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建德市歷史沿革及行政區劃

fans news 發佈 2022-01-15T11:21:51+00:00

建德市,隸屬於浙江省杭州市,位於浙江省西部,錢塘江上游,東與浦江縣接壤,南與蘭谿市和龍游縣毗鄰,西南與衢州市衢江區相交,西北與淳安縣為鄰,東北與桐廬縣交界。歷史沿革今建德市境在1958年前為建德、壽昌兩縣地。

建德市,隸屬於浙江省杭州市,位於浙江省西部,錢塘江上游,東與浦江縣接壤,南與蘭谿市和龍游縣毗鄰,西南與衢州市衢江區相交,西北與淳安縣為鄰,東北與桐廬縣交界。

歷史沿革

今建德市境在1958年前為建德、壽昌兩縣地。1974年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在李家公社(今李家鎮)新橋烏龜洞內發掘出一枚人的犬齒化石。鑑定為更新世晚期後一階段的智人類型,命名為「建德人」。據此,約在10萬年前就有人類在建德蕃衍生息。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市境內發現新石器時期遺址多處,有安仁鎮的後山村遺址、航頭鎮東村的楊樹崗遺址和溪沿的六山岩遺址,發掘出大量的石器、陶器和陶片。還有壽昌鎮的青龍頭、大同鎮的久山湖和鄧家鄉的過塘源等地,均發現新石器時期遺物。由此可知,新石器時期有很多古人在今建德境內聚居,從事漁獵、農業、畜牧、蠶桑等生產活動。

建德古為越地。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於原吳、越地置會稽郡(郡治在今江蘇吳縣),今建德地屬會稽郡富春縣。西漢因之。新莽時改富春為誅歲,東漢初復為富春。永建四年(129),分會稽郡置吳郡,富春縣屬吳郡。

三國吳黃武四年(225),分富春置建德縣,縣城在今梅城,建德之名自此始;同年,又分富春置新昌縣,縣城在今大同。兩縣均屬吳郡。晉太康元年(280),新昌縣更名壽昌縣,壽昌之名自此始。自兩晉至南北朝的宋、齊兩代,建德、壽昌仍屬吳郡。

梁普通二年(521),壽昌改屬新安郡,陳時同。梁普通年間,建德劃歸金華郡,陳時仍舊。

隋開皇九年(589),壽昌併入新安縣(今淳安);建德併入金華縣,改置為吳寧縣,為婺州治。兩縣均屬婺州。仁壽三年(603),以新安故城置睦州,治新安縣。大業三年(607),改睦州為遂安郡,改新安縣為雉山縣,仍為郡治。

唐武德四年(621),復遂安郡為睦州;在桐廬置嚴州。分金華復置建德縣,屬嚴州。七年(624),廢嚴州,又析建德併入桐廬、雉山兩縣,屬睦州。永淳二年(683)復置建德縣,屬睦州。神功元年(697),睦州治由雉山移建德,建德為州治始此。永昌元年(689)復置壽昌縣,屬睦州,旋又廢。神龍元年(705)再置,屬睦州。

五代,建德、壽昌隸睦州,屬吳越國。

北宋因之。宣和三年(1121)改睦州為嚴州,建德、壽昌隸屬不變。南宋咸淳元年(1265)升嚴州為建德府,建德、壽昌屬之,建德為府治。

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建德府為建德路,路治建德,壽昌仍為所屬。

明初改建德路為建安府。洪武八年(1375)又改為嚴州府,府治建德,下領建德、壽昌、桐廬、分水、遂安、淳安六縣。

清仍明制。宣統三年(1911)十月,廢舊府制,設立嚴州軍政分府,建德、壽昌屬之,建德為府治。

民國元年(1912)十月,嚴州軍政分府廢。三年(1914),在許縣設金華道,建德、壽昌屬之。十六年(1927),廢道制,建德、壽昌直屬浙江省。二十年(1931),設立第六行政督察區,建德、壽昌屬之。二十二年(1933)十月六日,專員辦事處設建德。二十四年(1935)九月,在蘭溪設立第四行政督察區,建德屬之;在衢縣設立第五行政督察區:壽昌屬之。三十二年(1943)五月一日,增設第十一行政督察區,建德、壽昌屬之。專員公署始設淳安,後移建德。三十六年(1947)五月,撤銷第十一行政督察區,建德、壽昌直屬浙江省。三十七年(1948)四月,兩縣又屬設署於淳安的第四行政督察區。

1949年5月5日,建德、壽昌相繼解放。同月設立第四專署,後改建德專區,建德、壽昌屬之。

1950年3月22日,撤銷建德專署,建德、壽昌改屬金華專署。

1955年3月31日,重設建德專署,建德、壽昌回屬。

1957年1月,為適應新安江水電站建設需要,分建德縣地置相當縣一級的新安江區,直屬建德專署。

1958年3月31日,新安江區改為新安江鎮,隸建德縣。11月21日,撤銷壽昌縣,併入建德縣。

1959年4月,撤銷建德專署,建德縣劃屬金華專署。

1960年8月,縣城由梅城鎮移白沙鎮(今新安江鎮)。

1963年5月16日,建德縣劃屬杭州市,至今。

1992年4月1日,建德撤縣置市,市治新安江鎮。

行政區劃

1949年6月,建置5個區,分轄舊址13個鄉、1個鎮。城區轄原萬松鎮;一區轄原曲斗、航川、獅山、大慈4鄉;二區轄原西華、七里、仁豐3鄉;三區轄原石屏、大同、三河3鄉;四區轄原四靈、長林、永平3鄉。

