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南京日報》關注和縣!

fans news 發佈 2021-11-30T21:40:21+00:00

11月30日,《南京日報》推出專版,介紹我縣以「和」為名,以「和」為橋,聯手安徽大學共謀「和文化」。

11月30日,

《南京日報》推出專版,

介紹我縣以「和」為名,

以「和」為橋,

聯手安徽大學共謀「和文化」。



全文如下


以「和」為名,以「和」為橋

和縣聯手安徽大學共謀「和文化」


滔滔長江,萬里奔流。江流宛轉之地,千年古城和縣依水而興。因「縣北有歷山南有歷水」,和縣古稱歷陽;公元555年,北齊南梁在此議和,增設和州,以和州領歷陽、齊江二郡。1912年,和州更名為和縣。

時光清淺,歲月流轉。「和」,成為此地千年傳承的文化基因。為深入挖掘以「和文化」為核心的和縣歷史文化、現代文化,和縣人民政府與安徽大學開展校地合作,以深度挖掘「和文化」豐富內涵,提煉「和縣精神」,推動文化遺產在保護中傳承、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和文化」學術研討會暨首屆論壇(長江文化、昭明文化論壇)啟動儀式於11月20日在和縣西埠鎮林海生態園舉行。活動現場,雙方舉行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安徽大學研究生調研基地和教育教學實踐基地揭牌儀式。

「和文化」,滋養著和縣一代代先賢名家。自唐宋起,便有聞名於世的「三張兩戴一杜」,即唐代現實主義詩人張籍、南宋愛國詞人張孝祥和大書法家張即之、明代詩人戴重和「絕俗畫家」戴本孝、北宋詩豪杜默。南梁昭明太子曾在此地誦書禮佛,沐浴療疴;一代文豪劉禹錫稱此處為「善郡」,寫下名篇《歷陽書事七十四韻》《陋室銘》;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大師」出生於此,一生求索問道,提出佛、道、儒「三教調和」之說……眾多底蘊深厚的文化同汩汩江流般縱橫交錯,自古及今,浸潤著一方文脈,也成就了和縣獨特的氣質稟賦。

「和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全國唯一因『和』得名、以『和』命名的縣、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化先進縣,文化資源極為豐富。」和縣檔案館原館長、三級調研員夏發星介紹道,「『和理念』是中華文化的核心理念,貫通著儒道釋的核心思想。聯合安徽大學深入開展以『和文化』為核心的和縣特色文化研究,體現了和縣縣委縣政府的戰略眼光,有利於打造文化品牌推動『文化強縣』,給地方發展提供文化『支撐力』和『原動力』。」

參與研究的和縣文化研究會顧問、和縣一中特級教師薛從軍提出,「和文化」是一種綜合性的文化,此次與安徽大學的合作研究,還將從「和文化」的哲學維度上提煉提升,進一步拓展和縣地域文化內涵。

據悉,本次合作將充分發揮安徽大學在歷史學、考古學、旅遊學、生態學、環境科學等學科的研究優勢,擬在和縣猿人等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和研究、「和文化」與「長江文化」研究,和縣重大歷史史實厘定、重要歷史遺蹟考古等領域展開合作。安徽大學將圍繞和縣在歷史、檔案、特色文化遺產保護和宣傳推廣等領域重大問題,組織學科和專家力量,通過專家諮詢、專題研討等形式,為和縣政府提供決策參考。

人才培育方面,安徽大學歷史學院等支持和縣成立「和文化」研究會,挖掘「和文化」深刻內涵,培育「和文化」研究人才;和縣人民政府將支持安徽大學在和縣檔案館、和縣博物館、和縣香泉鎮建立「安徽大學研究生調研基地」「安徽大學實踐教育基地」等,開發、利用和縣豐富的檔案文獻資源,提升「四史」研究水平。

此外,雙方還將組建聯合調查隊,依託和縣區域內豐富的地下寶藏、歷史檔案及古蹟資料等優勢,全面開展調查研究,並在條件成熟時,促成典型遺址的進一步發掘工作。


「和文化」連結

和縣,以「和縣猿人」的發現著稱於世。該縣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下轄的七個鄉鎮都有其獨特的歷史文化底蘊。「史前文化」「楚漢文化」「東晉書法文化」「昭明文化」「陋室文化」「包公文化」「方志文化」「長江文化」等如連珠綴玉,構成了「和文化」的豐富內涵與文化矩陣。


善厚——史前文化

善厚鎮是和縣猿人遺址所在地。1973年,當地因修水利炸山開渠,大量化石露出地表。後經考古發掘隊發掘,發現密集且種類繁多的動物化石以及一具猿人頭蓋骨化石、四顆猿人上臼齒化石。據推斷,猿人為一名二十歲左右男性青年,化石屬新生代第四紀中更新世地質時代,距今三四十萬年。該猿人化石後被命名為「和縣猿人」。「和縣猿人」及相關動物群的重大發現,是和縣史前文化的核心,也凸顯了這塊土地歷史之悠久。


烏江——楚漢文化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霸王項羽於烏江自刎的悲壯,至今令人扼腕。烏江鎮的百姓為紀念這位英武蓋世的傳奇人物,修建了霸王祠,每年這裡都是香火鼎盛,遊人如織,楚漢文化在此綿延。烏江地靈人傑,文人輩出,唐朝詩人張籍、南宋愛國詞人張孝祥、書法家張即之、近代書豪范培開、當代草聖林散之等均出生並發跡於此,賦予了這方土地深厚的文化積澱。


