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中押上七百萬為蔣介石正名,誰才是台灣二二八事件的元兇

fans news 發佈 2021-10-06T04:49:19+00:00

而民進黨綠營最喜歡拿來大作文章的把柄就是台灣於1947年2月28日發生的二二八事件,當中造成了大量流血衝突,民進黨一直指稱蔣介石是幕後元兇。

蔣介石在如今的台灣島內再度成為了輿論的矛盾爆發點,長期以來傳統的國民黨人依舊肯定蔣介石的一生,重視蔣介石的銅像和紀念場所。而民進黨綠營則不斷抹黑、羞辱蔣介石,甚至要將蔣介石的紀念場所銷毀,綠營執政的縣市中蔣介石的紀念銅像慘遭裂解。而民進黨綠營最喜歡拿來大作文章的把柄就是台灣於1947年2月28日發生的二二八事件,當中造成了大量流血衝突,民進黨一直指稱蔣介石是幕後元兇。但事實卻並非如此,台灣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先生為了此事直言要押上自己700萬退休金約戰民進黨,要針對「蔣介石是不是元兇」展開大辯論,如果落敗就把金額捐給民進黨。其中的情況究竟如何?且待在下慢慢道來。



二二八事件回顧


1947年2月27日,台灣省台北市一名婦女林江邁在販售私菸,不料被稽查隊員逮個正著。在沒收的過程中,雙方爆發了口角和衝突。稽查隊員用槍托擊打林江邁的頭部,以至於血流滿面。因為林江邁是台灣本地人,而稽查隊員大多是自內陸而來,此次衝突就引發了當地民眾的圍觀,「外省人欺負台灣人」的議論聲不斷湧起。為了控制局面,稽查隊員傅學通鳴槍示警,卻不料擊中了一名圍觀群眾。該人和林江邁一起被送到了醫院,林江邁只受了皮外傷,但是中彈的圍觀者陳文溪卻被擊中要害宣告不治。陳文溪的哥哥陳木榮是台北地區的黑幫大頭目,事情一下子被鬧大。2月28日陳木榮率領了大批徒眾前往台灣省菸草專賣局、台北市政府等地進行抗議討說法。而此時大批不服國民黨政府接管台灣的台籍日本兵開始湧上街頭,趁機渾水摸魚製造混亂,大肆殺傷無辜民眾和外省人。這也引發了整個台北市的動盪,而當時台灣的軍隊空虛無法有力控制鎮壓,所以混亂很快就由台北向整個台灣蔓延。


在島內一片混亂的過程中,曾經長期生活在日本人羽翼之下的台灣士紳這時也跳了出來,希望組建「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接管台灣的軍政大權,實現台灣被聯合國託管或者直接獨立的野心。這些人通過搶奪軍械所和彈藥庫的方式獲得了武裝力量,情勢越發嚴重。3月6日,國民黨增援部隊從基隆登陸台灣,陳儀會同援軍一道開始了反攻。但是在反攻的過程中,陳儀趁機對於反對自己的人進行清算式的報復,很多無辜的本省人因此被殺。這一過程也就是民進黨揪住不放的所謂罪行,經過不斷放大之後就形成了今天綠營口中的「二二八事件」。根據台灣島內二二八事件紀念委員會公布的數字,在這一階段台灣本省人死亡681人,失蹤177人,羈押判刑1395人,合計2253人。這些人的家屬都可以獲得受難者遺族的身份和撫恤。而在二二八事件初期,被本省人殘殺的外省人多達432人,受傷2126人,自始至終無人過問。兩相對照之下,台灣人和外省人所受傷害都很嚴重,而蔣介石本人在這次的事件中到底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則真的值得好好分析一二。



蔣介石在二二八事件中扮演的角色


1947年2月,大陸的經濟、軍事局勢正在發生激烈的轉變。2月10日,上海爆發了黃金風潮,金價和物價飆升,社會上的百姓人心惶惶紛紛開始大力囤積黃金和美元。根據資料記載:

「1947年2月1日,金價漲至每兩40.6萬元(舊幣),美元與法幣的比值達到1:7700,與上月中旬相比,猛漲10%;2月8日,黃金價格一日五漲,最後收盤價黃金每兩突破55萬元;2月10日漲至96萬元。」

面對這樣的大風波,國民黨當時的行政部門負責人宋子文備受壓力,最終在3月1日辭職謝罪。而軍事方面,2月20日萊蕪戰役取得了大捷,華東野戰軍將國民黨李仙洲兵團全部包圍殲滅於萊蕪地區。這一戰役共殲滅敵人7個師6萬餘人,俘虜第二綏靖區副司令李仙洲,收復城市13座,蔣介石在山東戰區的敗象已現。而蔣介石當時的關注點除了山東還有西北,他把希望寄托在了胡宗南制定的進攻延安計劃上。胡宗南在西北地區集結了34個旅25萬多人,打算在三月上旬進攻延安,直接攻擊我們的核心。所以,台灣發生的二二八事件在當時的蔣介石心中實際上並沒有產生多少波瀾。


