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日報:丹東傾力改善民生讓幸福再升級

fans news 發佈 2022-01-17T03:35:34+00:00

今天,遼寧日報在頭版和3版刊登《丹東傾力改善民生讓幸福再升級》《奏和諧樂章 譜幸福新篇——丹東持續加大民生投入增進民生福祉紀實》兩篇文章,對丹東持續改善民生質量的成果進行了報導。

今天,遼寧日報在頭版和3版刊登《丹東傾力改善民生讓幸福再升級》《奏和諧樂章 譜幸福新篇——丹東持續加大民生投入增進民生福祉紀實》兩篇文章,對丹東持續改善民生質量的成果進行了報導。





原文如下:



丹東傾力改善民生讓幸福再升級


記者 黃寶鋒報導 下水井每隔幾個月就會返水,老樓缺少供水二次加壓,家裡動不動就停水,居民紛紛搬走……這是丹東市振興區人防路小區的舊貌。從下水管網改造,到樓體加裝保溫層、路面攤鋪等,再到陸續有老住戶往回搬家,享受改造後舒心生活的全新氣象,這是小區居民的幸福當下。


抓住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把高質量發展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緊密結合起來,用情用力辦好民生實事,近年來,丹東市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紮實推進共同富裕,不斷提高人民生活品質。記者近日了解到,2021年,丹東市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點民生支出占比達到80%以上。


丹東市把就業作為最大的民生,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的就業政策,通過落實好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措施,鼓勵創業帶動就業,紮實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促進充分就業,兜牢民生底線。2021年,全市新增就業1.6萬人。與此同時,丹東市落實和完善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等制度,強化困難群眾兜底保障,穩步提高社會保障水平。


聚焦群眾關心的熱點,丹東市全力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打造更完善的衛生體系,建設更多元的養老體系,進一步提升公共服務水平。2021年,丹東市新增普惠性幼兒園學位3121個,新增省級特色高中6所、省級示範高中1所,實現醫保異地就醫全國聯網結算,新建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中心11個、服務站57個、農村幸福院100所。


緊扣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求,丹東市持續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厚植綠色發展優勢。2021年,丹東城市空氣優良天數比例、地表水環境質量穩居全省首位。


堅持「創城促振興、創建惠民生」,丹東市全面啟動了新一輪文明城市創建,積極推進城市更新行動,提升城市品質,傾心傾力編織起一張張「幸福網」,不斷增進民生福祉,讓百姓的獲得感越來越強。






原文如下:



奏和諧樂章 譜幸福新篇

——丹東持續加大民生投入增進民生福祉紀實


記者 蔡曉華


核心提示


翻開丹東2021年財政帳本,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點民生支出達到80%以上。一項項真金白銀的投入,成為提升百姓幸福感最有力的註解:安排33億元,支持教育均衡發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和場館免費開放;安排15億元,落實養老、就業、困難群體等提標補助政策,保障各類人員基本生活;安排5.7億元,支持126個老舊小區基礎設施及周邊街道改造,不斷完善社區功能……


丹東市委、市政府始終把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作為落實高質量發展、推進全方位振興的穩定之基,民生質量持續改善。一項項順應民意、貼近民情、排解民憂的民心工程的落實,一天天累積的「實在變化」,為丹東百姓勾勒出不斷上揚的「幸福曲線」。


丹東改造15條城區道路,優化提升城市功能。周廣慶 攝


篤行利民之舉

讓發展實績更有溫度


把「政府想干」與「群眾想要」更好地統一起來,「十四五」開局之年,丹東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抓手,以推進幸福宜居環境建設為目標,全面提升城市建設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本著打基礎、補短板、抓重點、破難點的出發點,全市上下深入實施城市基礎設施、社區小區環境、市場商場環境、公益廣告宣傳等「八項提升工程」。這些工程既有宏觀層面的「大手筆」,更有微觀層面的「針線活」,件件都是民生實事,樁樁為解民生之憂。


「改變太明顯了。小區的外牆保溫了,樓體粉刷了,道路硬化了,『空中飛線』也治理了。樓頂做了防水層,大家擔心的漏雨問題徹底解決了。這些都是困擾我們很久的堵心事,老舊小區改造真是改到心坎里了!」談起老舊小區改造帶來的變化,丹東市振安區果園溝社區幹警小區居民張憲生讚不絕口。幹警小區兩棟單體樓,共182戶居民。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包括樓頂防水、外牆保溫、粉刷樓體、單元樓棟粉刷、更換單元門窗等。煥然一新的房屋、整潔平整的道路、新增規範的停車位,改出市民的新生活。


老舊小區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關乎居民幸福。去年春天以來,丹東市如期完成2020年計劃改造的66個小區;2021年126個老舊小區納入改造計劃,目前已有9個小區完工,其餘117個小區改造預計今年年底可全部竣工。2022年,丹東又將89個老舊小區納入改造計劃。


