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源自中國的日本傳統樂器

fans news 發佈 2021-11-17T05:17:43+00:00

本周四,大原日語將攜手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中日會館、成都中日交流之窗一起舉辦日本傳統樂器線上沙龍活動,屆時日本森梓紗老師會用到「日本箏」給大家演奏。


本周四,大原日語將攜手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中日會館、成都中日交流之窗一起舉辦日本傳統樂器線上沙龍活動,屆時日本森梓紗老師會用到「日本箏」給大家演奏。活動預告 | 日本傳統樂器線上沙龍

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除了日本箏,日本還有哪些傳統樂器呢~


那些源自中國的

日本傳統樂器


在日本,傳統民族樂器被稱為「和楽器」(わがっき)或「邦楽器」(ほうがっき)。其中,除了「和琴」(わごん)、「神楽笛」(かぐらぶえ)和「笏拍子」(しゃくびょうし)是起源於日本本土的固有樂器外,其他的傳統樂器基本都源自中國。

例如大家熟悉的「三味線」(しゃみせん)、「尺八」(しゃくはち)、「琵琶」(びわ)和「箏」(そう)。它們與中國傳統樂器三弦、簫、琵琶、古箏形制相似而又有所不同,至今仍然較完整的保持著傳入時期的形態。

今天,小編就帶你了解一下這幾種日本傳統樂器。

【三味線】


三味線を弾く女(喜多川歌麿「江戸の花 娘浄瑠璃」享和3年(1803年))


三味線的祖先是中國傳統樂器三弦,在日本室町時代末經琉球王國(現在的沖繩)傳入日本,產生了早期的琉球群島三線。之後於16世紀傳到日本本土逐漸成形。在日本傳統音樂界中,也直接稱三味線為「三弦」。為了不與日本的三弦混淆,因此在中國一般只稱日本的這種民族樂器為三味線。


三味線也是歌舞伎的主要伴奏樂器,自誕生伊始就一直流行於民間,隨著貴族社會的崩潰和庶民文化的興盛,三味弦當仁不讓地與琴並稱為「日本樂器之王」。演奏時,演奏者需要用象牙、玳瑁等材料製成的撥子,撥弄琴弦,其聲色清幽而純淨,質樸而悠揚。



【尺八】

尺八原來是我國古老的吹奏樂器。早在東漢時期,尺八的前身羌笛就已經流傳於民間。到了隋唐時期尺八已成為宮廷中的主要樂器。由於管身長一尺八而得名。宋代以後,隨著漢文化的斷層,來自民間的簫、笛等樂器逐漸取代了用於宮廷雅樂的尺八的地位,導致現在我國除了閩南的南音以外,已經非常罕見。

據史書記載,日本尺八是在奈良時代,也就是我國南北朝末年至唐初,作為演奏唐代雅樂的樂器傳去的。據傳,日本聖德太子特別喜愛尺八,他當時所用的中國尺八,如今還珍藏在奈良的法隆寺中。

目前在日本流行的五孔尺八,則是宋末元初時期由日本普化宗的禪宗和尚覺心來中國杭州護國仁王禪寺學禪期間向同門居士張參學習吹奏尺八後帶回日本的日本現代尺八就是從普化尺八演變而來。尺八的音色圓潤、柔美、蒼涼遼闊、深沉而含蓄,並略帶淒涼之感,又能表現空靈、恬靜的意境。

(杭州護國仁王禪寺遺址)




【琵琶】

(平家物語を語る琵琶法師)


琵琶在唐朝時期,作為雅樂器的一種從中國傳到日本。從日本平安時代開始盛行,後發展成為了日本民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樂器。由於最初習練並傳播琵琶的多為僧侶,所以以演奏吟唱琵琶行乞的「琵琶法師」們始創的獨特流派「盲僧琵琶」成了日本琵琶流派的先驅。

日本琵琶基本延續了中國唐朝時期的形制及演奏方式,發展到現在有很多的種類,如樂琵琶、盲僧琵琶、平家琵琶、薩摩琵琶、筑前琵琶、錦琵琶等。雖然各流派琵琶體積大小各有不同,但形制大致相同。日本琵琶大都為四弦。中國唐代的琵琶用撥子彈奏,這個演奏方式至今被日本琵琶所保留。另外日本琵琶幾乎沒有器樂曲,只有聲樂曲。樂器一般只在前奏、過門中使用。聲樂曲也是以說唱曲為主, 幾乎沒有抒情性的歌曲。




【箏】

最初它只用於雅樂的管弦樂隊中,到16世紀時主要在僧侶、武士階層中流行。而當今依然流行的、帶有較強藝術性的俗箏音樂是由盲人音樂家八橋檢校開創的。

日本箏與中國古箏的區別除了弦的數量不同,另外在彈奏時,日本箏演奏者一般採用跪姿,而我們中國古箏演奏時一般都是坐姿。再有,日本人彈古箏只有右手帶義甲,且義甲只有三指(大拇指、食指、中指),而我們彈中國古箏是兩隻手都要佩戴義甲,且只有小拇指不帶。




END

文字/然然老師

編輯/LILI

圖片/來源自網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