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閩西)生態保護區的活化保護試論(上)

fans news 發佈 2021-11-23T05:02:02+00:00

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區的活化保護試論是北宋閩地佛教高僧,俗姓葉,法名惠寬,寧化人。先在汀州開元寺出家,得業後遍游閩贛諸方叢林,訪師學道,契悟佛家要旨。

客家文化(閩西)生態保護區的活化保護試論(上)

□張佑周

  2017年1月,原文化部批准設立客家文化(閩西)生態保護實驗區後,閩西客家文化生態保護走上了快車道。保護實驗區所涉及的龍巖、三明二市政府制訂規劃,健全工作機制,加大經費投入。有關部門積極行動,落實任務,積極探索和實踐,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取得一定成效。如何進一步做好實驗區的保護?作為從一開始就參與申報論證及規劃方案設計的本地學人,筆者興奮之餘,仍不揣淺陋提出一些想法供參考。

  一、祖祠、祖墓、祖廟的活化保護
  閩西是舉世公認的客家祖地,祖祠、祖墓和祖廟是客家祖地最重要的標誌,不僅要保護好,而且要建設好,讓海內外客家人心有所屬、魂牽夢縈。
  祖祠即各姓氏宗祠。作為炎黃子孫中最辛勤地播種、耕耘華夏文明的一支重要支系,客家人慎終追遠、念祖追宗的傳統觀念是很強的。各姓氏都追根溯源至中原的某郡某望。千百年前,客家先民篳路藍縷在閩西這片土地上開創新家園之初,先是在新的聚居地設立牌位,供奉宗族先祖。在新居地站穩腳跟之後,則開始建起宗祠供奉先祖和開居祖。客家各姓氏宗祠於是先後在閩西各地出現。
  隨著客家民系的形成和發展,閩西地區地狹人稠的矛盾不斷出現,閩西客家人於是發揚先輩傳統,背起行囊,尋找新的生存發展之地,甚至遠徙異國他鄉。安寢著歷代先祖尤其是閩西開居祖魂靈的各姓氏宗祠於是成了遷徙異地的客家遊子魂牽夢縈之所在。如著名的上杭稔田官田村李氏大宗祠,是供奉著李氏閩粵大始祖李火德的宗祠。由於李火德後裔繁盛,號稱逾千萬人,因而該宗祠香火頗旺,一年到頭都有徙居外地甚至海外的裔孫回來祭祀。尤其是每年的春秋二祭,更是有成千上萬的海內外李氏族人前來祭祀。