香泉——昭明文化

香泉鎮的昭明文化得名於南北朝時期的梁昭明太子蕭統。相傳,蕭統於二十歲時(公元521年)隨父親蕭衍來此地讀書拜佛。因昭明太子滿身疥瘡,久治不愈,痛苦不堪,於是移居香泉,一日沐浴三次,不久後疥瘡結痂脫落,皮膚白潤如初。蕭統十分高興,乘興為香泉題寫了「天下第一湯」五個大字,又在香泉建起書院,帶領一批才賢之士,一邊沐浴,一邊著書立說,討論編纂《文選》。香泉由此聞名於世,自唐宋以來,許多文人墨客、達官顯貴慕名而來,沐浴遊覽之餘,揮筆灑墨,或詩或文,留下不少碑刻。一時浴池周圍豎起七十二塊碑,儼然一片碑林,蔚為壯觀。浴池旁覆釜山下又先後建起昭明塔、昭明亭、昭明書院、洗心亭、省心亭、爾雅台、文選樓等,昭明文化自此豐富開來,並作為文化遺產存留至今。


西梁山——唐宋文化、東晉文化

和縣城南36公里處坐落著風景秀美的西梁山。此山俯臨大江,與蕪湖市東梁山夾江對峙,如一座天設的門戶,故與之合稱「天門山」。這裡山水相連、景色優美,臨江懸崖之處,怪石層疊,歷代詩人如李白、王安石、賀鑄、楊萬里、解縉、杜浩等都曾到此遊覽,題詠賦詩。李白的千古名篇《望天門山》正是其遊歷至此所作。東晉書法家王羲之也曾在西梁山臨江摩崖刻石「振衣濯足」四字。這座秀美的山峰不僅彰顯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見證了東晉文化、唐宋文化的瑰麗。


歷陽——陋室文化

歷陽鎮是著名的「陋室」所在地,唐代詩人劉禹錫被貶和州(今和縣)任刺史,身居簡陋屋室的他仍能安貧樂道、秉持高尚節操,並寫下流傳千古的《陋室銘》。如今,當地政府在陋室遺址興建起陋室文化主題公園,建有一覽亭、望江亭、仙人洞、臨流亭、履仙橋等,讓曾經的陋室成為市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更使陋室文化深入百姓心中。


功橋——杜默文化、紅色文化

功橋鎮古有杜默文化,今有紅色文化。北宋著名詩豪杜默出生在和縣功橋鎮。他幼時飽讀詩書、才華出眾,與詩人歐陽修、石曼卿合稱「三豪」,後不願追逐名利,辭官回鄉,特購植六株玉蝶梅種在住宅旁。時至今日,仍有一株古梅樹立於功橋鎮土地之上,傳說正是當年杜默親手種下的梅樹。杜氏家祠也歷經千年,由鄉人多次集資修繕,作為杜默文化的根坐落於此。

功橋鎮還是一片紅色熱土,歷經螺螄灘戰鬥、百旺市戰鬥、南義戰鬥、阮垻戰鬥等諸多大大小小的戰鬥。寸寸紅土地,英烈血遍灑。如今,和含抗日根據地的紀念碑挺拔而莊嚴,作為功橋鎮紅色文化的寶貴資源,賡續著革命先烈的血脈和精神圖譜。


石楊——憨山文化

石楊鎮的憨山文化起源於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憨山。憨山,原名蔡德清,明朝時出生於和縣原綽廟鄉蔡淺村,19歲剃度後入教佛門,後被譽為「憨山大師」。他學術淵博,對佛學乃至儒、道學術思想研究頗深,對中華文化精髓領悟頗透,著有一系列涉及儒釋道三家的著作,如《觀楞伽經記》(八卷)、《性相通說》(二卷),以及《道德經解》(三卷)、《觀老莊影響說》、《莊子內篇注》(四卷)、《大學中庸直解指》、《春秋左氏心德》,並另有詩集三卷等等,碩果纍纍。他既著書立理,又實踐於行。在傳統文化方面,他指出佛、道、儒三教同源,應「三教調和」;就佛教界內,他更力克各拘一宗一派的門戶之見。由於其學術、才華和獨特見解、身體力行,被譽為明代「四大高僧」之一和提倡「三教調和」的先師。他的包容兼蓄、以和為貴的思想影響深遠。石楊鎮上建有憨山寺來紀念這位高僧。


西埠——鳳台山文化

西埠鎮歷史悠久,古蹟甚多。西埠鎮西面的鳳台山、九條壠、攔龍山是遠近有名的遊覽勝地。鳳台山又名「雞籠山」,山上有仙人洞、老虎洞、三清殿;山下有狀元祠、娘娘廟、鳳林禪寺、龍王庵。相傳明朝皇帝朱元璋登基前,曾攜妻子馬秀英慕名前來遊覽,在遊覽雞籠山佛地時,觸景生情,當即作詩「罷獵西山坐擁旗,一山出地萬山卑。」並贊此山為「江北第一名山」。鳳台山風光旖旎、松濤陣陣,既是佛教、道教的勝地,也是文化傳承的寶地。


(南京日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