1950年2月,撤銷大慈鄉,增建卜家蓬鄉、南浦鄉、李村鄉、勞村組,並將萬松鎮改為新城鎮。至此共有16個鄉鎮、1個組,由5個區分轄。

1950年7月,將原有的5個區合併為3個區,分轄40個鄉。是年8月,又將建德劃來的殿後鄉及西洋鄉舊制的兩個保,分置鄧家、芝堰兩鄉;城鎮的8個村,分置東門、西湖兩鄉。至是,全縣共為3個區、44個鄉。

1952年7月,撤城鎮區建更樓區,撤西湖、東門兩鄉建城關鎮(縣屬鎮),另置李村區和新葉鄉,將原城鎮區所轄之李村、芝堰、南浦、唐村和航頭區所轄之里葉、陳店鄉和新建的新葉鄉劃歸李村區管轄,余皆如舊。

1956年,根據中央關於「精兵簡政」和省關於調整行政區域的指示,撤區並鄉,11月完成建置。將全縣劃為卜家蓬、溪沿、航頭、大店口、石屏、大同、下馬(1958年改上馬鄉)、溪口、長林、李家、陳家、沽塘、勞村、洞山、童家、鄧家、更樓、新葉、唐村、里葉20個鄉和1個城關鎮。

1957年1月,為適應新安江電站建設的需要,建立新安江區公所,作為相當縣一級的機構,直屬於建德專署。3月,將前已併入楊村橋鄉的原緒塘鄉和併入三都鄉的原梓里鄉劃出,仍分建兩鄉。7月,將建德縣白沙鄉的建華、白沙、溪頭、同興、新安、嶺後、下塢和洋溪鄉的焦山8個農業社劃歸新安江區管轄。

1958年3月31日,建置新安江鎮,直屬建德縣領導。新安江區公所建置暫予保留。1958年9月,撤鄉鎮,建德、壽昌兩縣共建立大同、李村、卜家蓬、新安江、梅城、大洋、洋溪、航頭、洪嶺、三都、南峰、安仁、乾潭、下包、楊村橋15個人民公社,下轄105個大隊,740個生產隊。11月21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壽昌縣,行政區域全部併入建德縣。

1959年7月,公社下設管理區(相當原來的鄉),恢復新安江、梅城、卜家蓬(原城關鎮)為縣屬鎮。至此,全縣劃為三個縣屬鎮,14個公社,56個管理區,361個生產隊,2,125個生產小隊。

1959年下半年,按「一大二公」的要求,全縣改劃為1鎮、7個公社,即大同、壽昌、新安江、楊村橋、乾潭、大洋、三都公社和梅城鎮。

1961年,撤銷管理區,將全縣劃建為43個公社、3個鎮、567個生產大隊、4,284個生產小隊。7月,新安江鎮更名為白沙鎮。

1962年,按原地區分設6個區:大洋區、三都區、乾潭區、楊村橋區、壽昌區、大同區,管轄如舊;原新安江地區之社、鎮改為縣直屬。

1964年2月,將大洋、楊村橋兩區合併為梅城區。

1965年,撤銷梅城區的緒塘公社,併入楊村橋公社;撤銷乾潭區的牌樓公社,併入乾潭公社;撤銷壽昌區的溪沿公社,併入航頭公社。此時,全縣為40個公社,3個鎮。

1966年11月25日,改沽塘公社為鄧家公社,改庵口公社為千鶴公社。

1981年7月,改唐村公社為檀村公社,改洪嶺公社為鳳凰公社。1979年8月15日,增置新安江區(非正式建置),管轄原縣直屬的白沙鎮和蓮花、洋溪、鄧家、更樓4個公社。

1983年政社分設,仍行鄉村制,行政區劃不變,「以社建鄉,以大隊建村」。3月開始在卜家蓬、下涯兩公社試點,9月全面展開,年底完成。全縣設置40個鄉,3個鎮,514個村,23個居民區。11月,撤銷新安江區,原轄4個公社劃屬白沙鎮管轄。其餘5區不變。

1984年全縣分6個區,轄3個鎮、40個鄉,514個行政村(其中1個漁業隊、1個水產隊),29個居委會,2187個自然村(其中6個自然鎮),3個國營林場。縣人民政府駐地白沙鎮。

1990年,全縣轄6個區、32個鄉、11個鎮,有516個行政村、26個居民區。1991年9月,大洋鎮增置新成村;三河鄉原新聯村析置為新聯、三河2個村,原東風村析置為胡宅、謝坑兩個村。1992年建德撤縣置市。至年底,全市轄13個鄉、14個鎮,有519個行政村、36個居民區;縣城白沙鎮更名為新安江鎮。1994年9月,撤銷蓮花鄉,建置蓮花鎮。1997年,增置24個居民區;1999年,增置1個居民區,撤銷三都鎮小里村。1999年,全市轄12個鄉、15個鎮,有518個行政村、61個居民區。

2020年全市地域面積2321平方公里,下轄16個鄉鎮(街道),總人口51萬。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