蔣介石是在2月28日下午接到了台灣省主席陳儀的電報,內容是:「二月二十七日,奸匪勾結流氓,趁專賣局查禁私菸,聚眾動亂,特於二月二十八日宣布臨時戒嚴。」雖然陳儀下達了戒嚴令,可當時在台北的軍警力量只有千餘人,根本無法制止搗亂的群眾和兇徒。他們只能勉強守護各重要機關部門不被歹徒破壞,對於亂局有心而無力。可是陳儀卻並沒有把真實的情況完整匯報給蔣介石,以至於蔣介石在3月1日的日記中寫到:

「台灣群眾為反對紙菸專賣等起而仇殺內地各省之同胞,其動盪地區已漸擴大,以軍隊調離台灣,是亦一重要原因也。」

可事實上3月1日的台北市已經是無政府狀態,台灣南部也開始有人襲擊外省人,台中地區出現了謝雪紅領導的「民眾起義大會」。基隆要塞司令部的士兵也在乘搭火車採買糧食的過程中遭到了台灣本地人的襲擊,槍枝被奪,一名士兵汪烏家身亡。但是這些情況以及二二八事件背後的台籍日本兵作亂,外省人傷亡慘重等內在因素,陳儀都沒有匯報給蔣介石。


陳儀隱瞞二二八事件的真實情況長達一周,在3月5日保密局台北諜報站的駐地和電台被民眾攻占,該站才向副局長毛人鳳匯報情況,聲稱「外省人死傷達萬人」。這才讓南京方面獲悉情況的嚴重性,南京政府的「國防最高委員會」首次就二二八事件召開緊急會議。孫中山之子孫科在會上痛批陳儀,聲稱:「陳長官非撤職不可。」實際上陳儀之所以要隱匿真實情況,就是盼望能夠和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達成妥協,以和平方式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從而掩蓋陳儀多年來施政不善,造成台灣島內民怨沸騰,物價飛漲,本省人和外省人矛盾嚴重等諸多過失。這次的會議結束後,蔣介石當晚給陳儀發電:

「已派步兵一團,憲兵一營,限本月7日由滬啟運。」

這支部隊既是為了穩定台灣島內,也是為了監督和調查事件始末原由。3月8日,閩台監察史楊亮功率領憲兵第四營抵達基隆,但這也開啟了近一個月的黑暗時代。陳儀看到了援軍到來,隨即開始了反攻。陳儀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反覆無常的處事風格是釐清二二八事件真實情況的困難之處。



陳儀由和談到清算的態度轉變


3月6日,陳儀再度和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進行洽談。但是兩者分歧明顯,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已經提出了明確的武裝割據主張和奪權意圖,同時要求嚴懲陳儀手下。陳儀無計可施於是再度向蔣介石去電,請求派兵來台。蔣介石回電稱:

「政治上可以退讓,儘可能地採納民意,但軍事上則權屬『中央』,一切要求均不得接受。」

當晚的南京政府「國防最高委員會」也做出了決議,決定派大員宣慰,改制省政府,提拔本省人。這說明此時的南京政府已經知曉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並且不打算以極端酷烈的方式解決爭端。反而是決定以宣慰為主,也把問題的焦點放到了本省人的未來前途方面。也許在蔣介石的心中,根本就不希望事態進一步擴大以至於要動用正規軍,畢竟當時的大陸戰事正酣,抽調兵力不僅會打亂部署,還有可能會造成局部的混亂,特別是上海等地。3月6日晚,中統局從台灣向蔣介石發出了一份報告。當中直言:「參加台灣叛亂者多屬前日軍徵用之海外歸來浪人,全台約計十二萬人,投機者蔣渭川、王添灯等主張大台灣主義。」這也為當時的時局增添了另一份變數,蔣介石的心中開始出現了複雜的矛盾。


3月7日,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正式提出了「四十二條處理大綱」,其中包括了要求台灣陳儀政府放棄武裝、無條件釋放戰犯等條目,遭到了陳儀的嚴詞拒絕。當晚八時許,陳儀向蔣介石發出了一封十分詳細的電文。陳儀聲稱台灣當時已經是:

「奸匪搜繳武裝,日本御用紳士煽動,台籍日本兵反對政府。擬請除派二十一師全部開來外,再加開一師,至少一旅。並派湯恩伯來台指揮。」

湯恩伯算是陳儀的學生,陳儀最早是跟隨在軍閥孫傳芳的帳下,後來投靠了蔣介石備受寵信。陳儀這時已經放棄了所有和平的手段,反而開始打算用大軍鎮壓,全盤清剿的方式處理事態。他已經動了大開殺戒的心,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由綏靖變為了冷酷,所以才要增派如此眾多的軍隊來台。可是蔣介石的態度依舊很保守,他回電稱「二十一師直屬部隊與第一個團本日正午由滬出發,約十日晨可抵基隆。」蔣介石變相減少了出兵數量,就是不希望情況失控,血流成河。


