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武鄉縣紅色文物文化保護與傳承

fans news 發佈 2022-01-30T19:22:46+00:00

摘要:本文對武鄉縣紅色文物文化的保存現狀和革命文物密集區體制機制改革進行闡述,並以「武鄉八路軍紀念館」為研究對象,針對武鄉縣不可移動革命文物保護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推進紅色文物文化的保護傳承。

淺談武鄉縣紅色文物文化保護與傳承

《文物世界》 2020年04期 宋強

摘要:本文對武鄉縣紅色文物文化的保存現狀和革命文物密集區體制機制改革進行闡述,並以「武鄉八路軍紀念館」為研究對象,針對武鄉縣不可移動革命文物保護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推進紅色文物文化的保護傳承。

一、武鄉縣紅色文物文化的保存現狀

武鄉縣是我省的革命文物大縣,抗戰時期是八路軍總部唯一一個先後五次進駐的地方,累計駐紮時間長達536天。是抗戰時期八路軍總部、中共中央北方局和三大主力師所在地,是太行、太岳敵後抗日民主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武鄉縣現存大量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1處,市縣文物保護單位2處,未定級的文物保護單位147處,均是革命先輩留下的寶貴財富。由於自然及人為原因,上等級的文物保護單位保存現狀較好,未定級的文物保護單位保存極差,現狀堪憂,因縣財力有限,無法得到保護性修復,難以滿足未來的整體保護、利用和發展。

(一)自然因素、城鄉建設對紅色文物文化的損害

不可移動革命文物正在遭受著風、雪、雷、電等自然因素的損害,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侵蝕會愈加嚴重,如果不能及時對其建築本體進行加固保護,這種損害會逐漸加深,最終變為新的歷史遺蹟。

同時,城鄉建設也對革命文物造成了不可避免的損害,所在村落的保護與更新缺乏合理的引導,由於多數產權歸個人所有,居民自發性的翻建、重建行為以及為發展鄉村紅色旅遊的相關建設工程無法得到有效控制,造成文物、歷史建築和文物周邊歷史環境的破壞。還有的分布在交通偏解的村落,基層文物部門管理的難度很大。

(二)紅色文物文化保護資金不充足,保護機制不完善

武鄉縣因財力有限,在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各項配套建設上存在投入不足問題。政府對於紅色文物文化保護的重視程度不高,保護機制不健全,且由於各城鎮的財政情況不同,在紅色文物保護方面的投入極少,保護的資金無法得到保障,許多紅色文化遺址還未進行有效修繕,以致於留下諸多隱患。

二、武鄉縣革命文物密集區體制機制改革實施情況

武鄉縣是偉大的太行精神的主要孕育地,是我國著名的革命老區,是國家革命文物重點縣。近年來,武鄉縣按照中辦、國辦《關於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一2022年)的意見》和《山西省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實施方案》進行部署,全力推進革命文物集中連片保護利用工程的實施。圍繞革命文物密集區體制機制的改革,武鄉縣重點做了以下五方面工作。

在管理機制方面,武鄉縣在紅色旅遊開發管理中心加掛"八路軍總部王家峪片區管理委員會"的牌子,負責對王家峪片區的管理。

在開發利用方面,除上級的投資外,武鄉縣採取市場化方式,積極引進社會資本對片區進行開發,加強紅色文物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在產權處置方面,武鄉縣政府主要採取了兩種處置方式。一是對王家峪總部附屬機關秘書處舊址進行購買;二是王家峪村、石圪垤村等,進行股份合作、產權置換,以各村村集體帶頭成立合作社或股份制公司,通過第三方的評估後參與入股合作,其中村集體占70%,個人占30%,產權使用權限為10年。

在片區治理方面,武鄉縣政府堅持實施村莊綠化、鄉村振興戰略、農村居住環境整治等政策的有機結合,整合農業、水利、交通、扶貧等專項資金,集中力量推進片區的綜合治理。

在融合發展方面,武鄉縣政府堅持打造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和革命文物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的有機結合,已投資3億元用於建設紅色旅遊路二期,投資建設王家峪運煤專線改線工程,均已取得有效進展。

三、紅色文物文化保護傳承的策略

(一)建立專門的文物保護機構

不可移動革命文物的保護和傳承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也是一項需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專業性工作,建立專門的紅色文物文化保護機構是紅色文物文化得到有效傳承的基石。建立革命歷史紀念館,引進文物保護方面專業的工作人員,從而使紅色文物文化有了專門的保護機構和專業的人員進行保護和傳承工作,踏上專業化的文化傳承軌道,形成各級文物保護部門共同促進紅色文物文化保護與傳承發展的格局。

八路軍太行紀念館坐落於武鄉縣城西,是我國唯一全面反映八路軍八年抗戰歷史的大型革命紀念館,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紀念館由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館名,1988年9月開館,2005年進行了大型改擴建,2015年進行了專項改造提升。2008年被國家文物局授予國家一級博物館,占地總面積14.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9萬平方米,展陳面積1.2萬平方米,館藏珍貴抗戰文物6194件(套),其中一級文物98件,二級文物93件,三級文物297件。類別可分為:文件宣傳品、武器、鐵器及其他金屬器、漆器、書法繪畫、璽印符牌、玻璃器、古籍圖書、郵品及交通運輸工具等。

(二)加大文物保護資金的投入

文物保護是一項公益性的事業,並且需要巨大的公共財政資金的投入,否則,一切的「高度重視」、「科學規劃」都是紙上談兵,不能落到實處。近年來,雖然通過地方的公共財政,紅色文物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正在有序進行,但終究是杯水車薪,資

(三)建立科學的保護傳承機制

根據國家的相關規定和當地的實際情況,各級政府要建立科學的工作機制,對本地紅色文物文化的保護與傳承進行工作規劃。

在八路軍總部王家峪片區保護利用工程中,武鄉縣著力打造晉冀豫片區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工程。制定了「三個結合」戰略:一是堅持紅色文物集中連片保護利用與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相結合,挖掘紅色文物文化的時代價值和精神內涵,大力弘揚太行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竭盡全力打造最具紅色教育意義的精品片區。二是堅持紅色文物集中連片保護利用與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相結合,完善片區的旅遊服務功能,打造紅色文化旅遊精品線路,提升紅色文化旅遊產業的發展水平。三是堅持革命文物集中連片保護利用與鄉村振興策略相結合,加快美麗鄉村建設和城鄉一體化發展,全面促進當地群眾的收入穩定可持續的增加,推進全縣經濟的高質量、高速度發展。

(四)提高廣大居民的思想認知

現今,還有許多不可移動革命文物散落在民間,為保護這部分文物,提高居民的的紅色文物文化保護意識勢在必行。可以抗戰勝利周年、國慶等革命紀念日為契機,在太行八路軍紀念館以及一般的革命歷史紀念館內開展紅色文物文化知識普及和教育活動,在全社會範圍內提高民眾對文物保護傳承的參與熱情,激發民眾對革命文物的保護傳承的責任感,為紅色文物文化的保護傳承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

關鍵字: