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支持女兒離婚,讓受傷的女兒不再流淚

fans news 發佈 2022-01-11T19:15:05+00:00

父親張藝謀回到家中的那個傍晚,天空灰濛濛的,寒風夾雜著鵝毛大雪,拍得窗戶「哐哐」作響。以往父親回來,都會高興地把她抱進自己的懷裡,將好吃的糖果掏出來塞進她的嘴裡。

在張末的記憶中,1990年的冬天似乎格外的寒冷。

父親張藝謀回到家中的那個傍晚,天空灰濛濛的,寒風夾雜著鵝毛大雪,拍得窗戶「哐哐」作響。

以往父親回來,都會高興地把她抱進自己的懷裡,將好吃的糖果掏出來塞進她的嘴裡。

這一天,他卻只拍了拍她的腦袋,然後和母親肖華走進了房間談事。

那時的張末還沉浸在父親回家的喜悅中,並未發現父母之間的異樣。

直到他們從房間裡出來,父親俯身親吻了她的腦袋之後,轉身離開了家。一旁的母親雙眼噙滿淚水,隨後蹲下身將她緊緊抱進了懷裡,哽咽著告訴她,她的父親要和自己離婚。

張末看著母親流淚,也跟著哭了起來。

窗外呼嘯的寒風,不僅將母女倆的哭聲掩蓋,也帶走了這個家庭原本的幸福和溫暖。

曾經備受父母寵愛的張末,從這一刻起,便從溫室里被推出去,獨自直面刺骨的風雪。


01 備受寵愛的童年


1983年3月31日,張末出生在陝西西安。

父親張藝謀,此時還是廣西製片廠的攝影師,母親肖華則是西安電影製片廠的工作人員。

在她出生的這一天,父親正在廣西和張軍釗、肖風、何群三人,商量著成立青年攝製組的事宜。

接到妻子的電報後,得知女兒出生的張藝謀,立即放下手頭的事情,和另外三人興致勃勃地討論起了女兒的名字。

四人倒也想了好幾個名字,可都被孩子的父親以各種理由給否認了。最後,張軍釗提議給孩子取名張末。

「末」不僅代表過往平凡的結束,更代表著他們新事業的開始。

有著如此的寓意,張藝謀才感覺到十分滿意,確定了女兒的名字。青年攝製組的事情一結束,他便馬不停蹄地趕回了西安看望母女倆。

此時,他和妻子肖華正是恩愛甜蜜的時候,對於兩人的愛情結晶,他更是視為掌中珍寶。

因為呆在家中的時間並不多,所以每次回家,他第一時間都會把女兒抱在懷裡逗弄,不肯撒手。

等到張末上幼兒園了,他一回來,就會到幼兒園看著她玩耍,直到她玩夠了,才又把她帶回家,給她看他帶回來的糖果零食和玩具。

在帶她去爺爺奶奶家,或者去遊樂園時,他還會讓女兒坐在自己的肩膀上,父女倆一路嬉鬧著到達目的地。

父女倆鬧作一團的時候,肖華則在一旁,滿臉笑意和幸福地看著他們。

自從1968年,她答應張藝謀,跟著他一起到鄉下插隊勞動的時候,她的一顆心就放在了他的身上。

從那時起,她不僅給他洗衣做飯,而且還把父母給自己的零花錢,都花在了他的身上。

後來,她為他放棄了去上海交通大學讀書的機會,還為了能讓他成功考上北京電影學院,到處求人找關係。

那個時候,張藝謀也對肖華動了心。

在她過生日時,他用心地準備了一本厚厚的影集,裡面都是她從小到大的照片。

在她被別的男孩追求時,他還手寫了厚厚四十頁的情書,醋意沖天。

每當張藝謀遠在外地拍攝電影的時候,這些甜蜜的過往,就成為了肖華獨自帶著孩子生活的支撐,哪怕再苦再累,她的臉上依舊帶著幸福的笑容。