3月8日晚,之前發往台灣的一團一營已經就位,陳儀於是下令發動總反攻。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被解散,首謀者被通緝,民兵部隊一概被列入消滅的名單中。槍聲從台北中山堂開始響起,整整響了一夜。鎮壓行動正式開啟後,陳儀刻意讓這次行動不斷擴大,很多附隨組織因為和陳儀早有宿怨,趁此時機一律被陳儀整肅清算。《人民導報》、《中外日報》、《大明報》等多家報紙因為反對陳儀而被查封,《和平日報》主編張榮宗被殺,張榮宗即是如今台北市議員王世堅的外公。中統在事後的一份報告中指出:

「九、十兩日國軍陸續開到,警察及警備部軍士即施行報復手段,毆打及拘捕叛亂者,台民恐慌異常。」

軍隊的鎮壓一直在進行,而蔣介石方面卻沒有第一時間得知具體的軍警報復民眾情況。他還特意派出了防務部門負責人白崇禧前往台灣宣慰,撫恤民眾,但卻不料當時的台灣已是血流成河。蔣介石此次宣慰還是拿出了極大的誠意,因為隨行人員中有一個三十七歲的年輕人叫蔣經國。


3月13日,台南、高雄都被相繼平定,可是大量的冤假錯案和挾私報復事件卻在不斷上演。當時的高等法院法官吳鴻麒遭兩名便衣人士強行從法院帶走,四天之後被發現慘死於台北市南港橋下,遺容極為悽慘。他和二二八事件完全沒有任何關係,事後便有人懷疑是趁機挾怨報復。而吳鴻麒便是後來國民黨主席吳伯雄的伯父,以吳伯雄後來的聲勢也沒能替伯父最終討回一個公道,其他的冤案更是可想而知。13日下午,蔣介石聽說了有軍警報復民眾的事情,於是發出了一封口吻極為正式嚴肅的電文:

「陳長官,請兄負責嚴禁軍政人員施行報復,否則以抗令論罪,中正。」

已然殺紅了眼的陳儀這才稍微減緩了報復的力度,但是諸如吳鴻麒一類的案件還在發生。3月17日,白崇禧攜蔣經國一行人來到台灣島,下令嚴厲約束軍警,並發出了安民告示,要求停止一切報復清算。


面對當時已然千瘡百孔、地方上風聲鶴唳的台灣社會。白崇禧以自己防務部門負責人的身份發出了布告:

「此次台省發生不幸的事實,使人心騷動,社會不安。『中央』格外關切,並已決定以寬大為懷的精神來處理。在確保國家統一的立場並採納台灣同胞真正民意的原則之下,以求合理的解決。」

這份布告也代表了當時蔣介石的態度,所以說蔣介石是二二八事件的元兇,事實並不充分。真正應該聲討的是當時的軍政長官陳儀,而撤職查辦陳儀也是當時國民黨內的一致意見。3月22日,陳儀被撤職查辦。但是因為陳儀在國民黨上層的派系中擁有特殊地位,所以只是小懲大誡,很快就又讓他出任了浙江省主席。因為相較於台灣彈丸之島,大陸的戰局和國民黨內派系的穩定才是蔣介石的真正著眼點。


從上述的材料中,我們不難看出。蔣介石在事件發生的最初階段實際上是被陳儀所蒙蔽。他在3月7日的日記中也有所體現:

「自上月二十八日起,動盪由台北延及至全台各縣市,對中央及外省人員商民一律毆擊,死傷已知者達數百人之眾。陳公俠(陳儀)不事先預防又不實報,及至事態燎原乃始求援,可嘆。」

自從蔣介石知悉此事後,一直希望能夠平穩事態的發展,防止擴散蔓延,減少人員死傷。從態度上看,這是積極的。而且他明令禁止報復清算,這也昭示了造成台灣本省人大量傷亡的鎮壓系出於陳儀之手,並非是蔣介石下令。所以,民進黨長期以來把蔣介石塑造成為二二八事件的元兇首惡,這是完全站不住腳的。


民進黨多年來把蔣介石作為箭靶,通過歪曲歷史的方式,把一些歷史信息刻意抹除就是為了挑起民眾對於蔣介石和國民黨的盲目仇視,以達到割裂大陸與台灣之間聯繫的目的。民進黨台獨分子推崇備至,被稱為台灣精英的所謂「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成員實際上有很多人就是最早的台獨分子。美國使領館在1947年3月3日就收到了一封有141人署名的《台獨請願書》,其中一段原文是:「有賴於聯合國共管台灣,切斷台灣與中國本土之政治經濟關係,直到台灣獨立為止。」民進黨慣於指鹿為馬,顛倒黑白用於政治操作,兩岸關係如是,島內歷史亦如是。所以,他們通過扭曲這一段歷史,目的就是為了實現70餘年前的台獨目標,蔣介石只不過是他們選中的攻擊點而已,僅僅只是犧牲品。這也是張亞中校長敢於賭上自己700萬的退休金也要約民進黨辯論的底氣所在,丹書青史如鐵,絕不是台獨分子憑藉一己私慾所能撼動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