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6年,63歲左宗棠力排眾議收復新疆,如今看來果然意義重大

fans news 發佈 2021-11-29T15:44:12+00:00

而滿清政府之所以能在外部強敵環伺、內部民怨激憤以及「老佛爺」毫無下限地奢靡下仍能苟延殘喘近80年,其功勞皆歸功於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自1840年英國「敲開」清政府的大門,西方列強便開啟了瓜分中原大地的浪潮。而滿清政府之所以能在外部強敵環伺、內部民怨激憤以及「老佛爺」毫無下限地奢靡下仍能苟延殘喘近80年,其功勞皆歸功於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半個聖人——曾國藩、功蓋千秋——左宗棠、民族自強——張之洞以及背盡後世罵名的「真中堂」李鴻章。此四人雖都可稱得上是晚清「擎天白玉柱」,但唯有左公是「功在當代,而利在千秋」,也僅有左公被贊為「民族英雄」。

1874年,日本陸軍中將西鄉從道率領艦隊東出,侵略台灣省。當清廷得知消息時,日軍已從台灣琅嶠登陸,並設立了自己的「統治都督府」。朝野上下一片譁然,各「社稷之才」紛紛上書要帶兵出征,收復台灣。

然而,當時之情況,清政府已是東西兩面受敵。西部新疆已在阿古柏、沙皇俄國以及英國的暗中蠶食下幾近全境淪陷,而日本當時不過才剛剛走上明治維新的正軌,入侵台灣的軍隊也不過才3000餘人。但在李鴻章、鮑源深等人的帶領下,朝堂之上近乎一邊倒得要「暫棄疆防、力主海防」。

李鴻章等人的理由是「台灣乃天朝海上門戶,一旦有失將主權危矣」。且先不講日軍的3000人是否真的能夠占領台灣,單是自30多年前英國發起鴉片戰爭以來,所謂的「天朝上國」便已是沒了主權可言。李鴻章的此番言論,無疑是將其自私的心境一展無遺。

整個滿清朝廷,只有時任陝甘總督的左宗棠一人上書駁斥,認為「塞防與海防」要兼顧,並主張要武力收復新疆而非是與俄國再簽合約。因為只有左公一人站在西北大地之上,看著漫天黃沙席捲,知曉西疆之穩重在千秋。

左公的「定邊之緣」,失意時已定

左宗棠的一生,可以說是大器晚成的典型範例,而造就其的原因,是因為左公的傲。在人生後期主宰宦海時,左宗棠常常以「當世諸葛」自居,看不慣那些為了自己的榮華而甘願出賣國家主權的人與行為,亦瞧不上李鴻章等人「可書萬篇」的累累劣跡。

在以謙遜自貶的傳統大環境下,左公的一身正氣雖是民族之盛,但也因此註定他的一生知交零落、仕途多舛。1826年,年僅十五歲的左宗棠參加童子試,取得第一名的成績,次年參加長沙府試考得第二名。連續兩次成績優異,少年的意氣風發使得左宗棠有些自傲。

而與人談論時,左宗棠也是時常視天下人才如無物。就這樣,一身傲氣的左宗棠名聲越傳越廣,而那些歷經多次起落的主考官們,也決定讓年少的左宗棠嘗一嘗落榜的滋味。道光十二年,21歲的左宗棠參加湖南鄉試名落第十八名,之後三次進京趕考盡皆落榜。

才高氣傲的左宗棠自此決定「絕意仕進」,不再參加科舉,而是回鄉隱居。但是,左宗棠的才氣與能力名聲在外,很多的漢人高官並不想朝廷錯失如此人才,所以一直都在暗中關注他。兩江總督陶澍回鄉省親時,特意停留湖南與其暢談一夜,湖北巡撫胡林翼常常與其「同床共枕、徹夜長談古今大政」,而真正對其蓋世之功有著不可磨滅之貢獻的是另一位民族英雄、中國近代「看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則徐。

道光二十九年,因鴉片戰爭而被冷落、貶謫新疆的林則徐告老還鄉,途徑長沙時,特意帶病前往看望隱居在家的左宗棠。這一年,左宗棠已經37歲了,卻仍舊無官無職,而只比他大一歲的另一晚清重臣曾國藩在一年已是兵部左侍郎,堂堂的二品大臣。

但是林則徐堅信,未來能夠在亂世之中匡扶清廷社稷的,是仍舊隱逸在家的左宗棠。在與左宗棠的徹夜長談下,林則徐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看法。遂拿出了自己在新疆這幾年的唯一也是他這一生最後的成就——整理的新疆資料及繪製的新疆全境詳細地圖,託付給了左宗棠。