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張末發現母親臉上的笑容逐漸被愁容所代替了。


02 父母婚變


1987年,在導演自己的第一部電影《紅高粱》時,張藝謀和女主角鞏俐不可自拔地墜入了愛河。

張藝謀忘記了曾放在心尖上的妻女,鞏俐也忘記了身後的男友。他們愛得熾熱,愛到彼此的眼裡只剩下對方。

也是從這時起,張藝謀回家的次數逐漸減少,對待妻子的態度也變得客氣和疏遠。作為他的枕邊人,肖華很快就察覺到了他的態度轉變。

只不過,在此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兩人並沒有捅破那一層窗戶紙。

1988年,是張藝謀閃耀於影壇的重要的一年。

這一年,他憑藉電影《老井》中的質樸農民「孫旺泉」,摘得了金雞獎、百花獎和東京國際電影節的最佳男主角獎。

也是在這一年,由他執導的電影《紅高粱》,奪得了國內外七個重要的獎項,其中包括柏林電影節的金熊獎。

丈夫的事業有了騰飛之勢,肖華為他感到高興。

然而,她的這份高興並沒有維持多久。

張藝謀拿獎後回到了老家,肖華在為他洗衣服的時候,偶然在衣服口袋翻出了一封信。

信的開頭第一句便是:「你走了,把我的心也帶走了。」

肖華的心頓時揪緊,屏住呼吸接著往下看。

一封信看完,她的呼吸亂了節奏,腦袋一片空白,心如刀絞。

當張藝謀發現她已經看完這封信時,沉默許久後,向她坦白了,然後求她不要將事情說出去。

可是沒過幾天,曾經哀求妻子的張藝謀,轉頭卻埋怨起了肖華,指責她不守信用。

肖華一時間愣住了,隨後才知道鞏俐被男友打了,他覺得是她把事情告訴鞏俐的男朋友了。

這一年,是兩人攜手走過的第22個年頭。

彼此間的信任,卻在頃刻間蕩然無存。

張藝謀打定主意要離婚,哪怕父母極力勸阻,哪怕肖華不願意,他也依然選擇了離開。

甚至他還說他們倆的愛情,就是插隊時的錯誤。

於是,小小年紀的張末,被痛哭的母親緊緊抱在懷裡,然後淚眼婆娑地看著父親遠去的身影。

曾經的歡聲笑語,仿佛是夢中的景象。

那夜的風雪,卻是經久不散。


03 父母配合,消除心中的埋怨


許多成長於單親家庭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會有被同齡人欺負、被旁人指指點點的經歷,張末自然也不例外。

張末自小不愛說話,性格比較柔弱,加之還有一個張揚人物的父親,便總是被別的小孩欺負。

他們想看看名人的孩子和自己有什麼不同,發現她挨欺負了也不吭聲,於是變本加厲。

要麼是把她的自行車車胎給拉了,要麼是把她堵在半道上,朝她扔小石子,要麼是大聲嘲笑她是被爸爸拋棄的孩子。

曾經她也會仰起頭,懵懂又難過地問母親,別人家都是爸爸媽媽在身邊,為什麼她就沒有。

每當她問起這個問題,肖華的臉上總會浮現出傷心和為難。

懂事的張末發現了母親的情緒,從此沒有再問過這樣的問題。

並且,她也知道事情的真相。

報紙上,關於父親和母親,以及和鞏俐之間的報導有很多;鄰居間,也會在看到母女倆的時候,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指指點點。

