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巴服飾的非遺傳承與發展 流傳千百年的美麗華服

fans news 發佈 2021-12-23T22:56:54+00:00

記者來到林芝市米林縣南伊珞巴民族鄉才召村採訪時,提前約好的才召村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珞巴服飾非遺傳承人達娃正在村口等我們。達娃身上獨具民族特色的珞巴服裝吸引了記者的目光。可以說,珞巴族千百年來的美學理念、宗教信仰與生活習俗等,都在其服飾中得到了詮釋。

記者來到林芝市米林縣南伊珞巴民族鄉才召村採訪時,提前約好的才召村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珞巴服飾非遺傳承人達娃正在村口等我們。

達娃身上獨具民族特色的珞巴服裝吸引了記者的目光。可以說,珞巴族千百年來的美學理念、宗教信仰與生活習俗等,都在其服飾中得到了詮釋。

珞巴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僅有2300餘人,主要分布在西藏東起察隅、西至門隅之間的珞瑜地區,以米林、墨脫、察隅、隆子、朗縣等地最為集中。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珞巴族人學會了紡紗織布,用植物染料為毛線著色,織成坎肩、上衣、筒裙等。

珞巴族的女裝非常隆重,服飾一般以紅、黑、白、黃色為主,並且配有腰飾、耳鼓、手鐲等,有的衣服裝飾物重量達一二十斤,行動起來叮叮作響;相比之下,珞巴族的男裝就簡單多了,主要是黑色的毛氈衣服,配飾有斗篷、腰帶、帽子以及獸骨製成的珠狀粗鏈子。由於珞巴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因此,關於服飾的記載也只能搜尋到近十多年的資料。

在珞瑜地區,珞巴服飾款式粗獷而神秘,線條優美而含蓄。珞巴族所處的獨特自然地理環境和特有的生產方式,孕育了其流傳千百年的美麗華服。

「以前生活條件差,做衣服主要是為了禦寒和保護身體,能穿就行。」達娃告訴記者,「後來,經濟條件好了,在滿足實用需求的基礎上,逐步開始對天然材料進行進一步加工,對男女服飾的色彩、材料、配飾都進行了改良。改良後的珞巴服飾材質更為柔軟,色彩更加靚麗,無論男女都喜歡系一條織有各種彩色圖案,較為考究的腰帶,用來懸掛小刀、火鐮和其它銅、貝製作的飾物。」

上個世紀80年代,生活在米林的珞巴族從山上的林子裡遷出,開始定居生活。由於父母不適應山下的生活,村民亞依一家人直到2006年才從山上搬下來,因此她仍然保持著織布做衣服的習慣。亞依說,搬下山不久,縣裡文化部門的工作人員就找到她,跟她講傳承珞巴族織布和服飾製作技藝的重要性,讓她教村裡的年輕人織布。於是,亞依收了十幾個女孩子做徒弟,最後堅持學下來的只有亞達爾等幾人。

為了保護民族傳統文化,讓珞巴服飾能夠更好地傳承下去,2007年,南伊鄉才召村僅剩的幾個會製作珞巴服飾的村民,開始招收學徒,傳授珞巴服飾製作技術;2008年,珞巴服飾被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借著這股東風,達娃帶頭組建了專業合作社,專門從事珞巴服飾製作與銷售。

2012年,由文化部和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發起的「西藏傳統工藝傳承與發展綜合項目」在林芝市率先開展試點工作,這個項目為珞巴服飾傳承帶來了資金扶持、市場資源和生產技術,珞巴服飾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如今,達娃收了20個徒弟,都是本村村民,他們除了學習傳統的珞巴服飾製作技藝外,還兼學珞巴竹編和織布技術。達娃介紹說,現在一套完整的珞巴服飾在市場上要賣到1.3萬元左右,而且還要提前預訂。然而,由於傳統珞巴服飾中的不少部件需要採用熊皮、羊毛等動物皮毛製成,為了在保護動物的同時,保持服裝傳統設計風格,作為傳承人的達娃,一邊積極尋找新的替代材料,一邊引導傳統手工藝與消費市場相適應。「珞巴服飾的保護與傳承不能閉門造車,只有引導傳統手工藝製作與市場良性結合,才能吸引更多年輕人熱愛珞巴文化,才能讓珞巴服飾更好地傳承下去。」達娃說。

走進米林南伊珞巴織布工坊,六七台木質的織機一字排開,幾人正在編織尚未完成的圍巾;村民規範、整理、恢復的傳統配色圖案有幾十種,每個圖案都有不同的設計產品相配,風格簡潔、大氣,頗有知名品牌的雛形。

2016年6月,米林南伊珞巴織布工坊被列入第二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習基地。該傳習基地還成立了米林縣南伊珞巴民族鄉才召村珞巴博噶爾傳統手工藝製作有限公司,吸收本地村民參與其中,為當地群眾增收開拓了新的路徑。

「現在,我們通過製作非遺產品實現了在家門口增收,工坊的學員們幹勁很足。希望通過努力,未來,我們的產品銷路能更好更穩定,讓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能一直傳承下去。」工坊負責人亞達爾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