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的文化物資交流會

fans news 發佈 2021-12-25T16:53:03+00:00

但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糧票、肉票、布票等票證剛剛退出了歷史舞台,商品還不太豐富,隨之誕生的文化物資交流會,極大的方便了人民群眾購物和文化娛樂的需求。


/ 林 艾

如今網上購物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消費,實體商店反而不太景氣,越來越多的商品以快遞的形式走進了千家萬戶。但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糧票、肉票、布票等票證剛剛退出了歷史舞台,商品還不太豐富,隨之誕生的文化物資交流會,極大的方便了人民群眾購物和文化娛樂的需求。今天,我所講的就是塞北小城鎮的文化物資交流會,這個經歷了半個多世紀,比春節都紅火熱鬧的節日,曾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歡樂。

察右前旗的文化物資交流會一般在土鎮的官村舉行。那時旗政府剛剛由正黃旗的所在地巴音塔拉搬遷至土貴烏拉鎮,火車站附近只有人民委員會和旗委等為數不多的幾家行政單位,商業網點除了副食品和聯營商店還有一家土產雜貨門市部,旗所在地還不如現在的一個鄉鎮規模大。在離黨政部門東約兩公里的官村,是山西雁北地區出口外比較大的一個驛站。由東向西一華里多長的道路兩旁買賣店鋪鱗次櫛比,菸酒副食、布匹綢緞、皮毛雜貨應有盡有。東口還有一座西洋造型的天主教堂,據說是清末八國聯軍用庚子賠款建堂,用來傳播宗教。教會將土地租給周邊的老百姓耕種,到了解放初期官村已達上萬人口。新中國成立以後,察右前旗第一小學占用了天主教堂的部分房屋,用於培養下一代的重任。後來,天主教的主會堂又被當作電影院使用,經常上演《李雙雙》、《紅色娘子軍》、《英雄兒女》等故事片。那時的官村就等於察右前旗王府井商業街,是周邊老百姓趕集購物的必去之地。

"文革"時期,作為電影院的教堂也被徹底拆除,極左路線容不得這個西洋建築存在,一切封建迷信必須徹底消失。後來落實宗教政策,又在原址重建了天主教堂,但規模和內部設施比原裝差多了。

西方的宗教活動在我們地區影響廣泛,直到現在察右前旗磨子山的瞻禮活動,每年的八月二日如期進行。北京、上海、天津、烏海、巴彥淖爾等地的教徒們不辭辛苦,前來聆聽教主的教誨。

言歸正傳。文化物資交流會一般在伏天鋤過地的農閒季節舉行,交流會召開的前夕,有關部門在官村的西口用木椽搭建一座彩門,形狀如同北京街道上的牌樓,然後再用紅、黃、綠、藍、紫等顏色的布匹包裹,再掛上幾串紅綢緞的編織的彩球,在那個物資還不是太豐富的年代,給人一種祥和喜慶的感覺。集寧、豐鎮、隆莊等地的商家在街道兩旁擺滿了各種商品,周邊二三十里的老百姓趕著牛馬車、騎著小毛驢紛紛前來湊熱鬧,一方面購買一些生活必須品,另一方面就是看大戲。

那時少有文化娛樂活動,村里偶爾來一個小戲班,晚上用麻繩蘸上煤油當做照明設施,從頭到尾不時更換吊在高處的「燈光」。一場戲瑣事就占用了一半的時間。但是人們總是興致勃勃地捧場,那時也沒有手機和電視,與其回家黑燈瞎火地坐著,還不如在外邊湊熱鬧呢!小伙子們說不定還能占點兒姑娘們的便宜,摸摸人家圓潤的臀部也是一種享受,如果大白天還不讓人家當流氓罪論處嗎?

土鎮車站附近的的政府部門以及配套的家屬院才有供電設施,一台小型發電機每晚十點就成了啞巴。電影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簡直就是天方夜譚,所以唱大戲就成了交流會的重頭戲。綏遠晉劇團(呼市晉劇團)任翠芬、康翠蓮,豐鎮晉劇團的二毛眼就像現在的歌星一樣受寵。尤其是二毛眼的北路梆子,吐字清楚,嗓音嘹亮,如果觀眾再給些掌聲,高腔在空中久久迴蕩,宛如天籟之音。那時也沒有音響設備,唱戲全憑真功夫。「文革」結束以後,二毛眼恢復了唱戲的權利,大戲開演之前,二毛眼在台上韻味十足的控訴了"文革" 剝奪了自己唱戲的權利,成了人們飯後茶餘的話題。很難想像如果平時說話也用戲劇的道白來表達是多麼的滑稽,但人家整天沉靜在青衣和花旦的氛圍中,舉手投足就是與眾不同。藝術家們特有神經質凡人望塵莫及。有一句話叫唱的是愣子,聽戲的是傻子,神經不正常的遇到了一塊兒,還不把屋頂掀翻呀!不過,那時還沒有寬敞的室內演出場所,交流會的大戲就在官村西口的露頭劇場唱,主辦方從異地邀請來了劇團,為了收支平衡賣門票。即便這樣,劇場也是人山人海,可以說唱大戲歷來都是文化物資交流會的重頭戲。

當歷史的車輪轉動至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察右前旗的文化物資交流會改在新建的中心體育場舉辦。參加人數及表演項目往日無法相比,雜技、魔術、歌舞、戲劇占據了體育場的半壁江山。功底最好的是河北吳橋雜技團的馬術表演,演員們在飛奔的駿馬上下自如,還在馬上做出倒掛金鐘等各種高難度動作,確實讓小鎮的人們大開眼界,還有比這更吸引人眼球的是渾身上下不掛一根線的舞蹈表演。六七十歲的老漢們看著直流口水,說是這輩子該見的都見了,死了也不冤枉了。

