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炳仁:第一個公開創作秘技的熔銅藝術家

fans news 發佈 2021-12-13T20:40:32+00:00

15年前的春末夏初之際,正值「神州第一佛塔」常州天寧寶塔竣工之際,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包圍了佛塔。大火之後,一位60多歲的老人前來修復寶塔,讓他驚喜的是,大火燃燒之後留下了許多熔渣結晶體。

15年前的春末夏初之際,正值「神州第一佛塔」常州天寧寶塔竣工之際,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包圍了佛塔。大火之後,一位60多歲的老人前來修復寶塔,讓他驚喜的是,大火燃燒之後留下了許多熔渣結晶體。而這些熔渣,就是熔銅藝術誕生的來源,這位慧眼識「銅」的老人,正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熔銅藝術的創始人朱炳仁。

普通人在無常中只能看到表面的悲喜,但是朱炳仁大師作為藝術家,卻能從一場大火里發現非遺藝術。去過杭州的朋友一定對江南銅屋不陌生,那是一座盛滿銅雕藝術作品的小屋,坐落在歷史文化悠久的河坊街上,也叫朱炳仁銅雕藝術博物館。它是由朱府銅藝第四代傳人朱炳仁及其子朱軍岷,基於中國銅文化和現代熔銅工藝打造而成,2007年開始對外開放。父子二人以銅為精華,將中國傳統藝術當中的繪畫、雕塑、建築等作品與銅雕藝術交相融合,呈現出一副又一副美輪美奐的佳作。曾經有幸走進過這座銅屋,親眼看到過朱炳仁大師一手打磨的銅藝作品,尊崇感和敬佩感從心底油然而生。

還記得第一次認識朱炳仁大師,是源於一檔綜藝節目《非凡匠心》,從那以後,朱炳仁大師與銅雕藝術就像我不經意之間做的一個夢,再也走不出來。不僅是朱炳仁大師對藝術的敬業和極致追求令我感嘆,更重要的是,朱炳仁的身上有一種常人所不能及的大師風範。在《非凡匠心》這檔節目上,朱炳仁大師向張國立、耿樂以及電視機前的觀眾,大方地公開了熔銅藝術的創作秘技,並手把手向兩位嘉賓傳授熔銅方法,現場的熔銅體驗讓張國立忍不住拜師學藝。也是這場綜藝讓我徹底記住了這位頗具格局的藝術家,他叫朱炳仁,也是我國熔銅藝術的首位發明者。張國立後來去朱炳仁銅雕藝術博物館學藝,更是稱這座博物館為「江南第一銅屋」,對大師的技藝讚不絕口。

作為一名藝術家,朱炳仁獨具一格的智慧和眼光令人佩服,而作為一位傳承者,他心甘情願做藝術的「孺子牛」,大方公開自己的創作思路,為銅雕藝術的進一步傳承和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有人說,正是朱炳仁的熔銅藝術,讓中國千年的銅文化史迎來了第二次高峰,對於此種評價,有人持懷疑態度。但是,作為親眼目睹過江南銅屋的藝術品以及朱炳仁大師公開傳授技藝過程的人,我認為此話並非過度讚譽,而是一種時代的幸運。

陰差陽錯偶遇一場大火,從而發明熔銅藝術,是時代對朱炳仁的滋養與澆灌;銅雕藝術被列入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以《闕立》為代表的多部作品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館、人民大會堂、國家文旅部等知名文化機構收藏,是時代對朱炳仁的肯定和承認。這不是朱炳仁的幸運,而是時代的幸運,在各類人工科技主導的時代,能遇到一位匠心猶存、一心為藝術貢獻的藝術家,該有多麼不容易。

為了提高銅雕作品的公開性,讓更多人了解到古老而美麗的銅雕文化,朱炳仁大師多次參與國內外的藝術展和博覽會。讓我印象最深刻的,當屬2020年「一帶一路」上海藝術博覽會,這是我第一次在人頭攢動的現場見到朱炳仁大師的作品,《青花》《稻可道,非常稻》都在現場展出,栩栩如生之態一度讓我回不過神來,直到朋友提醒,才發現自己失態。《青花》作品宛如青墨染成的銅器,自帶一種清冷優雅的美感,讓人忍不住駐足;《稻可道,非常稻》作品同樣驚艷無比,眼前的金色稻穀如同萬丈光芒,目光所及之處恍如真的踏入了一片亟待豐收的稻穀地。或許,這就是銅雕藝術作品的魅力,它可以讓一個人短暫性地離開現實生活,在一個神秘的世界裡自由遨遊。


今年4月份,博鰲亞洲論壇在海南隆重舉行,而2021年也是博鰲亞洲論壇成立的20周年,朱炳仁大師作為唯一一位工匠代表受邀參加了論壇,最終他的作品《萬泉歸海》和《清香自遠》被博鰲亞洲論壇永久收藏。這兩部作品不僅名字非常大氣,金色的萬泉和艷麗的花朵色彩非常明麗,視覺上更是給人強烈的衝擊感和震撼。這是銅雕藝術的高光時刻,也是中國銅文化第二個高峰時期世界對銅文化的認可。朱炳仁大師憑藉一己之力,讓熔銅藝術再次回到大家的視野,他和銅雕藝術之間是互相成就。

除了博鰲亞洲論壇的舉辦,今年也是朱炳仁熔銅藝術十五周年,為了慶祝周年紀念,朱炳仁大師在浙江朱炳仁銅雕藝術博物館舉辦十五周年藝術展覽,再次對銅文化深表致敬。有人說朱炳仁是「東方的達利」,也有人說他用銅妙手回春「復活」了梵谷。可即便有這樣的讚譽和能力,他依然願意公開分享自己的創作秘技,用銅雕藝術表達著他對世界萬事萬物的熱愛,只為了讓銅雕藝術可以一路傳承下去,讓中國的銅文化繼續發揚光大,大師風範可見一斑。

對此,我願意相信,中國千年銅文化的第二次高峰絕對不是終點,在以朱炳仁為代表的熔銅藝術家的引領下,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銅文化,愛上小巧精湛的銅雕作品,愛上這種融入生活的藝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