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余華用12萬字講述人生:活著,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

fans news 發佈 2021-11-28T23:55:17+00:00

文 | 讀書君讀書君侃文學系列前段時間,余華有幾個熱門視頻上了熱搜,畫風有些搞笑,有人說「要被余華笑死」「余華怕是被寫作耽誤的喜劇人吧」!然而,如果你看過他的作品,一定會對他的這些「笑料」有另眼的看法。

文 | 讀書君

讀書君侃文學系列

前段時間,余華有幾個熱門視頻上了熱搜,畫風有些搞笑,有人說「要被余華笑死」「余華怕是被寫作耽誤的喜劇人吧」!

然而,如果你看過他的作品,一定會對他的這些「笑料」有另眼的看法。

余華,百萬銷量的暢銷書作家,他或許也沒有想到,作為一個純文學作家,居然也能邁進百萬銷量作家行列之中,有多少作家埋頭苦幹寫了一輩子,窮了一輩子。可以說,余華是幸運的,當然,他的幸運也是源於其本身的實力。

01

很多人都看過張藝謀執導的電影《活著》,這部電影便是由余華的小說《活著》改編的。

關於余華《活著》這部小說,讀書君曾在此前的文章中寫過不少的書評。

每當看到有人問,人生到底為了什麼活著的時候,讀書君總是會建議大家看看余華的《活著》。

小說中的主人公徐富貴,可以說就是一個可憐的人物。他的人生,其實就是這個世間,絕大部分人的人生寫照,甚至比很多人的人生都還要難。

在他身上,幾乎歷經了這人世間所有的悲和苦。徐富貴,出生於大地主家庭,原本生活過得大富大貴,衣食無憂。結果,因為生活實在過得太安逸,不思進取,天天吃喝嫖賭,把家底敗個精光,甚至還把親爹氣得從糞缸上摔下來,死了。

沒有家業的徐富貴,淪落成為了底層社會的人民。自此,他的光輝人生也從此落幕,之後的大半生,伴隨他的是一次次的悲苦經歷和磨難:

被迫種地、被抓去當壯丁、中年喪子、喪女,最後老婆死了,孩子也死了,直到晚年,他幾乎一無所有。

人生,本應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而他的人生,卻一步步地在做減法,一點點地丟失所有。余華用了12萬字,向眾人展現了一個活著的人,如何一次次面對死亡的問題。

02

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這是余華在小說《活著》中文版里的自序,也是讀書君記憶最深的一段小說文字。

活著,簡單的兩個字,卻飽含了人生的全部所有內容。

小說中的徐福貴,從第一次挑起扁擔的那一天開始,他的人生開始為活著而活著。

他本是一個不經世事的風流少爺,家業敗光,老父親被氣死後,變成窮人的他,不得不獨自挑起生活的重擔。

為了生存,他開始學會低頭,不得不厚著臉皮走進曾經屬於自己的大雜院,乞求地主龍二租給他幾分少得可憐的地。

他說:「我一直沒去龍二家是怕自己心裡發酸,我兩腳一落地就住在那幢屋子裡了,如今那屋子是龍二的家,你想想我心裡是什麼滋味。」

這是他的內心獨白,也是對自我落魄人生的一種自嘲。

為了種地,他深深淺淺地,一腳又一腳地踩進了那泥濘骯髒不堪的田地里,那些曾經讓他極度不想接觸的地里。家業敗光前的他,上學是僕人背著去的,連逛青樓都是被肥胖的女傭人背著走的。

沒有家業,沒有大雜院的他,帶著妻兒老少,蝸居在破舊的茅草屋裡,日子過得多麼悽苦不言而喻。

養尊處優了大半輩子的老母親,何嘗經過這樣的家庭變故和人間挫折,加上年老體弱,身體早已不堪折磨。

為了給生病的母親治病,徐福貴趕到城裡去請郎中,卻被部隊拉去當了壯丁。

當他再次回到家的時候,老母親早已病逝,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地養育著兒女,而女兒因為高燒不治而成了啞巴。

寫到這裡,也許你會和我一樣,想著日子已經夠苦,生活已經夠不幸了,如果說這是他前半生浪蕩無度造成的人生悲劇,按理到了這裡,上天也應該給他按「停」下來人生的悲劇鍵了。

然而,事實上,生活的殘酷,從來不會因為誰而改變。(人生,本來就是一場自渡)

隨後,家中唯一的兒子因為獻血,被醫生抽血過多而死。

多麼讓人絕望的打擊!

03

有句話說,人生三大悲哀:少年失母,中年失妻,白髮人送黑髮人。

而對於徐富貴來說,幾盡全都「包攬」。

如果說,兒子是他第一次承受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痛,那麼之後的女兒鳳霞在生產過程中因大出血而死,女婿二喜在工作事故中意外慘死,則是他一次又一次承受著同樣的悲痛。

最後,連本應該陪伴他走完一生的女人,也因為患病而過早離開了人世。

蘇軾曾說:「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這是他對亡妻的思念和哀悼,這種痛徹心扉的感情,讓多少人為之動容。

而對於徐富貴而言,也不過如此,甚至更上一層。他何止是失去妻子,更失去了所有。

晚年時期,女兒給他留下的唯一的命脈,與他相依為命的外孫苦根,也因為吃豆子活活撐死。

什麼是人生最大的悲痛?大抵就像這樣吧,看著生命中最至親的人,一個個從自己的生命中消失,而自己卻留不住任何一個。

徐富貴的一生是苦的,苦得像爛在地里的大苦瓜一樣,泥濘且不堪。

然而,縱使歲月對他百般折磨,他也從未抱怨過命運的不公。

他一次次地重拾對生命的熱度追求。從老父親被氣死,家產全被輸光開始,他開始學會種地。

一個地主家的少爺,從來都只知道向佃農收租,哪曾下過地幹活。當他第一次捲起褲腳,踩在爛泥上,笨拙地學著老農種地時,那是他第一次領悟到了「人生」二字的苦。

當初終日不學無術,揮金如土,「妻妾成群」,仰仗著家有糧田萬頃,肆意揮霍人生,最終都被歲月殘忍地一一「告還」。

04

是歲月無情,還是人生本苦?這個問題,或許永遠沒有答案。

我們唯一能夠知道的是,人生,向來都是無常的,每一場人生的背後,都是一場殊死搏鬥的過程。

生活,生生不息的「生」,活著的「活」。從古至今,「活著」向來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在張愛玲的筆下,「生是起點,死是終點,死亡是對生命的升華」。在史鐵生筆下,「生死是種,誰也逃不過的困境」。

在阿來的筆下,「生命如血,更如塵埃。當生命失色的時候,比血還黑,比塵埃還虛空。」在哲學家伊比鳩魯口中,「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

而在余華的《活著》小說中,生與死都是人生常態,活著才是本真。

徐富貴的一生,經歷了無數的生離死別,然而,縱使人生的幸福一次次被撕裂,他也只能不停地去承受歲月帶給他的傷痛,並以堅強的意志活著!

所以,我們窮其一生,到底是為了什麼?要問這樣的問題,我們不妨從余華的《活著》中尋找答案。

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說得也不過如此。

人生,本就是一場修行,死亡本是生活常態。

人生中,除了生死,其餘都是小事,既然無法決定生死,那就努力地活著吧,人生,本就需要堅強!

王小波曾在《黃金時代》中說:「以前是以前,現在是現在。我不能選擇,怎麼生,怎麼死;但我能決定,怎麼愛,怎麼活」。

但願,你也能如此!

圖片源自網絡,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就點個讚、轉發分享吧~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讀書文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