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鋒小字巾箱本—古人的掌中書

fans news 發佈 2021-12-07T17:25:12+00:00

巾箱本是指中國古時刻印的版框開本極小、可以裝在巾箱裡的書本。其外型小巧細緻,便於攜帶,深受一般士子民眾的喜愛與收藏。然若追溯最早出現的巾箱本,據現今可證史料,應系自《南史‧齊衡陽王鈞傳》始。

巾箱本是指中國古時刻印的版框開本極小、可以裝在巾箱裡的書本。其外型小巧細緻,便於攜帶,深受一般士子民眾的喜愛與收藏。然若追溯最早出現的巾箱本,據現今可證史料,應系自《南史‧齊衡陽王鈞傳》始。

史載南齊王蕭鈞(473-494)曾手自細書寫五經,部為一卷,置於巾箱,又因廣獲流傳,諸王乃爭相仿效,「巾箱五經」自此而始。此類小尺寸的書籍袖珍精巧,被文人置於專門收納頭巾的箱篋之中,不僅方便隨身攜帶,且易於收藏閱讀,遂被稱為巾箱本。蕭鈞或非創製巾箱本的第一人,然「巾箱五經」為眾所學習取法,一時蔚為風潮,故可被視為開風氣之先。其後,南朝梁元帝蕭繹(508-555)起而效尤,所作在範圍及數量上皆超越蕭鈞,顯示當時流行的巾箱本已不再局限於文人伏案研讀的儒家經典,而及於史部、子部及集部類圖書,呈現多元化的發展。

「巾箱」之名自南齊沿用至南宋,明清之際始漸為「袖珍」一詞取代。時至今日,袖珍小本形制的發展趨勢,亦已從注重易攜便取的實用性逐漸轉向強調精巧趣味的裝飾性。「巾箱本」一名雖不再廣為人知,袖珍本仍是大眾喜愛的隨身讀物形式。



  • 巾箱本五經

五經流傳至唐初,學官將《春秋》分成《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又將《禮》分為《周禮》、《儀禮》、《禮記》。三傳、三禮及原有的《詩》、《書》、《易》,合稱「九經」。唐文宗開成年間,官方加入《論語》、《孝經》及《爾雅》,與「九經」合稱「十二經」。到了南宋,宋儒再將《孟子》納入,而形成儒家典籍中的「十三經」。隨著經典的定製與確立,古代文人巾箱中亦出現「九經」與「十三經」,並得獲保存至今。






  • 巾箱本的‬蓬勃發展

南齊王蕭鈞「巾箱五經」之後,聚書四十年,得書八萬卷的南朝梁孝元帝蕭繹即曾仿其作法,抄寫袖珍小本。蕭繹撰《金樓子‧聚書篇》提到:「又使孔昂寫得《前漢》、《後漢》、《史記》、《三國志》、《晉陽秋》、《莊子》、《老子》、《肘後方》、《離騷》等,合六百三十四卷,悉在一巾箱中,書極精細」。此項記載顯示,蕭繹所集卷帙浩繁,俱以細書手抄,且範圍及數量皆已超越蕭鈞所作,自文人伏案研讀的儒家經典擴增至各種類型的書籍。




北宋、南宋之際,巾箱本開始蓬勃發展。時雕版印刷術的發明應用,已使書籍的出版流通愈益快速。另一方面,民間書坊商家為迎合市場需求及追求商業利益,更不斷出版經、史、子類文人仕進用書,以及科舉考題大全、時文、字書、韻書、文人詩文集等。書坊刊刻名為「小本」、「小冊」或「小書板」的巾箱本,雖無固定尺寸,然明顯較一般開本更為袖珍。此類小本以其方便攜帶,便於流通及成本低廉等特性,在出版市場上廣受歡迎,也影響了元、明、清三代木刻本的刷印。清末,石版及鉛版印刷術傳入,書肆曾出現大量石印或鉛印小冊,成為文人選購書籍的另一種選擇。


  • 皇家藏袖珍

以抄寫或刷印形式保存迄今的巾箱小冊,因外觀簡樸而被認為多流傳於民間坊肆,或供士子便取展讀,或供藏家翫索鑑賞,難入皇室典藏或皇家出版大雅之堂。事實上,本院所藏皇室善本圖書並不乏自宋而清的各類巾箱本,內容多為佛典經籍、皇子臣工精鈔本、宮廷印本之屬。





清初康、雍、干三朝的皇家出版事業,除武英殿修書處以固定形式刷印的殿本圖書外,亦可見皇帝親自下旨製作或臣工進呈的袖珍本。此類迎合君王旨意而經客制化設計的小本小冊,或著眼開本尺寸的形制規律,或注重裝幀用料的富麗清雅,呈現出不同於民間巾箱本的風格樣貌,也具體揭示了帝王個人品味與製作喜好。


  • 大書配小書

開本尺寸或裝幀形式,往往是書籍視覺美感的決定因素,也可能是讀者購藏與否的考慮重點。古代官方刻書機構或民間書坊雕鏤鐫印的開版,通常是一種維護傳統形制與因應時代潮流的抉擇過程,是以最後刷印完成的書籍便會出現開本大小不一的情形,可被視為前人出版文化多元發展的另一面向。





  • 懷挾本

科舉是古代一種考試掄才選官制度,考生嘗刻意將科考用書製成「懷挾本」或「夾袋(夾帶)冊」,並攜入考場,作為舞弊工具。懷挾本或錄於巾上,或抄入衣袋夾縫,或藏至筆管,或見於硯底、鞋襪,雖已非書籍開本形式,功能與夾小板異曲同工。自宋迄清,此種因巾箱本出現而產生的小抄書,在國家考選體系中形成了一種另類試場夾帶文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