還有什麼人面蛇身,老鼠吞大貓奇離古怪的表演,都是生著法子騙人的。侏儒倒是真的,只是把先天殘疾人當作掙錢的工具,讓人看得心裡非常不舒服。

晉劇永遠都是壓軸戲,烏蘭察布晉劇團賈風梅的《啞女告狀》堪稱一絕。她戴著啞哥的造型,載歌載舞,滿台飛奔,再加上天生一副好嗓門,真是威震八方。她轉過身子猶如水上漂的台步,似嫦娥般柔軟的身段都是戲,另一個和她搭檔的女演員僵硬的身體,舉手投足就差了許多。戲劇演員不同於《星光大道》節目組的歌手,天生一副好嗓門就行,學藝一般七八歲開始,唱念做打長期磨練,到了三四十歲才是藝術的成熟期。賈風梅如果健在也有八十出頭了。有句話叫:雁過留聲,人過留名,行行出狀元。名人們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讓小鎮的人們至今回味無窮。

比賈鳳梅更有名氣的是山西大同晉劇團的杜玉梅,這個獲得過國家戲劇「梅花獎」的演員,同樣為察右前旗的文化物質交流會助過興。她的《梁山伯與祝英台》演出結束後,觀眾們久久不肯退場,說是雙蝴蝶還沒飛呢?戲就結束了。你以為我們小地方人不懂戲嗎?其實人家這齣戲就是這樣唱的,梁山伯死了就沒戲了,雙蝴蝶是拍攝電影加上去的。但為了滿足觀眾們的要求,杜玉梅只好再把「十八相送」一折重演一遍,用來釋放觀眾們的戲癮。

交流會期間我的同學們還演過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當新建的政府禮堂舞台上徐徐拉開了紫紅色的帷幕。那熟悉的旋律便響起,張曉梅扮演的吳瓊花從椰林後閃出了身影,她腳尖挪動,倒踢紫金冠,大幅度跳躍,連續旋轉,每一個動作與中央芭蕾舞團拍攝的電影《紅色娘子軍》一模一樣。同學們都沉靜在藝術氛圍中,觀眾目不轉睛地盯著舞台。王志強扮演的黨代表同樣出色,高難度的旋轉跳躍沒有任何瑕疵,其他主角配角各盡其責,舞台上十六七歲的少男少女們盡情發揮。我的文藝同學們不是凡人,簡直就是神仙,他們怎麼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學會這樣的絕活呀!

當時的王凱老師想把最具代表性的革命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搬上舞台,有些老師覺得簡直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根本辦不到的事情。但是王凱老師的想法得到了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他們指定專人去北京購置了芭蕾舞鞋等裝備,抽調全校一百多名文藝積極分子干好這件事情。

大家首先從基礎做起,每天踢腿、放叉、旋轉,難度不比軍事訓練少。芭蕾舞不同於民族舞蹈,這個從西洋引進的劇種要用腳尖來完成各種旋轉、跳躍等動作。許多人的腳趾破了,輕傷不下火線繼續堅持。芭蕾舞鞋磨破了,回家讓媽媽縫好繼續穿。那個年代一雙芭蕾舞鞋就是一般工人月工資的三分之一,所以要儘量節省著用。

在學生們苦練基本功的同時,王凱老師卻用一部小型放映機,反覆觀看中央芭蕾舞團拍攝的電影《紅色娘子軍》中的鏡頭,照貓畫虎分解舞蹈動作,然後再手把手的傳授給同學們。想必五十年前的那些日子,我的文藝同學和藝術老師們為了這部戲嘔心瀝血,費了好大的勁,才能達到如此爐火純青的地步!

吳瓊花和洪常青的獨舞、雙人舞練單個操練,其他同學的集體舞也不能落後,合成的時候就在新建的旗政府禮堂進行。舞台的木地板,紫紅的帷幕,猶如人民大會堂一樣高檔的吊燈,古銅色的座椅,就是在京城也算得上高檔演出的場館。序幕、常青指路……活捉南霸天按部就班的順利進行,當最後一幕合演完畢後,同學們緊緊地相擁在了一塊兒。

交流會期間還要舉行駐鎮職工籃球賽,察右前旗糖廠、化肥廠、啤酒瓶廠等中小企業,旗直各部門、商業系統、各中學以及教育局都要組隊參加。沒有籃球解說員,郭旗長便讓我坐在麥克風前吼上幾句,說是為了氣氛熱烈些,我就大膽地講開了"集普"(集寧普通話)。有一回我的兩個公安老同學維持秩序,看見我正威靜坐的解說,說是今天的籃球看不好了,那個「老菜」又濫濫個沒完沒了!

失去的日子永不回返,如今旗縣的交流會早已消聲滅跡。鄉鎮偶爾舉行一回,也是擺攤設點,布匹、鞋帽、衣服滿場飛,物資交流成了主角,那些戲劇、雜技、魔術、歌舞、體育都成了夢中的回憶。再看看參加的男女老少人人手中捧著手機,心思根本不在戲台上。手機早已替代了現場演出,坐在家裡熟知天下大事,視頻直播隨意刷屏,誰還去看戲。現代傳媒工具也讓戲劇、雜技、魔術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就是當年的晉劇名角也難引起他們興趣,現代科技猛烈衝擊著傳統文化,是悲是喜只有天知道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