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首次發現最完整北周名門豆盧恩家族墓園,墓主參與西魏建國,碑文由詩人庾信撰寫

fans news 發佈 2021-10-09T04:51:52+00:00

西咸新區空港新城發現一處北朝家族墓園,發掘過程中編號M3的墓道出土一塊殘缺的神道碑首,依據碑首文字線索,認定該墓葬系北周著名歷史人物豆盧恩之墓。記者從陝西省文物局獲悉,考古隊已對該區域進行了詳細調查和考古鑽探,確認是首次發現的最為完整、排列「長幼有序」的北周名門家族墓園。


西咸新區空港新城發現一處北朝家族墓園,發掘過程中編號M3的墓道出土一塊殘缺的神道碑首,依據碑首文字線索,認定該墓葬系北周著名歷史人物豆盧恩之墓。記者從陝西省文物局獲悉,考古隊已對該區域進行了詳細調查和考古鑽探,確認是首次發現的最為完整、排列「長幼有序」的北周名門家族墓園。

豆盧恩家族墓園由兆溝和墓葬本體兩部分組成,兆溝圍合部分整體平面略呈南北向長方形,南北約長152米,東西寬135米,墓園面積約2萬平米。位於家族墓葬南側的豆盧恩墓是原本唯一帶有封土的墓葬,現僅存底部少許。墓道內出土有失傳已久的豆盧恩碑首碑座,碑座呈方形,中有榫窩,碑首嵌於墓道西壁內,雙龍纏繞呈圓形,中間圭首內篆書三列十二字「周少保幽州刺史豆盧公之碑」。

據《咸陽市渭城區志》記載,現藏於咸陽文廟的豆盧恩碑身高192厘米、上寬103厘米、下寬112厘米、厚28厘米。陰刻隸書26行,行51字,共1276字,字徑3厘米。碑身銘文記載,墓主豆盧恩,字永恩,昌黎徒河人。源於慕容鮮卑氏,燕文明帝皝之後,至曾祖慕容勝改姓為豆盧氏,祖什伐,父萇,兄豆盧寧。碑文中關於父祖記載與《周書·豆盧寧》一致。豆盧恩與兄豆盧寧是西魏、北周時期權傾朝野的重臣,兄弟二人的碑文均由北周著名文人庾信撰寫。豆盧恩曾參與西魏建國、沙苑之戰、河橋之役,北周時期多次平定周邊兵亂,一生軍功顯赫,死後詔贈少保,幽冀定相等五州諸軍事,幽州刺史,諡號敬公,天和元年(566年)二月葬於咸陽洪瀆原。

省考古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此次發現的北周豆盧恩家族墓園由完整的圍溝和四座家族成員墓葬組成,圍溝內葬有四位家族成員,跨越祖孫三代。豆盧恩作為家族最長者,其墓葬位置偏南,孫豆盧雋墓葬位於最北部,靠近北圍溝。在祖孫墓葬之間東西並列兩子豆盧昊、豆盧整夫婦的墓葬。可見,墓園內長幼墓葬的排列順序是隨著輩分降低越墓葬位置越偏北。墓地自北周天和元年開始,依次葬入家族成員,一直延續到開皇六年。隨葬品頗為豐富,器形多樣,計約395件(組),以粉彩灰陶為大宗,可見有鼓吹騎馬俑、侍俑、陶塑動物、牛車、銅鏡、玉組佩及生活明器等。

專家認為,豆盧氏作為北朝至隋唐時期的鮮卑望族,多與皇室通婚,政治影響可見一斑。目前,雖然在咸陽原上發現的帶有兆溝的北周墓葬並不少,但是墓園中同時具有眾多聚族而葬的家族成員,且按照長幼次序排列的實不多見,此次豆盧恩家族墓園的發掘無疑對填補這方面的研究資料具有重要價值。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龐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