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哈德良的萬神殿——光在建築中的神聖表達

fans news 發佈 2021-12-28T08:14:55+00:00

萬神殿萬神殿,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是古羅馬建築藝術的傑作。原來的羅馬萬神殿是在公元前27~25年由羅馬帝國首任皇帝屋大維的女婿阿格里帕所主持設計建造,用來供奉全羅馬的神祗。公元80年的火災,使萬神殿的大部分被焚毀。


萬神殿,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是古羅馬建築藝術的傑作。原來的羅馬萬神殿是在公元前27~25年由羅馬帝國首任皇帝屋大維的女婿阿格里帕所主持設計建造,用來供奉全羅馬的神祗。公元80年的火災,使萬神殿的大部分被焚毀。

公元118年,古羅馬那個喜歡建築設計的皇帝哈德良開始在羅馬城戰神廣場的舊萬神殿地址上,重建起一座新的建築物。建築採用穹頂覆蓋的集中式形制,即由一個巨大的半圓頂放在圓柱形基座上而完成。萬神殿的穹頂是古羅馬穹頂技術的最高代表,穹頂直徑達43.3米,頂端高度也是43.3米。這個穹頂也為布魯內萊斯基1420年在佛羅倫斯主持建造聖母百花大教堂的大穹頂時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哈德良的萬神殿重新將所有的神衹集中到這一座華麗的全新建築里。它在當時最引人注目的一點,就是日光可以穿透圓頂而照射到萬神殿內部,即使現在仍然如此。在夏日陽光普照的日子裡,日光照進建築內部,隨著太陽光的移動,日光從圓頂邊緣往下順著圓柱體而照射到地板,然後又順著圓柱體往上攀爬。在陰天,日光變成了灰色的霧氣,為萬神殿的外緣染上了顏色。到了夜晚,建築物的圓頂消失了,人們可以透過圓頂開口看到黑暗中若隱若現的圓形區域,繁星點點。

在哈德良時期,萬神殿中的光線照耀在內部,是充滿了政治意涵的。眾神的聚集被認為是以一種相互和諧的方式來支持羅馬對世界的統治。

在哈德良建了萬神殿的500年後,它變成了基督教的教堂,即殉教者聖母堂,由教宗卜尼法斯四世於公元609年將其神聖化。它是羅馬第一座被用來作基督教崇拜的異教寺廟,也因此得以殘存下來。這座建築物因此變成了西方文明從多神教轉為一神教的重要標誌。

道是光。「我如何能認識上帝?……而你又如何能對我顯示他呢?」異教徒塞爾蘇如此問道。基督徒奧利金回答說:「萬有的造物主……是光。」當基督徒試著要解釋這段變化的過程時,他們求助於光的體驗。他們把改宗描述成一個光照的過程,用猶太-基督傳統的慣用語——道(Logos),即話語之間的神聖連結,意指光所照射的話語。奧利金聲明,光乃是基督「在成了肉身之前」及離開肉身之後的顯現。

光,純粹的光,神聖的光,並不顯示圖像。光無所不在,從神學上來說,這表示無形的上帝無所不在。正因為光是無所不在的,所以要體驗光就需要一個東西,一幢建築物,一個特殊的空間。

在萬神殿裡,具體的圓頂給予了光形體。當頭頂上有直射的日光,圓頂開口的「眼」將光聚焦而形成具體的光柱。陰天之時,沒有直射的日光,穿透圓頂之眼的日光擴散開來,布滿室內。異教徒卡西烏斯認為:「因為有圓拱形屋頂的緣故,所以萬神殿與天空相似。」詩人雪萊本身是個無神論者,在他步入萬神殿內時,也產生了如同基督徒的反應:「就好像望著不可測度的天頂一般,大小的觀念完全被吞噬一空。」早期的基督徒必須創造出一個空間,讓他們可以在「時間中朝聖」。

讀完這些,我理解了西方古典建築特別是教堂類宗教建築中設計用光的神聖表達。在現代建築中,很多建築師也特別注重在空間設計中引入光與影的表達。

以上故事內容節選自《肉體與石頭:西方文明中的身體與城市》第三章 縈繞的圖像 哈德良時期羅馬的空間與時間 by 理察·桑內特 著【美】黃煜文 譯 @上海譯文 睿文館系列叢書

該書我是作為建築學、城市設計相關書籍購進的,沒想到意外收穫書中涵蓋的歷史學、社會學、宗教學等諸多內容,屬於特別值得推薦的一本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