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城酆都:從道教名城到佛教勝地,中國鬼文化是如何演變的?

fans news 發佈 2021-12-22T04:06:57+00:00

在中國傳統文化體系中,對於往生世界的描述是絕大部分人群都關心的事情,也逐漸演變成了各個思想流派都十分重視的內容。


在中國傳統文化體系中,對於往生世界的描述是絕大部分人群都關心的事情,也逐漸演變成了各個思想流派都十分重視的內容。

為了能夠獲得更多人的共情與認可,各大思想流派都在此方面下足了功夫,魑魅魍魎、陰曹地府等往生世界中的萬物仿佛能通過文字或口頭描述展現出來。

基於這樣的文化背景,中國也誕生了完善的鬼神崇拜體系,其中鬼城酆都更是成了人們所公認的靈魂去處。


不過在中國歷史上,關於酆都的描述其實是出現過幾次改變的,酆都也從道教名城變成了佛教聖地,而這一切都要從中國的鬼文化說起。


一、中國鬼文化的起源

如今我們在提到鬼魂這一概念的時候,一般都會將其看做一種人或動物去世之後,它的靈魂會從身體中剝離出來,最終變成一個飄蕩的靈體。

但鬼這個概念最早出現在中國文化體系里的時候,其含義卻和這相去甚遠,也並無靈魂這一說法。

根據語言學家對於甲骨文等早期文字的考證,鬼字實際上是一個象形字,這也就是說當時鬼是用來描述一種實物的,並不是死去的人或動物。

通過進一步分析,他們得出結論,甲骨文等早期文字中的鬼最早應該指的是那些披髮、巨首、與常人不相同的異族人。


關於這些異族人的存在,王國維先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聯繫到商朝文獻中曾經用鬼方來形容北方異族,其認為這一民族應該是後來匈奴等遊牧民族的祖先,而中文中最早的鬼指代的也是他們。

到了周代的時候,鬼方族中的幾個部族從北方遷移到了西南地區,成為了後來在中國歷史上存在感極強的氐羌氏族,後來他們中的不少人便一直生活在川蜀地區,即之前豐都城的所在。

在中國古代典籍《山海經》中,對於鬼方族的宗教信仰也有一定的描述,根據其中的記載,中原人士認為當時在西北方向有鬼國的存在,他們信仰一位名為「三目神」的鬼。

其除了正常的兩眼之外在額頭上還有一縱目,其形象和中國神話中的二郎神頗為相似,那一縱目仿佛是其第三雙眼鏡。

當地百姓十分信奉巫術,他們認為三目神會賜予他們能量並保佑他們,而且三目神的能量中還包含了讓人死而復生的秘術。


正是因為這些傳說的存在,才讓「鬼」這個最早被用來形容異族的文字,逐漸擁有了超自然現象的內涵,也使超自然現象走進了人們的生活之中。

在《山海經》中也有對於死者往生之地的介紹,在《海內西經》中提到的「地下之城」和「幽都」便是其中的代表。

關於人離世之後會去向何處給出了明確的答案,也算是活人對其的寄託,保佑他們在離世之後也可以有地方生存。

無一例外,《山海經》與《海內西經》所描述的這些地方都處於中原的西北方向,這和語言學家考證的鬼方族最早的所在也是一致的,鬼也不再是指北方異族,大多是指中原西北方向的鬼。

隨著鬼方族向西南地區的遷徙,他們關於鬼神和往生的文化也對我國西南地區的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比如中國文化瑰寶《楚辭》中就有著大量歌頌鬼神的篇章,這和中原諸國的文化特點有著鮮明的區別。


後來氐羌族在巴蜀地區建立了巴國,該民族為了體現對於鬼神的尊敬,他們將酆都城定為了陪都,其在巴國的宗教信仰中有著很高的地位,這也是酆都鬼城的雛形。


二、道教文化對於鬼城的描述

隨著時間的推移,西南地區少數民族和漢文化的交流越來越多,秦漢時期巴蜀地區更是被併入了中原王朝的版圖。

但當地的巫術文化並沒有因此消亡,相反的是中原人對鬼神的存在也有著十分濃厚的興趣,也有一部分人相信世間真的有鬼神存在,於是巫術文化在和中原文化的碰撞的過程中孕育出了全新的文化成果。

在東漢末年時,中央政府對於地方的統治力度減弱,三國鼎立的政治局面促使戰爭頻發,而且那時天災也來得十分頻繁,不少地方因此出現了大範圍的饑荒。

百姓的生活遭遇了很大的困難,既然忍受著飢餓又要隨著戰爭的打響而慌忙逃竄,在那樣的這種亂世中,人們對中央政府徹底失去了信心,可為了生存的希望,宗教便成為了人們新的依託。


在巴蜀地區活動的沛人張道陵見當地是這般局勢,普通百姓均以信奉宗教來作為生活的希望,便創立了所謂的五斗米道。

雖然其理念的盛行在於要求道眾相互幫助以渡過難關,在那樣的亂世之中張道陵的理念可謂是非常中肯的,收穫了百姓們的尊敬。

不過,張道陵能夠在當地獲得名望卻並非依靠理念,其靠的是平妖除怪,收復惡鬼的本領,這在當時可是非常難見到的本領。

而在巴蜀地區鬼怪文化本就十分盛行,人們只要有些什麼事情便會認為是鬼怪作祟,因此人們才對其推崇有加。

而酆都作為鬼城,在張道陵的學說中也占據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其子張衡更是為了父親在平都山上設立了天師治,隨著天師治的建成,酆都在道教文化中的位置也正式確定了下來。