「我老了,又疾病纏身,空有抵禦沙俄的志向,但已無時間完成這志向。所以我想將我在新疆的這幾年,耗盡的全部心血託付給你,你將來治理新疆時會用得上。」

此時,距離林則徐去世已不足一年光景,自知已無機會看到左宗棠封疆的那一天,臨行前,年逾花甲的林則徐眼含熱淚將自己被貶時所著的傳世經典贈送給了左宗棠「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謫居正是君恩厚,養拙剛於戍卒宜。」

彼時的左宗棠並沒有想到,20多年後,同樣年逾花甲的自己,竟然真的同林則徐期許的那樣,帶著天下人的期盼,完成了那曠世偉業。

惡狼蠶食,左公「力排眾議、抬棺出征」

1865年,阿古柏率領大軍入侵南疆,因為彼時中原大亂剛剛結束,清廷還都忙於處理太平天國的殘餘勢力,在南疆的阿古柏並未受到太大的阻擊,進而大肆地燒殺搶掠、擴充勢力。

及至1870年,阿古柏已經完全控制了南疆及北疆大部,並且還投靠沙俄想要趁機將南疆與北疆全部吞食。而向來是無利不歡的沙俄對於此當然是喜聞樂見,遂向同治施壓,以「助力清廷安定邊患」為藉口,於1871年出兵奪取了新疆伊犁地區。

此時,因為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有功,大器晚成的左宗棠已是陝甘總督。眼見外敵肆無忌憚地蠶食中國領土,左宗棠多次上書請求出兵鎮壓。但是在沙俄的軟硬皆施下,清廷一直無動於衷。

直到1874年,在沙俄的運作下,俄國與英國先後承認阿古柏在新疆的合法地位,並與其簽訂正式條約,將160餘萬平方公里的新疆徹底從清朝的版圖之上分離了出去。而彼時,恰逢李鴻章的「先海防後塞防」的主張,徹底激怒了左宗棠。

左宗棠憤而上書,駁斥李鴻章的「賣國」主張,並怒罵李鴻章一派的清廷特使崇厚與俄國交涉時的「喪權辱國」行為。在左宗棠的強力要求,以及同治帝「以命相博」下,最終於光緒元年(1875年)5月,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

但是,因為當時掌控實際權力的仍是慈禧太后,導致雖然左宗棠被授命收復新疆,但朝廷卻並未給其撥付軍餉和糧草。不僅如此,因為左宗棠的「直諫」得罪了李鴻章一派,慈禧還運用手腕將原本屬於陝甘軍隊的軍餉撥給了海防一部分,這無疑是給收復新疆更平添了極大難度。

為了一擊而勝,不打拉鋸拖延站,左宗棠在陝甘兩省之地操練兵馬、囤積糧食,制定了「緩進急戰、先北後南」的戰略方針。陝甘兩地的百姓聽聞總督要帶兵收復失地,紛紛自發為左宗棠送去糧食。更有甚者,左宗棠兩湖老家的鄉紳,也紛紛自發籌集糧食不遠萬里北上送糧。

民心如此,何愁功業不成。光緒二年(1876年)4月7日,經過一年多的籌備,左宗棠正式帶領6萬大軍齊出蘭州直撲新疆。在出征前,左宗棠特意命人打造了一口棺材,以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率軍西進。

軍隊出城時,沿街兩旁儘是自發前來送行的百姓,當見到那口通體漆黑而無比顯眼的棺材時,都不禁下跪行禮,向這位已經64歲的老人投以最崇高的敬意。

當軍隊走到河西走廊時,左宗棠不禁停馬駐足。27年前,同樣64歲的林則徐拖著病軀前往湖南左宗棠的老家與其徹夜促膝長談,準確地預料到了新疆的危局,並將畢生心血與偉志託付給了已臨近中年卻仍舊一事無成的自己。

如今,一樣年逾花甲的自己,真正背負上了前輩的遺志。這一刻,左宗棠才真正理解了27年前林則徐所贈給自己的那句「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真正含義。他勒馬遠眺,留下了屬於自己的傳世佳句「戎馬馳驅度西隴,勛名懋著何英雄。」

從頭收拾舊山河,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進入新疆後,左宗棠召開了第一次軍事會議。在這次會議上,左宗棠下達了自己的軍事部署:命麾下心腹大將劉錦棠和指揮都統金順率領主力軍隊為主攻;提督徐占彪、張濯率領大軍駐紮哈密,隨時由側面配合金順部的進攻;由湖廣調集的楚軍設防敦煌、安西、玉門一線,以防敵軍順勢向中原逃竄。

