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知」對待幽門螺桿菌要悠著點,不可隨意濫「殺」無辜

fans news 發佈 2021-12-24T19:18:15+00:00

讀者朋友,當你去消化科看病或者體檢時,有沒有檢查過呼吸試驗?我 首先告訴大家一個不同於臨床主流理論的觀點,對待幽門螺桿菌要悠著點!

文|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消化內科教授 陳玉龍

讀者朋友,當你去消化科看病或者體檢時,有沒有檢查過呼吸試驗?有沒有做過其他的幽門螺桿菌(Hp)實驗譬如胃鏡、抽血等檢查?如果Hp是陽性(+)你害怕傳染給家人,擔心得胃癌嗎?你是否曾經多次服用抗生素去殺Hp?多次殺又殺不滅,更加擔心以後癌變的可能?我 首先告訴大家一個不同於臨床主流理論的觀點,對待幽門螺桿菌要悠著點!不可隨意濫殺無辜,請刀下留情。

許多年來,多數的人們一直認為胃內酸度很強(如用酸鹼度來表示大約為0.9-1.0左右),不適於任何細菌生長。所以,認為胃內是無菌環境。可是,早在1875年,德國解剖學家就發現了寄居在人體胃黏膜層的螺旋樣細菌,但是由於無法培養出純菌株,他的這項結果於是遭到了忽視而被大家所遺忘。直到1982年,澳大利亞學者Barry.I.Marchall和J.Robin Warren才分離出了這種細菌,這就是我們今天說的幽門螺桿菌!在接下來的許多年裡,研究者發現胃裡帶有這種細菌的人,患消化性潰瘍(胃壁或十二指腸壁破損)的風險較高,並且幽門螺桿菌還可能引發一種最常見的疾病——胃癌。因此,一旦查出Hp(+),一些人不敢共餐,不敢接吻,不敢過性生活,搞得人心惶惶,只要一人檢出幽門螺桿菌,家人都來檢查,全家不得安寧。加上京都共識的出台,要求幽門螺桿菌檢出者全部殺滅,甚至有的人建議殺滅幽門螺桿菌要成為一種國策。

然而,正當科學家逐步認識到殺滅幽門螺桿菌的重要性的時候,他們卻發現了這樣的事實。美國的流行病學家Blaser相信,由於公共衛生的改善和抗生素的廣泛使用,阻礙了細菌的傳播,使得在過去100多年來,發達國家的幽門螺桿菌正在逐漸消失。隨著幽門螺桿菌的消去,胃潰瘍和胃癌的發生率也跟著下降;然而與此同時,出現食道癌(包括胃酸反流和一種特別容易致死的食道腺癌)卻以每年7%-9%的速度急劇增加的現象。有廣泛而充足的證據顯示,這些疾病的上升與幽門螺桿菌的消失有關。同時,糖尿病、肥胖、哮喘、炎症性腸病等也與幽門螺桿菌逐漸消失有關。隨著對幽門螺桿菌的一片喊殺聲,本文作者和王霞在一項研究中發現280多例檢出幽門螺桿菌的患者中大約有90例患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抗焦慮藥物和心理疏導後,許多患者的症狀得到了緩解,但是,他們的Hp仍舊存在,這個結果說明兩個問題:(一)Hp的存在與現有的臨床症狀沒有明顯相關性。(二)臨床研究證明幽門螺桿菌癌變風險的過度誇大,是導致某些特殊個性的人群患心理疾病的原因,簡單地講,這些患者由於信息不對等,不了解這些實情,導致醫源性應激(Iatrogenic stress),也就是說,還沒有引起癌變卻嚇出了一身病,奔波於大小醫院,甚至失去生活和工作的能力。患者怎麼辦?

談到這裡,大家可能會問了,我有幽門螺桿菌不殺得胃癌,殺了得食道癌,到底還殺不殺?殺與不殺要看其利弊,如果消化性潰瘍活動期,幽門螺桿菌陽性,其他方法如制酸劑,胃黏膜保護劑應用後仍反覆發作,並除去其他原因(如應激因素過度擔心等),可考慮殺幽門螺桿菌,但耐藥、再度陽性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反過來給某些患者造成更大的思想負擔。而用根除幽門螺桿菌防止不到1%的癌變率就有弊大於利的可能,為了1%的癌變率而不顧99%的人的利益,去大面積服藥預防癌變,大大增加許多不相干的疾病,增加了不必要的經濟負擔,浪費了本來就不足的醫保費用。再者,胃癌又是多因素引起的,例如,胃癌發病率高的日本人移民到夏威夷以後,第二代人胃癌的發病率下降到和當地人一樣,說明環境等對胃癌的發病也起到重要影響, 所以 對於胃癌的發生需綜合考慮,除Hp之外,還包括環境因素、飲食因素及遺傳因素等。Hp導致胃癌的機制尚不明了,在若干年之後是否有一個統一的答案目前還不清楚,但若從胃癌發生多因素、多原因的不同層面進行分析,胃癌的發生是一個多原因、多因素且包括遺傳因素在內的長期和綜合作用的結果,當然對某一個體而言,也有可能由某一兩種因素起主要作用。

因此,用根除幽門螺桿菌來預防胃癌是得不償失的,甚至抗生素的濫用會帶來更大的問題,破壞微生態平衡,菌群失調,免疫力下降,引起更多的疾病,還會帶來藥物性肝損害。我們見到許多幽門螺桿菌陽性未根除幽門螺桿菌的家族並不缺少百歲以上老人。即便癌變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到底多久癌變,出現在哪些個體,是否一定癌變?誰也沒有一個肯定的回答。更不應該為了增加收入把幽門螺桿菌檢測列為常規健康體檢的標準。其實,2017年陳勝良教授在上海主持了一場關於幽門螺桿菌問題正反雙方討論會,本文作者以反方第一辯手參加,到會專家反響熱烈。西安也組織過同樣的討論會。其中不少知名專家張澍田,樊代明對幽門螺桿菌的理論提出質疑,2017年底在常州鄭州小組(ZZG)會議上,已故的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劉新光教授認為幽門螺桿菌就不是感染菌是一共生菌,陽性者叫檢出率,而不叫感染率,有人非要把它列為傳染病,但在傳染病法中至今仍查不到Hp(+)是傳染病。

2017年羅馬尼亞學者CRISTIAN VASILE PETRA[4]發現胃內尚存(10的2次方-10的4次方)個非幽門螺桿菌的微生態菌群,腸道菌群更多可達10的12次方。這些細菌可能引起相關疾病,也可能產生神經遞質,對人有好處,是數萬年來與人體共同進化的朋友,在未搞清每種菌群的生物特性是對人體有害或有利的情況下,對其格殺勿論顯然是不能達成共識的。同時,新的檢測方法發現的許多非幽門螺桿菌群在殺幽門螺桿菌同時,也肯定受到殺傷,產生不可估量的損害。因此,不建議過度檢查,過度治療。否則,於國於民都是不利的。不能像京都共識那樣要求「逢幽必殺」。既不現實,也無必要!

(作者陳玉龍系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消化內科教授,國際心身醫學會委員,西部精神醫學消化心身健康專委會主任委員,河南省消化心身聯盟名譽主席等,發表專業論文100餘篇,主編《消化心身疾病的基礎與臨床》《內科醫生眼中的心理障礙》等8部專著)

[責編:梁湘茂]

[來源:大眾衛生報]

【來源:大眾衛生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