  像李氏大宗祠那樣的客家開基祖或各村寨開基祖宗祠在閩西地區還有很多,僅上杭便還有丘氏、郭氏、游氏、廖氏等開基祖宗祠。雖然其他各姓氏宗祠不一定有李氏大宗祠那樣的祭祀盛況,但大都有極強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各姓氏海內外裔孫凝聚族心、團結族志的象徵。數百年來,各姓氏宗祠大多數能在裔孫中募得巨資一次次重修,就足以證明此類宗祠在各姓氏海內外裔孫心目中的地位。
  作為已被列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李氏大宗祠有其千萬裔孫的呵護,還堂而皇之地成立了李氏大宗祠管理委員會,其保護和建設自然沒有問題,但作為閩西客家文化生態保護的地標性建築之一,或曰作為閩西客家文化生態保護的重要內容之一,對其進行活化保護卻仍有距離,對其他未列人「國保」的其他姓氏開基祖宗祠或其他類型的宗祠進行活化保護則有更大的距離。
  所謂活化保護與建設,是指既要將保護對象完整保護、傳之久遠,又要對保護對象進行建設,開發利用。比如將其與文化旅遊緊密結合,開發文化旅遊,實現文化資源與旅遊市場的有效對接,文化資源的潛在價值轉化為較大的經濟效益,從而使之得到更好的保護。
  李氏大宗祠及其他宗祠雖然實現了敦親睦族的傳統功能,但在開發文化旅遊,實現資源價值的充分利用即所謂活化保護方面做得很不夠。比如,當地的餐飲、住宿設施還很不完備,祭祖紀念品未能開發等。這不能不是一個很大的遺憾。
  與祖祠相同,祖墓也有念祖追宗、敦親睦族之功能。如位於上杭白砂茜洋村著名的張氏「鄞江始祖」化孫公墓,每年都有成千上萬海內外的張氏裔孫前來祭祀。
  張化孫於宋嘉泰四年(1204)辭官攜妻帶子6人沿汀江南下覓得風水寶地深坑尾官店前(今上杭白砂茜洋村)「卜吉」定居,開始其開拓創新、異地發展的創業之夢。他所娶陳、闕二夫人生下18個兒子,傳108個孫子,很快人丁興旺。在實現了迅速發展人口、家庭興旺的每一步發展戰略之後,張化孫意識到狹小的茜洋村無法滿足眾多兒孫的生存和發展,於是,他很快又實施進一步拓展生存空間的第二步發展戰略,鼓勵經過因材施教,精心培育,已經掌握士農工商文武之道的兒孫們向外地遷徙拓展,像自己當年那樣尋找新的生存發展空間。於是,張化孫的兒輩、孫輩不僅占據了上杭(含永定)的不少山頭溝壑,而且遠徙閩南、粵東。
  千百年的祭祀香火足以證明,如同李氏大宗祠等客家宗祠一樣有巨大宗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張化孫墓,能夠得到很好的保護是必然的,但對其進行活化保護也還有很大的距離。比如,張化孫墓所在地包括民宿、餐飲等在內的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滯後,每年前來祭祀的成千上萬的裔孫,有的人想要逗留數日,或飽覽當地美麗的田園風光,或在陪侍先祖魂靈的流連忘返中靜化自己的靈魂,都難以實現。
  祖廟指民間信仰中得道神靈最早被奉祀之廟。民間信仰中的神靈不少是由民眾創造的。閩西客家民眾在宋代以來的造神運動中也創造了一些屬於自己的地方保護神,其中最著名的是以地方先賢為原型的伏虎禪師和定光古佛,閩西客家將二者稱為「二佛」,甚至與觀音菩薩一起被稱為「三太祖師」。
  伏虎禪師(?-962)是北宋閩地佛教高僧,俗姓葉,法名惠寬,寧化人。先在汀州開元寺出家,得業後遍游閩贛諸方叢林,訪師學道,契悟佛家要旨。公元945年駐錫於汀,在長汀與寧化交界處平原山創庵「普護」,屢屢造福於汀人。
  傳說,當時汀州叢林密布,屢有虎患為害鄉民。惠寬法師聞訊,悄然入山,為虎說法,「以解脫慈悲力,為之訓飾柔服」,虎俯服如受戒狀,法師騎虎而去,虎患遂除,「伏虎禪師」稱謂由此而來。