1876年7月,劉錦棠率領大軍到達達巴里坤,7月底同金順一部在濟木薩會師準備進攻古牧地。早在左宗棠領軍進入新疆後,阿古柏便已布置好了防守體系,將麾下的大將馬人得、馬明、白彥虎等分派到了烏魯木齊、昌吉、古牧地等地為阻擊清軍的第一段防線。

8月10日,劉錦棠率隊夜襲黃田,一舉攻下。3天後,與金順部合圍,將古牧地團團圍困。隨後,經過三天三夜的激戰,清軍用大炮轟開了古牧地的城牆,成功攻克古牧地。

8月18日,經過一夜的休整,劉錦棠率領大軍再度西進。此時,駐守在烏魯木齊的馬人得和白彥虎還在「犒賞三軍、動員部隊」,不曾想劉錦棠攻破古牧地後竟不做調整徑直朝著烏魯木齊撲來。左宗棠「緩進急戰」策略作用凸顯,馬人得和白彥虎連防守都未來得及,清軍炮聲一響便棄城而逃。

隨後,劉錦棠和金順趁士氣正隆,兵分兩路相繼攻克了迪化州城、昌吉、呼圖壁、納斯南城等除伊犁外北疆地區的全部軍事重鎮。眼見勝利在望,左宗棠命令部隊好好休整一番,準備一鼓作氣掃平南疆。

可就在這時,英國卻以「調停人」的身份派出了使者,希望左宗棠能夠停戰。為表誠意,阿古柏願意對清朝俯首稱臣,作為清朝的屬國。可是,卻遭到了左宗棠的無情拒絕「南疆之地,乃我國土,地不可棄,兵不可撤」。

此時冬季來臨,新疆地勢高坦風雪極大,不利於大規模軍事行動,左宗棠決定暫緩收復南疆,等到來年開春再戰。冬季的風雪給了阿古柏防守之機,他將所剩的主力兵馬駐守在達坂、吐魯番和託克遜三座重城,自己率領輕騎兵坐鎮喀喇沙爾作為機動部隊隨時進行增援。

儘管阿古柏準備得如此充分,卻還是難逃滅亡。1877年4月,左宗棠再度召開了第二次大型軍事會議,此次的部署為:劉錦棠率軍由烏魯木齊南下,直逼達坂城;張濯部由哈密開拔西進,進攻吐魯番;徐占彪部出木壘河,翻越天山南下,協助張濯進攻吐魯番,三路大軍得手後不做休整,立即轉攻託克遜,使阿古柏變為真正的「孤家寡人」。

4月14日三軍主力齊出,4月19日劉錦棠攻破達坂城,隨即向託克遜進發。4月26日,劉錦棠再度攻破託克遜,但此時吐魯番還未城破,劉錦棠再度率軍轉戰吐魯番,最終三軍合力攻下吐魯番。至此,阿古柏自知大勢已去,逃至庫爾勒自殺身亡。

隨後,清軍逐步收拾掉了阿古柏的殘餘勢力,於1878年1月收復了新疆除伊犁外的所有土地。見左宗棠氣勢正盛,俄國找到清廷準備通過談判的方式歸還伊犁。自此,左宗棠率軍凱旋。

但是沒想到,清廷代表崇厚,竟然為了儘快完成任務,與俄國達成了「割地賠款」的屈辱協議。左宗棠怒不可遏,上書言稱「如果俄國不無條件歸還伊犁9城,將再度率軍武力收復。」但是,談判來來回回近2年,也未達成協議。

1880年,已經古稀之年的左宗棠再度抬棺出征,陳兵伊犁城外。見無法再取得絲毫利益,俄國最終同意無條件歸還伊犁。但是,在談判期間,俄國再次使用手段將左宗棠調回了北京,進而在1881年的《中俄伊犁條約》取得了9百萬盧布的賠款。

但是,無論如何,新疆還是完完本本地回到了中國的手中。此後,在左宗棠的努力下,清朝正式設立新疆省,從此西疆成為了我國必不可少的主權領土,也是中國多民族、大一統國家的重要典例。

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弟子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渡玉關。

如今,綿延千里的「左公柳」仍在,雖然大部分都是後人所補栽的,但是左公為中華民族造福的不朽功績,和這些不斷新生的「左公柳」一樣,被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所銘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