無法把握的,是如影隨形的。」 徐正宏通過抽象的藝術語言,試圖表達歲月在每個人心中留下的真實狀態,「這裡面有愛、有疼痛、有悲傷,是我們心路歷程的某一個點。」

文廣是一位「90後」藝術家,他的作品《蟲洞》系列則帶有年輕人迫不及待的表達。文廣對宇宙、太空這些龐大的概念興趣濃厚。在大多數人概念里,宇宙是黑色的,十分廣闊,但在他的感受中,當恆星的光芒照射上去,「一切都是色彩斑斕的。」

文廣《蟲洞》

理論上,蟲洞是連結兩個遙遠時空的空間隧道,就像是大海中的漩渦。在文廣筆下,蟲洞是炫目的色彩漩渦,衝擊著人們的視線,「我把自己感受到的宇宙能量表達出來,它的形態和《易經》中『無極』的狀態也很像。」

「80後」藝術家蔣吟帶來了油畫《能見》系列,作品用色沉穩,構圖大氣,頗顯學院派年輕畫家的功力。古岡評價:「一個好的『後浪』藝術家,除了有原創活力,技術也應是成熟的,才能更好地把思考融合在作品中。」

蔣吟《能見》

也因此,展覽選取的作品,不僅有抽象藝術家的作品,同樣包括寫實派藝術家的作品以及結合了抽象具象兩種表達方式的作品。「抽象和具象只是語言符號,表達出的東西是否有創造性才是最重要的。」古岡說。

本屆後浪藝術博覽會由藝術外灘主辦、華萃當代美術館聯合主辦、英盟藝術協辦。展覽將持續至11月14日。

責任編輯:程娛

校對:張亮亮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