  再如,普護庵側吊軍嶺山高無水,行人苦渴,法師遂以錫杖叩擊,石縫出水;南唐保太七年(949),汀地大旱,官府請法師祈雨救旱,民眾得以保苗獲豐收。《臨汀志》載曰:
  (南唐保太)七年,汀苦旱,靡神不宗,郡將聞師道行,結壇於龍漳側,延師致禱。師云:「此方早氣燔甚,……願焚其軀。」及期,早如故,師延跌坐,命厝火於蘄,眾駭愕,火未及燃,油煙四起,甘雨傾注,師曰:「未也,水流來臍乃已。」未幾果然,見聞讚嘆。
  惠寬禪師將自己的血肉之軀置於乾柴炎堆上,下定決心與人民同生死共悲難的決心及其大無畏精神終於感動上蒼,降下甘霖,神師能深得民眾崇拜是再自然不過了。
  惠寬禪師生前逝後的佛法神力在民間流傳,地方官員也上書朝廷,敕其功德,朝中感念,屢次敕封。至宋開慶元年(1259)封號達8字為「威濟靈應普惠妙顯大師」。禪師圓寂之普護庵,宋熙寧三年(1070)再改賜庵名為「廣福院」,是為禪師祖廟。
  定光古佛俗姓鄭,名自嚴(亦其法名),泉州同安人,生於唐同光二年(924),少有佛心,11歲依建興寺契緣法師席下。17歲得業游豫章,過廬陵,契悟於西峰圓淨大師。5年後雲遊參訪閩粵贛各地,歷18年苦旅,終成一介高僧。「乾德二年(964)駐錫武平南安岩,淳化二年(991)別立草庵居之。景德初,遷南康郡盤古山。禪符四年(1011),汀守趙遂良即汀宅創後庵延師。至八年(1015)終於舊岩。」
  自嚴和尚長期活動於汀境,其生前逝後鎮蛟伏虎、呼風喚雨、禦寇除妖、救死扶傷、築陂造田等善行義舉和無邊佛法在汀州地區廣泛流傳,閩贛兩地官員一再奏請朝廷,有宋一代便得到朝廷三次封諡,終達8字師號「定光圓應普通慈濟大師」。其生前創庵及圓寂之處武平岩前南安岩均慶寺於是成定光佛之祖廟。
  千百年來,伏虎禪師和定光古佛信仰得到廣泛的傳播,因此,除了其祖廟廣福院和均慶寺之外,閩西客家地區還有分靈廟,如永定陳東岩太村口的伏虎禪師庵;永定撫市萬壽寺則供奉神農、定光和伏虎三尊古佛;永定金砂金谷寺供奉定光古佛等等。所有這些是為伏虎禪師和定光古佛分靈廟。
  神靈的祖廟或分靈廟,尤其是具有地方保護神職能的神靈的祖廟或分靈廟,就像祖祠、祖墓一樣,是移民外地漂泊異鄉的人們魂牽夢紫之所在。徙居異地他鄉的人們除了在新居地創設廟壇分靈安奉原鄉神靈之外,一有條件就要回到原鄉祖廟或分靈廟進香。如遷台的汀州客家移民,除了從永定鄞山寺和金谷寺分靈帶去台北淡水鄞山寺和彰化定光廟安奉外,還一批又一批地回武平均慶寺祖廟祭拜進香,並捐款重修祖廟。2002年1月均慶寺發掘出一塊雍正十一年(1734)的石碑,兩面分別鐫刻「募叩台灣樂助碑記」和「台灣府善信樂助建造佛樓菩薩碑」,正文分別刻有捐資人名及金額,有台灣善男信女約960名。當時海峽兩岸往來並不方便,且不說海峽巨浪常掀翻渡船,吞噬生命,僅武平岩前至東南海岸的千山萬水就有難以想像的艱辛。也許雍正十一年之前定光古佛尚未分靈台灣,也許當年大陸赴台墾殖者多春去冬歸,在與家人團聚的同時順便去均慶寺上香祭拜,但捐資者竟如此之多,足以說明當時渡台者對定光古佛之虔誠。
  神靈的祖廟和分靈廟與客家人的宗祠、祖墓一樣,也有極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如岩前均慶寺多次舉辦的定光文化節,都能吸引成千上萬的海峽兩岸信眾虔誠參與。除均慶寺和廣福院外,閩西客家地區的神靈祖廟和分靈廟著名者還有永定金砂金谷寺,是為渡台定光古佛分靈廟;長汀媽祖廟,是為渡台「汀州媽」分靈廟;永定下洋樂真寺,是為渡台慚愧祖師分靈廟,等等。如果所有這些祖廟和分靈廟,都能像岩前均慶寺那樣,與文化旅遊相融合,實現其活化保護,其積極效果將是顯而易見的。(未完待續)(來源:文化龍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