張衡之子張魯繼承了祖上兩代的宗教學說,並依靠其在政府中的地位將其進一步宗教化,影響力也更為深遠。

後來五斗米道逐漸發展成為道教中的重要分支——天師道。

天師道在發展過程中為了得到封建統治者的支持,開始將儒家學說中的部分理論加到道教文化體系之中。

他們開始推崇儒家學說的等級制度,認為那些遵守這一規則的人將獲得上天的獎賞,而違反法規定的人則會受到天罰。

這一制度的推行在民間起到了很好的震懾作用,幫助了統治階級治理天下的同時,進一步優化了鬼魂的存在,使其更加深入人心。


在眾多懲罰中,死亡自然是最為嚴重的一種,於是道教刻畫出了掌管人生死簿錄的陰陽考官,他們將根據人在生活中的表現來決定人的生死。

他們每年會在農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這三天來更改百姓的生死簿,而人們可以在這三天之內好好表現,以求得陰陽考官為自己增加陽壽。

這種理論和其他宗教規勸他人向善的方法是十分相似的,這也是道教被稱為正式宗教的標誌之一。

而酆都就是這些負責掌管人生死的仙人們的所在了,在後來的發展中,道教人士也補全了酆都的神官體制,這讓道教完成了對於人往生世界的構建。


但是後來人們在生活中發現有許多善人短命,惡人長壽的例子,這讓他們對道教理論產生了質疑,他們認識到道教的存在並不會讓所有人做了善事就會長壽。

迫於此種壓力,道教人士只得提出了「累代承負」的說法,即今世有些人看起來得到了不公正的賞罰,其實是因為他們繼承了前世的功過,而他們今世的報應則會在後世應驗。

但是道教的終極理想卻是人能夠羽化升仙,這種追求和死亡是相悖的,因此道教的理論中存在一些天然的缺陷。

道教人士只得從傳入中土的佛教中吸收了輪迴等概念,這才讓其對於往生世界的構建變得更加完善。


雖然在明清兩朝之前,道教的鬼神文化中已經有了佛教文化的影子,但是其依然是中國鬼神文化的核心解釋,酆都城中的宗教建築也以道觀為主。

後來道教典籍中對於酆都的神仙體系進行了進一步完善,北陰大帝大庭慶甲成為了酆都城的住在,范成大的《平都觀》中就有「雲有北陰神庭帝,太陰黑簿囚鬼靈」的說法。


三、佛教與道教文化的融合

前面我們提到道教文化在解釋報應不及問題時引入了部分佛教文化的概念,到了明清兩朝,佛教在民間的影響力逐漸超過了道教,在西南地區也是如此。


因此豐都城的平頂山上逐漸出現了佛寺的身影,原先按照道教神階建造的道觀體系也變成了廟觀參雜的樣子。

更重要的是,佛教文化對於往生世界和來世的描述是要比道教更加完善的,而且佛教輪迴的理念也更能贏得底層百姓的認同。

因此中國鬼神文化的核心逐漸從道教轉向佛教,佛門弟子為了迎合中原地區百姓的習慣,仍然將酆都城作為鬼城,只不過其中的神靈和設施卻和之前截然不同。

在佛教理論中,掌管酆都城的神靈從北陰大帝變成了從印度教文化中繼承而來的閻羅王,雖然佛道兩教將印度教中的一個閻羅王擴展成了十殿閻王,還讓北宋名臣包拯成為了其中一員,但這和之前道教文化中的冥界神靈已經產生了本質區別。


前面我們提到了在道教文化中,酆都城中神靈的作用主要是通過觀察人們的表現來修改他們的生死簿,而到了閻王這裡,他們的主要指責卻變成了通過對於死後亡靈的審判,並通過結果來確定他們來世的命運。

雖然在《西遊記》等小說中,閻羅王的手中依然有控制人生死的生死簿這一神器,不過閻王似乎並沒有足夠的權力去更改上面的內容。

這充分顯示了之前道教所提倡的用德行來改變今生際遇的理念已經被佛教追求來世的信條所取代,這也讓酆都文化的內涵發生了明顯的轉變。

不過,無論是佛教還是道教文化占據主導地位,這兩教的宗教人士都在極力討好世俗封建王朝的統治者。


在道教文化中評判人們善惡的根據是他們有沒有遵守儒家宗法禮制,而代表佛教文化的閻羅殿周邊,也儘是「篤孝之府」、「悌弟之府」、「忠節之府」這種宣揚封建禮教價值觀的審判所,這讓中國古代的往生文化有了更多的現實意義,並不僅是拘泥於理念的存在。

從另一個細節中,我們也能看到酆都鬼城中儒家學說的地位,那就是在豐都城中有數量繁多的孔廟,在孔廟的周圍還有八聖宮、文昌宮、奎星閣這樣的建築。

每逢節日的時候,孔廟的祭祀活動也比道觀和佛寺更為隆重,這充分說明了中國古代的酆都鬼城為代表的往生世界文化,其本質依然是對於封建統治秩序的維護。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無論在中國歷史的哪一個時期,中國先民對於酆都鬼城的描述中都是有著很強的現實主義色彩的。

這體現出了中華民族艱苦奮鬥的民族精神,這也正是如今的我們所需要繼承和發揚的東西。


註:

本文關於酆都文化的相關內容,參考自《宗教雜糅的酆都鬼城文化》,刊登於《重慶師院學報》2001年03期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觀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