圍繞著築牢基礎設施建設,丹東一個接著一個的大手筆建設與投入,既指向群眾生存發展的「頭等大事」,又瞄準百姓日常生活的「關鍵小事」。一年來,丹東鞏固提升生態環境質量,「一口一策」整治入河排污口279個,鋪設排污管線21公里,市垃圾焚燒發電廠和新區污水處理廠投入運營;優化提升城市功能,改造花園東路、桃源東路等道路15條,完成城市擋牆、橋樑和濱江路懸挑加固工程;改造青年大街等排水防澇管網6處,治理河道72公里;改造供水供熱燃氣管網134公里,城市老舊灰口鑄鐵燃氣管網更換完畢;紮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實施公路安全生命防護「636」工程,新建交通信號燈35處、減速帶350條;改擴建村內道路480公里,整改農村戶廁1.6萬座;加快「集中美連片美」建設,綠化造林5萬畝,建設省級美麗宜居村58個。



丹東市職工療養院到金山鎮為當地群眾免費檢查身體。(資料片)


勤思惠民之策

讓民生答卷更有厚度


在城市中心區,伴隨著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丹東市醫療衛生綜合樓項目實施封頂。該項目是在丹東市中心醫院、丹東市婦女兒童醫院和丹東市口腔醫院三家醫院整合的基礎上規劃建設的,將進一步提升醫院硬體水平、改善醫療環境,使百姓享受到更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


在振安區珍珠街道東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幾位老人正在下棋,還有幾位老人在做理療。「新建11個街道級區域性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實現街道層面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全覆蓋」被列為2021年丹東市十大民生實事之一。繼去年建成9處服務設施後,今年將通過實地督導、召開現場會、周通報等措施,促成新建11個街道級居家和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達到100%。


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一年來,丹東堅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實施產業扶貧項目110個。進一步做好弱勢群體關愛和困難群眾兜底保障,發放低保資金和特困補助3.8億元,惠及7.1萬名群眾;建立農民工工資保證金保險保函制度,農民工欠薪案件辦結率列全省第一。針對百姓關注的就業問題,全面實施就業優先政策,重點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建成國家級充分就業社區1個,城鎮登記失業率3.8%。傾力解決教育問題,新增普惠性幼兒園學位3121個,學位覆蓋率88.6%;「雙減」政策成效明顯,註銷校外培訓機構236所;新高考改革平穩落地;丹東一中、新區實驗中學主體完工。讓老百姓看病越來越方便,取消市域內醫保轉診,實現醫保異地就醫全國聯網結算。進一步完善養老服務配套,新建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中心11個、服務站57個、農村幸福院100所。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實施圖書館、文化館數位化項目,建設鎮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示範點184個,開展流動文化服務62場、全民健身活動36場。


堅守民生情懷

提升百姓獲得感幸福感

新年伊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丹東快馬再加鞭,民生投入繼續加大,持續提升百姓獲得感、幸福感。


今年,丹東繼續實施城市更新行動。開展幸福宜居城市建設三年行動,加強社區治理,改造老舊小區89個;改造黃海南北廠周邊道路,推進四號幹線兩側連接路建設;建設燃氣安全智能監管平台,更換智能燃氣表2萬台,改造城區老舊球墨鑄鐵燃氣管網50公里;建成城區排水系統調度中心,提高城市安全運行能力,建設韌性城市等。同時,完善新區功能配套。新建沿江休閒健身步道5公里,維修文安路、中心北路;改造國門灣公園、市民公園和英雄廣場;開放體育館、網球館、游泳館,啟動體育訓練基地建設;實現新區實驗中學開學,六緯路小學新區分校主體完工等。深入開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三年行動,統籌推進18項重點工程,切實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務水平。


繼續抓實民生事業。堅持民生實事群眾提、大家定、政府辦,注重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辦好10件重點民生實事。強化困難群眾兜底保障,建立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台,殘疾人「兩項補貼」分別增長14%、45%;開展根治欠薪專項行動,農民工欠薪案件動態清零。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擴面行動,按時足額發放養老金。取消徵收醫保風險調劑金,強化醫保基金監管。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實現更充分的居民就業,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就業人才服務工程,建成智慧化人力資源市場二期項目,落實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發展更優質的教育事業,推進公辦幼兒園在幼兒園中占比達到50%,推動職業教育實用高效發展,創建省級「雙優」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完成朝中體育館、十七中綜合樓建設,丹東一中投入使用。打造更完善的衛生體系,系統推進「三醫聯動」改革,完善分級診療體系,市中心醫院綜合樓主體工程完工,第六人民醫院交付使用,加快食品企業追溯體系和藥品智慧監管系統建設。建設更多元的養老體系,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實現智慧養老雲服務平台應用全域覆蓋。探索社區養老新模式,開展城市「虛擬養老」和農村「互助養老」試點,建設城區老年食堂10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