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南明】今天,《一座城市的交響》新書分享會舉行

fans news 發佈 2021-12-26T22:28:34+00:00

分享會上,中國作協原副主席、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長何建明在致辭中給予《一座城市的交響》高度評價,認為該書是一部記錄和書寫城市的優秀作品,在報告文學中帶著特有感情和溫度,讓外界了解到貴陽還有一個交響樂團,從中可以看到貴州現代音樂的發展,可以看到作者對腳下這片土地的深情依戀,算得上是貴州文學的新開端。

12月25日,由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的楊驪作品——《一座城市的交響》新書分享會在雲上方舟鍾書閣舉行。

「好的非虛構,本身就是一部交響曲。當樂器的交響曲與文字的交響曲相遇時,你可以享受到真正意義上的文學藝術。」分享會上,中國作協原副主席、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長何建明在致辭中給予《一座城市的交響》高度評價,認為該書是一部記錄和書寫城市的優秀作品,在報告文學中帶著特有感情和溫度,讓外界了解到貴陽還有一個交響樂團,從中可以看到貴州現代音樂的發展,可以看到作者對腳下這片土地的深情依戀,算得上是貴州文學的新開端。

貴陽交響樂團副團長張媛媛在分享中也談了自己的觀點。她認為,貴陽交響樂團一直以來都是年輕人成長的搖籃,通過這樣一個平台給市民朋友帶去現場音樂,用藝術溫暖大家的心靈,該書從多個角度記錄了樂團的喜怒哀樂,讓人真實感受到了來自藝術的力量。

「可以說南明河發源和孕育了貴陽特有的城市文化,貴陽大多數的文化場館都在南明區,這本書既是對樂團的記錄,也是對南明母親河的感謝,她見證了我們貴陽文化的興起與繁榮,為我們全體貴陽人提供了文化自信的營養和土壤,所以我想通過文字,講好我們南明故事,把發生在這片熱土上的好聲音傳遞到更遠的地方。」作者楊驪坦言,因為一次工作任務,她了解到了貴陽交響樂團的存在,隨著對樂團的深入了解,樂團成長發展的故事讓她本人深受感動,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花費巨資組建了樂團並堅持12年,發生的眾多故事無法用文字記錄完整,這本書也僅僅只是一個開端。

據悉,《一座城市的交響》,講述了貴陽交響樂團從無到有的成長史。這是一個堅持夢想、充滿愛和希望的交響樂團,它改變的不只是貴陽這座城市的音樂底蘊,還有深植人心的文化氣質,更有源遠流長的文化自信。

據了解,貴陽交響樂團成立於2009年9月,是在當地政府大力支持下,我國首家以民營企業設立永久基金資助的音樂表演團體。其鮮明的特點是:民間運作,政府扶持,自由靈活而有充分競爭力的體制機制,賦予樂團以創意和活力。這在我國交響樂團的發展史上是首創。樂團的成立為貴州甚至中國交響音樂事業的發展,增添了一支朝氣蓬勃的生力軍。如今,貴陽交響樂團已成為城市文化新地標,多彩貴州的一張文化名片。

作者簡介:

楊驪,貴陽人,魯迅文學院第三十二期中青年作家高級研修班學員,貴州省作協常務理事,貴陽市作協副主席。1986年發表處女作,先後結集出版的個人作品集:小說集《迷彩的城》、散文集《里巷茶香》《文玩小店》。作品入選《貴州文學年鑑》《貴陽三十年文學讀本》等。報告文學作品入選《真情貴陽2006》《決戰雪凝——貴州省公安系統抗凝凍紀實》《戰旗如花》《改茅故事》《六十個警察的精彩霎間》《誰的人間四月天》等。

文圖:全媒體記者 江萍 金方椿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