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豐子愷先生之女豐一吟:但有溫情在世間

fans news 發佈 2021-12-13T20:40:51+00:00

歡迎來這裡找志同道合的小夥伴畫家、翻譯學家、豐子愷之女豐一吟於2021年12月11日去世,享年92歲。豐一吟,豐子愷之女,1929年5月生於浙江省石門鎮(今屬桐鄉市)。上海作家協會會員、上海翻譯家協會會員、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書畫名人後裔聯誼會理事。

歡迎來這裡找志同道合的小夥伴

畫家、翻譯學家、豐子愷之女豐一吟於2021年12月11日去世,享年92歲。

豐一吟,豐子愷之女,1929年5月生於浙江省石門鎮(今屬桐鄉市)。上海作家協會會員、上海翻譯家協會會員、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書畫名人後裔聯誼會理事。自幼跟隨父親豐子愷左右,書畫風格一脈相承,得子愷遺風。先後任職於萬葉書店、上海譯文出版社及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1980年開始研究豐子愷生平和創作,編著有《豐子愷文集》《豐子愷漫畫全集》《我的父親豐子愷》《爸爸的畫》《天於我,相當厚》《但有溫情在世間——爸爸豐子愷》等作品。

豐一吟一生受父親影響至深。《但有溫情在世間——爸爸豐子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是一部豐一吟對父親的溫情回憶錄。這裡,讓我們通過書中的片段感受那份恬淡溫暖的父女之情。

剛搬進緣緣堂的那年,我實足才四歲。據爸爸在《標題音樂》一文中說,那一年我和李家大媽之間有過一段精彩的對話。我問李家大媽雨是從哪裡落下來的,她說是「天上菩薩」落下來的。我又問她是不是天上菩薩從面盆里倒出來的,她說「對的」,還誇我聰明。可是當我問她面盆在哪裡時,她卻責備我不該要面盆來玩水,說弄濕了衣服姆媽要罵的。由於她誤解了我,我委屈得號啕大哭。爸爸那時正在樓下西間的書房裡,我和李家大媽對話的全部內容都被他聽見,爸爸理解我哭的意義,他從我的哭聲中悟到了:這就是「標題音樂」。

關於這段對話,我自己不記得了。我小時候是不受人注意的,爸爸在文章里提到我姐姐哥哥不止一次,而寫我小時候的只有這一篇。雖然只有這一篇,卻是專門寫我的,我感到不勝榮幸。這篇文章於同年(1933年)8月1日發表在《文學》月刊上。

1971年,爸爸用心良苦,重新提起畫筆,從以前畫過的題材中選取七十餘幅,畫了四套,分給他所關愛的四個人:幼子新枚、長孫女南穎、弟子胡治均和我的女兒小明。他還寫了一篇序言,內容如下:

《敝帚自珍》序言

予少壯時,喜為諷刺漫畫,寫目睹之現狀,揭人間之丑相。

然亦作古詩新畫,以今日之形相,寫古詩之情景。今老矣!回思少作,深悔諷刺之徒增口業,而竊喜古詩之美妙天真,可以陶情適性,排遣世慮也。然舊作都已散失。因追憶畫題,從新繪製,得七十餘幀。雖甚草率,而筆力反勝於昔。因名之曰《敝帚自珍》,交愛我者藏之。今生畫緣盡於此矣。

辛亥新秋子愷識

「今生畫緣盡於此矣」一語,讀之令人心酸!爸爸在貧病交加、環境如此惡劣的情況下,竟還為他所關愛的幾個人著想,為這幾個人各留下一套他的絕筆。序言中說「交愛我者藏之」,恩狗和胡先生確實是關愛他的人,而我的女兒那時還只有六歲,是外公喜歡她,她對外公能有幾許關愛呀!但當爸爸把這套畫交給我而我表示不好意思接受時,他信心十足地說:「拿著吧,以後會有用的。」

是的,以後這套畫成了珍寶。我和女兒每想起這件事,都從心底里感激如此關愛我們的爸爸、外公。

但有溫情在世間——爸爸豐子愷

作者:豐一吟

《但有溫情在世間——爸爸豐子愷》是豐子愷之女豐一吟對父親的一部溫情回憶錄。作者秉筆實錄親身經歷,走訪父親生前好友,以細膩質樸的筆觸還原了生活中真實的豐子愷。通過作者的文字,我們得以近距離感受這位藝術大師的性情與風骨;豐子愷的人生,也映照出了現代中國歷史的側影。

★豐子愷之女豐一吟對父親的溫情回憶

在書中,你可以感受到互敬互愛的夫妻之情、溫暖真摯的父女之情、忠貞不渝的家國之情。

★中國現當代歷史側影的投射

在書中,通過女兒對豐子愷一生經歷的回顧,你可以看到我們民族的苦難、新生、挫折和未來。

★對豐子愷藝術之旅的記述

在書中,你可以了解一位藝術大師為何學畫,怎樣繪畫,在人生不同階段,書法、繪畫、詩詞給了豐子愷怎樣的精神力量。

—END—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