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獅爺的起源:獅面石敢當的民俗演化

fans news 發佈 2021-12-15T12:26:02+00:00

鷺客社:守望共同的塵世故鄉。關於風獅爺,百度稱:「風獅爺又稱風獅、石獅爺、石獅公,是福建省的一種地方民間風俗。

鷺客社:守望共同的塵世故鄉

如果您滿意於下面的圖文,請讓更多的人關注「鷺客社」

慢慢神聖起來的獅身石敢當(攝影:肇跡梅山)

談風獅爺,要從石獅公談起。

關於風獅爺,百度稱:「風獅爺又稱風獅、石獅爺、石獅公,是福建省的一種地方民間風俗。金門、琉球群島等地設立在建物的門或屋頂、村落的高台等處的獅子像,用來替人、家宅、村落避邪鎮煞。其造型推測是由廟宇門口的石獅形象演變而來,獅子為百獸之王,獅子的形象被用作辟邪招福的辟邪物。寄託了中國民間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此說法泛濫成災,卻經不起推敲。

首先,它混淆了風獅爺與石獅公(爺)兩者之間的關係。

風獅爺屬於石獅公,石獅公卻不一定是風獅爺,準確地表述的話應該是:風獅爺,又稱風獅,屬於閩南石獅公(石獅爺)民俗的一種。

風獅爺是以鎮風煞為主要功能,以直立狀為主要特徵,主要分布在閩南沿海的石獅公類型。反之,石獅公(爺)的定義就開闊得多。石獅公是以辟邪鎮煞為功能,造型多樣、以石頭為製作用材,在泛閩南文化區普遍存在的一種厭勝物民俗。

其次,屋頂上的小獅子不宜稱為風獅爺。

屋頂上的小獅子,是鎮煞的,不一定是鎮風煞的,更適合稱為「屋頂上的獅公」,如果不是石質的,而是陶質的,則可稱為「陶獅公」或「陶獅」。我在廈漳泉都見過屋頂上的小獅子,其功能與一般的厭勝物無異。

再者,認為風獅爺由廟宇門口的石獅形象演變而來的說法太過武斷。

風獅爺起源最大的可能是:獅面石敢當的民俗演化。石敢當與「獅子」本來都是獨立的厭勝物。眾所周知,中國自古就有獸面崇拜,這獸面是「獸」的簡化,兩者之間實為一物。故獅面其實就是「獅子」的簡化。為加強石敢當的法力,有一些石敢當被製作成獅面(獅首)石敢當。明代《魯班經》裡的石敢當便是獅面石敢當造型。

在佛教較為興盛的地方,往往更重視獅的鎮煞功能,慢慢地,開始出現獅身石敢當。這時,總體上還是石敢當的形象。再後來,獅身石敢當的獅身慢慢生動、高大、神聖起來,石敢當元素慢慢淡化下去,於是,直立式的石獅誕生了。這種直立式的石獅與普通的石獅,在閩南人的認知中,都是石獅公,只不過直立式的似乎更為崇高就是。

當這種直立式的石獅被用來對付風煞時,它便被稱為風獅爺。

本文為作者一家之說,歡迎讀者留言討論!

獅面石敢當的民俗演化:

石敢當(林鴻東攝)

石獅公(林鴻東攝)

獅面與石敢當的組合(林鴻東攝)

獅面石敢當(攝影:林鴻東)

獅面石敢當(王茂光拍攝)

獅面石敢當(攝影:張半山)

獅身石敢當(攝影:沈聰

慢慢生動起來的獅身石敢當(攝影:林鴻東)

慢慢高大起來的獅身石敢當(攝影:王茂光)

慢慢神聖起來的獅身石敢當(攝影:肇跡梅山)

金門風獅爺(盧文雄提供)

LOOKERS鷺客社 守望共同的塵世故鄉

本篇圖文均為原創,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歡迎轉發、群發給你的朋友,歡迎朋友圈。但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如需轉載,請通過公眾號後台申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