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讀書心得——關於「知行合一」和「自由意志」的個人化理解

fans news 發佈 2021-10-10T11:10:09+00:00

首先,先說下,今天的話題,其實是篇雞湯文。這部電影和諾蘭以前的電影一樣,都是有點燒腦,劇情中的基本設定是關於「逆轉時間」,來自於「熵」的逆轉。

首先,先說下,今天的話題,其實是篇雞湯文。。。


一、關於自由意志



先從去年大熱的諾蘭的電影《信條》說起吧。。。


這部電影和諾蘭以前的電影一樣,都是有點燒腦,劇情中的基本設定是關於「逆轉時間」,來自於「熵」的逆轉。劇情很有看頭,不過我更感興趣的劇情部分是關於人類的「自由意志」的。。。

電影的「主角」在電影最初因為時間可以發生逆轉,問了個大問題:「如果結果先於原因,那麼自由意志呢?」,而答案就在Neil每一次的回答:「該發生的還是會發生」。電影最後Neil在說完這一句之後,就轉身回到那個核爆的洞中,完成最後為「主角」擋子彈的使命。

這個設定其實很多人都沒有看懂,原因無他,就是因為自由意志這個概念其實並不為國人所了解,不像老外,從古到今,恨不得天天都在講。。。

自由意志這個話題說實話有點大了,主要是因為西方哲學史上的很多哲學家其實都在說它,都在嘗試定義這個「概念」。。。

在最廣義的層面,自由意志就是人們依照其擁有的條件去決定是否做一件事情的能力。其效果來說,一個人擁有自由意志,意味著他的行為是「他自身」的產物,他是他行為的主人。


人類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了現在的樣子,有大腦來支配我們的日常行為和思考,也看起來支配著人的行為和判斷,當然世間的因果也就這樣的關聯了起來,或者說是我們人類天天都在用大腦解釋著發生的「因與果」。

人類的大腦有高級的邏輯思考能力,也有支撐人類底層生存能力的神經網絡。直到今天,大腦的構成和運作的細節還是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謎團。其中一個非常經典的謎團就是 —— 「我」到底是什麼?自我意識是否存在?至今仍然是學界爭論的焦點,不論是認知科學圈子還是哲學圈子。。。


如果存在「自由意志」,那麼很多哲學問題、政治問題、經濟問題的解決,都將是可以用教育來實現教化大眾,約束心智並給出解決方案,部分人將會堅信通過自由意志的訓練,實現人自身的成長實現美好的生活和未來。將基因決定論或者是環境的影響努力降到最低。。。



但是如果不存在「自由意志」呢?估計很多人的心智將會被「因果律鏈條」、「決定論」所占領,也許更多的人都會選擇躺平,選擇相信基因決定論。。。


不過我在今天的文章中想要和大家說的其實是關於修身的,借自由意志的討論來切入來講講為什麼修身和如何修很重要。。。


二、關於無我和自由意志


我們傳統思想里沒有「自由意志」這個疑難問題,不代表我們沒想過,而是因為我們從很久以前接受的就是實用主義的思想,可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才是有用的,才是值得學習的,這個是中國人樸素的哲學底色。因此我們雖然接受了很多西方的哲學思想,雖然還是要用「形而上」的各種框架,但是如何用起來才是很多人認同的正道。。。


我們古人其實接受的是來自佛教的「無我」和「無常」,佛教的「無我」和沒有「自由意志」還是不同的。佛教的「無我」是指的人體內其實是找不出一個」實在「對應」我「這個稱謂的,認識到了這個事實,佛教才說你邁出了擺脫苦海的第一步。



那麼對於自由意志呢?「無我」是否意味著就是沒有自由意志的另一種說法呢?個人認為:還差點意思!


大腦的日常活動有點像菜市場,各個商販大呼小叫地不停發聲,聲音大的會突出出來,甚至會部分屏蔽掉一些聲音小的商販,這個也是大腦中念頭產生的真實情況。這種競爭狀態最終會導致有一部分念頭被大腦當成「自我」,被「自我」認為是「自由意志」決定自己的念頭的生成,並產生行動結果。但很多的心理實驗證明其實行動的決定其實要早於念頭的生成。某種程度上講,其實是大腦的前額葉皮層在用因果來解釋行動的決定,而不是大腦的「念頭」決定的行動。

因此,諾蘭電影中的時間逆轉,也不會影響行動的結果,因為在正常時間流轉時「行動先於意識」。而時間逆轉時,是意識在前,行動在後。因此結果是註定的。。。



因此有些人認可諸如「冥想」這樣的修煉,其實是可以強化自我的掌控力的,能夠讓自我更清晰地意識到自己的大腦在一段時間裡都產生了哪些念頭,哪些是強烈的,哪些是稍縱即逝的,甚至通過「冥想」這樣的練習是可以強化自由意志的選擇權的。。。

三、動念即分善惡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王陽明的陽明心學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理念就是「動念即分善惡」,這種思想非常有意思,本質上大腦的運作如前文所述,是來自大腦各個「模塊」產生的各種念頭的競爭,這就意味著,每個念頭也許真的如陽明心學所講,動念即分善惡,每個念頭如果可以被認識清楚,再通過「格物」就可以去惡存善了,這個也是陽明心學推崇的修身過程。



通過認識自己的念頭,識別每一個念頭,鍛鍊掌控這些念頭可能是「修身」的根本吧。。。


四、做到「知行合一」難嗎?


難,很難,非常難。

難,在於「知行合一」這個說法到底指的是什麼?我認為很多人理解的是錯的,比如:

有人說「言行一致」是為「知行合一」,但是這其實是兩件事情。本質上陽明心學中指的「知」其實也是一種「行」,說的「知行合一」,其實就是在說「知」即「行」。

「知」的過程其實是「行」的過程,是為「知行合一」,因此本質上學習的過程其實就是做的過程,要不然就是知道了很多的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我們之前在尋止齋雜話中討論過孔子的「學而時習之」,本質上其實也是在說「知即行」。

有的人很多時候其實是在「扯淡」,動念(善惡) —— 語言 —— 行動,都是脫節的,所以這個過程只能通過「修身」才能做到。。。


五、過一個「知行合一」的概率人生吧


所以今天寫的這篇文章本質上其實是雞湯文,我想說幾個我的認知:


1. 佛教的很多理念和說法,其實有認知科學的證據,當然需要去除封建迷信的部分;


2. 自由意志是否存在沒有得到科學上的證實或者證偽


3. 不過並不影響我們修身 —— 以鍛鍊我們的」念頭生成器「 —— 大腦


4. 在動念的時候,需要「格物」,需要審視自己的想法,謹言慎行是為此種表現


5. 訓練自己大腦,嘗試忽視每一個大腦想要解釋的「因果」,轉而用「概率」思維來取代,用「相關性」取代「因果性」,也是「格物」的手段。。。


最後,我想說,其實諾蘭《信條》的劇情透露出導演的意思是,人是沒有「自由意志」的,換句話說,就是,《信條》的劇情其實說的是系統決定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