看的報導多了,被人指點多了,張末不由得對父親心生埋怨。

她埋怨父親拋棄了母親和自己,更加怨恨毀掉他們家庭的鞏俐。

哪怕在1995年,張藝謀和鞏俐已經分開了,張末心中的埋怨仍舊沒有消散。

她曾公開指責過鞏俐給她帶來了很大的傷害,指責她想要扼殺他們父女接觸的一切機會。

得知女兒心中的怨恨,肖華只能時刻對她進行安撫。一方面,她時不時告訴張末,她的父親是一位非常好的爸爸,對她的疼愛也沒有消減半分。

另一方面,她也會給父女倆製造更多的相處機會。因為張藝謀對女兒感到虧欠,所以會經常打電話詢問她的學習情況,每當張末不願和父親通電話時,肖華都會耐心哄她去接電話。

當張藝謀提出把女兒接到身邊照顧一段時間的想法時,肖華也會立即把女兒送到劇組,讓這對父女能多一些朝夕相處的機會。

在父母的通力配合下,張末逐漸理解了父親。

1999年,張末初中畢業,選擇了到美國留學。

張藝謀立馬為她安排好一切事情,給她找學校,給她找寄宿家庭。平日裡,他也會通過電話對她噓寒問暖,或者抽出時間去看望女兒。

在張末大學畢業後,從學校這所象牙塔走進殘酷的社會而感到迷茫時,張藝謀也會耐心地為她解惑。

知道她更喜歡團隊創作的方式,他便讓她考慮電影;在得知她不甘心這樣放棄建築時,他又勸她,有時候放棄要比繼續更勇敢。

一番溝通後,張末選擇了攻讀紐約大學的編劇導演專業研究生。

同時,她也選擇了放下心中對父親殘留的埋怨。


04 兩段婚姻


2006年,張末和一個名叫托維的外國男孩相戀了。相戀不久,她答應了托維的求婚。

但是,張藝謀和肖華並不看好托維,也不支持她嫁給外國人。可他們的反對,並沒有改變她的想法,她也聽不進去任何的勸說,甚至和父親大吵了一架。

無奈之下,他們只好妥協了,答應了兩人的婚事。

然而,戀愛時的甜蜜,並沒有延續到婚後。因為文化和生活習慣的巨大差異,導致兩人之間的摩擦愈演愈烈。

除了吵架,托維到後面開始對她大打出手。張末看著身上的淤青,心中悔恨不已,但她卻選擇了隱瞞。

不過,事情終有敗露的一天。

2008年,托維和一位女模特發生了婚外情,並且住在了一起。張末發現了這件事情,在和托維求證時,兩人又發生了爭吵。

托維不僅毫無愧疚,甚至還對她拳打腳踢。

得知這個消息,作為父親的張藝謀,心裡是又氣又急,他給張末打了電話,讓她趕緊離婚,回到父母身邊。

接到電話的張末是淚流滿面,她立即辦理了離婚,然後收拾好一切,回到了國內,並且開始跟在父親身邊學習。

從2009年到2013年,張末相繼在由父親執導的四部電影中,擔任副導演、剪輯師和字幕師。

有父親手把手的教導,張末的能力也是與日俱增。

並且,在拍攝電影《歸來》時,她也與鞏俐達成了和解。

當她全身心投入工作時,張藝謀和肖華卻又操心起了她的人生大事。

只是,父母婚變的影響和自己婚姻的失敗,讓她對感情和婚姻變得望而卻步。

有人退縮,便有人會勇敢前進。

追求她的瑞士人孟丹青便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用熱情和堅持,將她從陰影中拽了出來,並且成功將她娶回了家。

婚禮上,張藝謀和肖華看著女兒有了歸宿,相視一笑。

在淺淡的笑容中,過往的一切也隨之煙消雲散了。

2016年,張末在生下一對雙胞胎後,導演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28歲未成年》,並且憑藉這部電影,拿下了年度新人導演獎和長春電影節的最佳處女作獎。

拍攝完這部電影後,張末並沒有趁熱打鐵,執導下一部電影,而是選擇了回歸家庭。

她不希望自己幼年時期的經歷,發生在孩子們的身上。

在她看來,事業的重要性遠遠比不上她的婚姻和家庭。事業能有重新開始的機會,婚姻和家庭破碎後,卻是覆水難收。

陪伴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她也沒有放棄提升自我的步伐。研究生畢業後,她又攻讀了博士學位。

等到她的孩子們到了上學的年紀後,張末才選擇了重新出來拍戲。


05 結語


2021年,張末和父親張藝謀聯合導演了電影《狙擊手》。

電影拍攝時,正好是冬天。

這個冬天,仿佛是31年前的那個冬天,寒風夾雜著大雪呼嘯地覆蓋在了大地上。

不同的是,這一次父親沒有離開,就在她的對面。父女倆「指揮」著兩支「軍隊」,重現了抗美援朝的故事。

戲中,是一個士兵在完成班長的傳承;戲外,是一個女兒在完成父親的電影傳承。

這31年間發生的所有事情,似乎形成了一個完美的閉環。

張末是不幸的,原本幸福甜蜜的家庭,在一夕之間支離破碎,讓她飽嘗單親家庭的艱辛。

她又是幸運的,父母在分開後,依然給予了她所有的愛和充分的呵護,讓她在經歷了事業的迷惘和婚姻的失敗後,仍然能夠站起來,繼續往前走。

如今,她更能理解父親的選擇,和大自己兩歲的繼母陳婷友好相處;她也會勸解母親去追尋屬於自己的幸福。

正如她所說的:「都過去了。」

父母離婚,是大人之間的恩怨,與孩子無關,這些話都是老生常談了。

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離婚後不表露對對方的怨恨,盡力消除孩子和對方的隔閡呢。

有些父母總希望孩子能夠理解自己的難處。

他們卻不知道,缺失了父愛或者母愛而造成的心靈創傷,除了父母用滿滿的愛意去慢慢消融,就只能用漫長的時間來療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