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提到太湖首先想到的是無錫?

fans news 發佈 2022-01-09T22:25:41+00:00

提起太湖,很多人腦海里首先想到的往往是無錫,臨近太湖地區旅遊度假的首選便是黿頭渚。就地圖上來看,蘇州所占行政管轄區內的太湖面積約占太湖總面積的四分之三,雖蘇州所擁有的太湖資源較無錫而言相對豐厚,但市區景點距離太湖較遠。



——南北君有話說——

太湖美呀太湖美

美就美在太湖水


提起太湖,很多人腦海里首先想到的往往是無錫,臨近太湖地區旅遊度假的首選便是黿頭渚。


為啥同樣擁有太湖

人們往往第一個想到的

是無錫而不是蘇州?


地理




就地圖上來看,蘇州所占行政管轄區內的太湖面積約占太湖總面積的四分之三,雖蘇州所擁有的太湖資源較無錫而言相對豐厚,但市區景點距離太湖較遠。相反,無錫市區緊鄰太湖,近水樓台先得月。



太湖湖面形儀西突的新月,無錫位於太湖東北部,湖岸曲折多湖灣、山甲角,蘇州位於太湖東部,以平原及水網為主。可以說,太湖自然風光的精華主要集中在北部的無錫市和東北部的蘇州吳中區,吳中區更是擁有3/5的太湖水域、近1/2湖岸線。無錫太湖由市政府直接管轄,而傳統蘇州太湖初由吳縣管轄,政策力度有別。


南北君小課堂

吳地最早出現在商朝,後來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設吳縣,於公元前221年置吳縣。此後,吳縣、吳郡、吳州等名稱一直沿用,隋朝時改吳州為蘇州,蘇州才由此出現。


新中國成立初期,太湖地區水匪猖獗,為統一太湖地區的剿匪,便將浙江省所轄的南太湖區域劃歸蘇南太湖辦事處,1952年,內務部同意新建太湖區。1953年,改太湖區為震澤縣。1960年,國務院批准撤銷震澤縣併入吳縣。



建國後,從當時的行政區劃上來看,蘇州市區並不臨湖,臨湖的是吳縣和吳江縣。當時的吳縣和吳江縣作為縣級市,與蘇州市區屬於平級關係,對太湖擁有獨立的管轄權,那70%的太湖水域也與蘇州市區毫無關係。



直到2000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吳縣市,設立蘇州吳中區、相城區。蘇州市才正式成為了臨太湖的城市。


2012年吳江縣撤縣設區,此時的蘇州才算真正擁有了那70%的太湖水域。


而從上世紀初,無錫便已經開始著手太湖旅遊資源的開發了。


人文


蘇州不僅擁有大大小小的園林、古鎮、寺廟等歷史人文建築,也同時擁有太湖、陽澄湖、石湖等大大小小的湖泊,僅吳江就擁有大小湖泊有300多個,旅遊資源極其豐富。不得不說,相比於蘇州,無錫的旅遊資源相對有些「捉襟見肘」。


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無錫狠抓現有資源,抓住郭沫若的「太湖絕佳處,畢竟在黿頭」的契機,並搶先將歌曲《太湖美》註冊為無錫的市歌,而《太湖美》原本是創作者1978年在蘇州吳縣光福鎮,看到太湖美景後有感而發所作。使得無錫太湖的知名度逐漸深入人心。




「打太湖牌,唱山水歌。」無錫開始全面打造太湖烙印:太湖大道、太湖明珠、太湖新城、太湖博覽會、太湖學院……一舉提高了無錫太湖的知名度。




蘇州作為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古城,其中包含著厚重的歷史資源,其古典園林更是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改革開放後,蘇州加大對水鄉古鎮的開發,使蘇州旅遊經濟迎來了新的增長點,受限地理條件、開發難度較大的太湖也在逐漸排在日程。




蘇州旅遊資源邁向太湖時代的序幕正在拉開。



景觀


無錫對太湖的開發,最早可以追溯到民國時期,很多富商政客都在此修建花園住宅。始建於1918年的黿頭渚公園,曾經是蔣介石的私家園林。解放後政府將黿頭渚所在風景區原有的園林、別墅合併為"黿頭渚公園"。


1982年開始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面積從原來的480畝,擴大到1950畝。這些吸收了西洋文化的私家園林和別墅也成為了無錫太湖沿線的重要景點,太湖小箕山旳錦園更是成為無錫接待國賓的主要場所。


除自然風光外,太湖沿岸還開發了央視外景基地如三國水滸城、唐城,更是在馬山開闢了靈山景區,這些國家5A級景區,為無錫打造太湖品牌添磚加瓦。



對於蘇州太湖,由於沿岸是大面積的水網平原,在開發程度上較無錫相對困難,且太湖周邊濕地也屬於保護區。地鐵5號線的開通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從市區到太湖周邊的通勤情況。太湖72峰,吳中獨攬58峰。


吳中區對於太湖旅遊資源開發的奮起直追在近十年來也得到了一定的成效,「中國碧螺春之鄉」東山景區、「太湖小蓬萊」三山島景區、光福古鎮、西山景區.....這些太湖周邊的特色島嶼和古鎮吸引了來自長三角的遊客。




2021年,吳中區更是發布了《太湖生態島發展規劃思路》,圍繞「全球可持續發展生態島的中國樣本」願景,為吳中金庭西山島建成「太湖生態島」描繪出未來模樣。為蘇州太湖打響「太湖生態島」品牌。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恢復島上的原生植物群落,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生態小島。




在市委十三屆二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蘇州文旅集團董事長吳妤表示,將主動融入「四篇水文章」建設大局,深入踐行「兩山」理念,堅持「生態修復、環境整治、風貌保護、富民共享」發展理念,加快太湖漫山島文旅項目建設,推動旅遊各要素與當地特色的融合,持續完善配套設施,加快文旅產品。


吳中區文體旅局局長唐崢嶸也表示,將高標準打造「環太湖1號公路」,將環太湖沿線文體旅農優質資源「串珠成線」。同時,通過開展一系列具有太湖文明特色、吳中標識的「太湖文明」研究、保護、建設和傳播工程,梳理挖掘太湖文明資源,充分彰顯「吳地文化一萬年」的厚重文化底蘊,不斷提升太湖文明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擦亮太湖名片,蘇州,在路上。





—END—

編輯/排版/後期 | 陳鈺莉

封圖製作 | 陳鈺莉

本文部分圖片均來源網絡

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注微信公眾號:蘇州南腔北調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