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碧映林綠,黃海之濱林海共生守住發展底色

fans news 發佈 2021-11-30T02:56:57+00:00

11月29日,「長江經濟帶及黃河流域省級黨報全媒體行」採訪團一行來到了位於黃海之濱的江蘇鹽城東台條子泥濕地保護區。這裡地處黃海之濱,是侯鳥東亞-澳大利西亞遷徙路線上的中心,常年來此停歇、繁殖和越冬的鳥類多達400餘種,數超過百萬隻。「快看,遠外海難上有好多鳥!

11月29日,「長江經濟帶及黃河流域省級黨報全媒體行」採訪團一行來到了位於黃海之濱的江蘇鹽城東台條子泥濕地保護區。這裡地處黃海之濱,是侯鳥東亞-澳大利西亞遷徙路線上的中心,常年來此停歇、繁殖和越冬的鳥類多達400餘種,數超過百萬隻。

「快看,遠外海難上有好多鳥!」透過望運鏡鏡頭,遠處灘涂上成群的水鳥低飛嬉戲,幾名漁民在灘涂上趕海,一派靜謐和諧的景象。灘涂是鳥類的天堂,但此處的灘涂漲潮時被海水淹沒,退潮時才呈現灘涂原貌,如何保障鳥兒們常年停駐、覓食?

為了幫助來此覓食的候鳥就近找一塊躲避漲潮的歇腳棲息地,2020年4月,東台沿海經濟區在離候鳥覓食區最近的圍墾養殖區專門辟出720畝的區域,投入百萬元進行微地形改造、濕地修復、環境整治並實行封閉管理,打造了國內第一塊固定高潮位候鳥棲息地,被業界稱作「720高地」。

「這裡原來是一片魚塘,候鳥無法停歇。後來,我們通過與承包魚塘的相關方協商,退漁還濕、營造鳥類生境。」鹽城市東台沿海濕地旅遊港經濟經濟區管委會副主任王衛國介紹。他們堅持「生態自然修復為主,人工適度干預為輔」為方針,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基礎上,通過人工生態修復,對原有地形地貌進行適應改造,成功打造了國內第一塊固定高潮位候鳥棲息地。

「例如,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小青腳鷸,我們2020年在條子泥觀測到1150隻,2021年又觀測到1164隻,而國際上普遍認為總數不超過1000隻,有明顯增加的趨勢。」王衛國補充說。在全球自然濕地喪失和退化不斷加劇的背景下,「720」高地作為候鳥高潮位棲息地的重要價值和標杆意義受到國際鳥類保護界的矚目。

條子泥濕地作為潮間帶灘涂,粉砂淤泥質海岸,周期型被潮水淹沒,是海岸帶最具生態價值和生物多樣性的地帶,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潮間帶濕地,全球最重要的濱海濕地生態系統之一,世界8大候鳥遷徙路線之一。

「平原森林、候鳥天堂、沿海濕地」這是東台熠熠生輝的名片,這裡早在2019年就被評為「世界自然遺產」,填補了全國濱海濕地類世界自然遺產空白和江蘇省世界自然遺產空白。距此不遠有一處華東地區最大的平原森林,萬頃林海與無垠碧海呼應,成為海濱地區綠色發展的典範。

黃海森林公園管理中心副主任常維介紹,黃海森林公園始建於1965年,總面積6.8萬畝,森林覆蓋率超過85%,負氧離子含量在4000以上,PM2.5常年在每立方米8微克以下,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太平洋西海岸罕見的未被污染的海濱勝地。

這裡隨處水杉挺拔高聳,翠竹迎風搖曳,既是休閒身心、放鬆自我的「生態氧吧」,又是見證著「艱苦奮鬥、科學求真、守正創新、綠色發展」的「黃海林工」精神的「心靈氧吧」。據介紹,1965年,東台縣開始在沿海灘涂荒地上建立林場,經過半個多世紀、一代又一代人的艱苦奮鬥,終於將鹽鹼地建成了這座森林公園。

這些年來,東台林場守正創新,勇於擔當,堅決做到「承受住壓力、經受住考驗、堅守住本色」,堅持了林場事業性質不變,守住了這一片森林;並經過不懈努力將林場建成森林公園,堅持「生態優先、開發與保護並重」,成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典範。

當前,東台正以世界自然遺產地條子泥濕地公園與黃海國家森林公園為軸心的綠色發展,「海、林、鳥、灘」交相呼應、和諧相融的自然統一,凸顯發揮自身的綠色資源優勢,堅守發展的底色,推進綠色高質量發展,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共贏。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左豐岐 報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